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实验室师兄师妹 > 初见同门(第2页)

初见同门(第2页)

“你好。”张远舟回了一句,声音毫无波澜。

郭平打开刚抽出的文件夹,从里边拿出一叠资料递给两人:“这是给你们打印的资料,你们一边看,我一边介绍。”

资料不厚,一叠A4纸被三个回形针分好固定。邵池接过资料,就着回形针确定好的分区,快速扫了一眼资料标题。

“第一份是研究生培养方案,比较重要的内容在第4页和第6页,上面列着你们获得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学分类别和学分数,还有申请学业答辩的条件。你们先看第6页。”

顺着郭平的话邵池翻回第一份文件第6页,看到一行用红笔圈出的文字——“申请学位答辩成果要求”。

“Z大的学位取得条件还是比较严苛的,你们需要发表至少一篇合要求的论文,才能获得答辩机会。由于你们研一还有较多的课程,可以用来完成毕业课题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希望你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影响自己的毕业。”

郭平稍稍停顿了一会,给两人留了一点阅读时间,估摸着两人应该看的差不多了才继续开口。

“第二份是我参照你们培养方案和后续研究需求给出的选课建议。”郭平看着两人翻到第二份文件,“当然,意见仅供参考,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自己想修的课程。但请务必注意核对自己选择的课程类别和学分数能不能满足培养要求。”

说到最后一句,郭平的声音都不知不觉加重了些。

想起之前有学生因为看错课程性质修错学分,最后不得不延毕的惨痛教训,他仍旧心有余悸。

“好的老师,我们会注意的。”邵池抬头看了郭平一眼,看到对方脸上郑重其事的表情,他猜一定有人因为选错学分把老师折腾得够呛。

“好的老师。”坐在一旁的张远舟也应了一声。

得到两位新生肯定的回应,郭平脸上的神色略有缓和:“最后一份是课题组近10年的研究成果,上面圈出的是和你们研究方向相近的论文,请精读。另外,没有圈出的论文也请多多学习,师兄师姐绘图、叙述的方式,都非常值得学习和参考。”

第三份文件是一份内容完善、排版整齐的论文集,让人一眼过去就可以清晰地获得论文的主要信息,看得出来整理资料的人花了不少心思。

在来办公室的路上邵池也猜测过今天的谈话内容,他想着今天可能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象征性地打个招呼,或者照常给新生灌个鸡汤然后草草结束,却万万没想过老师会这么认真地准备师生间的第一次谈话。

目前看来,郭平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导师。邵池翻着手中的资料想。

“具体内容你们可以回去仔细看看,有不清楚的地方随时联系我。”看着还在翻阅手中资料的两人,郭平停顿了一会,继续说,“今天找你们过来最重要的事,还是想了解一下你们的读研规划。”

听到这,邵池和张远舟不约如同停下手中的动作,但都没急着开口回答。

对话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或许是考虑到自己刚刚说的读研规划过于宽泛,学生一时间不知从哪开始回答,郭平尝试引导道:“比如,后续是想继续读博深造还是直接工作?”

读博还是工作?

这是一个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绕不开的话题。

在联系导师阶段,这个问题的回答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导师是否会将学生招入门下。就算进了师门,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样会在老师做资源分配时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读博还是工作?

这更是一个令无数学子陷入痛苦纠结的问题。

读博是一场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但结局却像薛定谔的猫一样的巨大豪赌。有人在此期间成果斐然,前途一片光明,也有人被求学中的挫折裹挟,被磋磨得毫无精神气。

这次是张远舟先开口:“我会继续选择读博。”

不是,哥们?这么果断的吗?邵池偏头看他一眼。

邵池不懂,但邵池尊重。

“研一我会在认真学习课程的同时梳理课题思路并着手实验。研二我会安排时间,尽快产出结果,会了解申博条件并为此努力。研三我会核对毕业条件,在确保自己可以按期毕业的前提下准备博士申请。”张远舟的语气始终保持平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