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重生之我成了大佬的小心肝笔趣阁 > 蛰伏与初啼(第3页)

蛰伏与初啼(第3页)

赵老板彻底愣住了。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萧阅,对方报出的信息精准无比,尤其是“徽宗亲书瘦金体钱文”这一点,不是真正懂行的老藏家,根本不可能说得出来!而且那种笃定的语气,完全不像是在虚张声势。

他脸上的轻视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凝重和惊疑。他再次拿出放大镜,凑近萧阅的手掌,这次看得更加仔细,几乎是贴着那层厚厚的绿锈,观察着钱体的轮廓、穿孔的磨损、以及透过锈层隐约透出的笔画走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邮市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外。赵老板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越看,心跳越快。这钱……对!绝对对!这包浆,这神韵,错不了!八百?如果清理得好,露出完美的瘦金体钱文,转手卖个一千五甚至两千都有可能!

他放下放大镜,长长吐出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萧阅:“小兄弟……好眼力。这钱,我要了。”他不再废话,直接从怀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牛皮钱包,数出八张崭新的“大团结”,又加了四张五元的,总共八百四十元,递了过来。“多出的四十,交个朋友。”

萧阅接过钱,指尖感受着纸币的厚度和崭新的触感。他没有点,只是平静地说了声:“谢谢赵老板。”然后将那枚沾满泥土的崇宁重宝,轻轻放在了赵老板摊位的绒布上。

转身离开,挤入人潮。

他捏着裤袋里那厚厚一沓钞票,手心微微出汗,但眼神却异常明亮。第一桶金,到手!八百四十元!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不过百元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他没有立刻离开邮市。

他还有更重要的目标。

凭借着记忆和对当下邮市风向的精准把握,他像一条灵活的游鱼,在人缝和摊位间穿梭。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过滤掉那些炒得虚高的新邮和垃圾票。最终,在一个被几个邮商围着的摊位前,他停下了脚步。

摊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唾沫横飞地吹嘘着手上的两版邮票。

那是整版有八十枚连张的T。46庚申年猴票!红底金猴,品相完好,边纸齐全。

“瞧瞧!正宗整版猴!金猴!现在什么行情了?一版就要五百?六百?我告诉你们,年底绝对破千!识货的赶紧!”摊主叫嚷着。

围观的几个邮商互相看了看,有人出价四百五,有人出四百八。

萧阅挤了进去,没有废话,直接从挎包里掏出六张崭新的“大团结”(六十元)——这是刚才买崇宁重宝找零的一部分——外加几张零钱,凑够六百元整,直接拍在摊位上。

“六百,两版我都要了。”他的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瞬间压过了周围的嘈杂。

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摊主。

六百?现在猴票单枚都涨到六七块了,一个整版是八十枚,按最低价算一版也要五百多!六百?还是两版,这小子是疯了吗?

“你打发要饭的呢!”摊主嗤笑一声,看萧阅的眼神像看傻子。

萧阅却异常平静,他拿起那版猴票,指着边纸上一处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印刷瑕疵,这是前世他熟知的、这个时期整版猴票的一个常见特征,不影响价值,但常被用来压价,语气笃定:“这里,小瑕疵。六百,不少了。现在外面风声紧,整版票烫手,您确定要捂在手里等检查?”

他最后一句轻飘飘的话,却像一盆冷水浇在摊主头上。

1988年,邮票市场虽然火爆,但投机倒把的风声也紧,整版票目标太大,确实容易惹麻烦。

摊主脸上的不屑僵住了,眼神闪烁不定。他看看萧阅笃定的眼神,又看看那六百块钱,再看看周围几个邮商犹豫的样子……

“妈的!算你小子狠!”摊主一把抓过那六百块钱,骂骂咧咧,“拿走拿走!算老子今天开个张!”

萧阅面无表情地将那两版珍贵的猴票小心地卷好,用带来的旧报纸包了两层,塞进挎包最里层,转身就走,没有丝毫停留。

身后传来摊主和其他邮商的议论和嘲笑声,他充耳不闻。

他知道,三天后,一个关于猴票整版价格暴涨的利好消息就会像野火一样传遍邮市,这两版“瑕疵票”,将为他带来至少三百元的纯利!

---

三天时间,在萧阅的忙碌和对未来的规划中飞逝。

他跑遍了市里的几家银行和储蓄所,仔细对比了利率,最终选择了一家新成立的、利率稍高的城市信用社。

猴票暴涨的消息果然如前世般炸开,整版价格飙升到五百五十元以上时,他冷静地找到赵老板,以五百元的价格将其中一版猴票轻松出手。

净赚两百元!

加上卖铜钱的八百四十元,他手里已经握有超过一千元的现金!这还不算他裤袋里剩下的那部分楼时给的“本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