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事件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漾开的涟漪很快消失,湖面似乎恢复了原样,但水下某些细微的流向,或许已经悄然改变。
之后的日子,江昭依旧咋咋呼呼,训练、打球、和朋友们嬉笑打闹,在江叙看来吵闹得一如既往。但他似乎稍微注意了一下训练后猛灌冷水的习惯,偶尔还会嘀咕一句“可别再胃疼了”。江叙听到,面上毫无波澜,翻书的指尖却几不可查地停顿了半秒。
强制性的晚间学习时间仍在继续,痛苦程度并未减少,但某种诡异的默契正在形成。江昭不再找那些一听就很假的借口溜号,而是老老实实(哪怕如坐针毡)地待到规定时间。江叙提醒“安静点”的频率也略微下降——或许是因为江昭稍微克制了一点,又或许是江叙的耐受度无形中提高了一点。
十月中旬,学校迎来了秋季运动会。这对于江昭来说,无疑是比月考重要得多的盛事。他报了好几个项目,短跑、跳远,还有压轴的4x100米接力。那几天,他训练得更加卖力,回到家都带着一股蒸腾的热气和兴奋劲,吃饭时说的全是运动会的事。
“哥,你运动会报项目了吗?”饭桌上,江昭啃着鸡腿,含糊不清地问。
“没有。”江叙回答。他对这种消耗大量时间和体力、缺乏明确知识产出的活动毫无兴趣。
“啊?为什么啊?多好玩啊!”江昭睁大眼睛,仿佛无法理解怎么会有人拒绝运动会,“就算不跑步,扔实心球、跳高什么的也行啊?给我们班加点分嘛!”
“没兴趣。”江叙的语气没有波澜。
江昭还想再劝,被江叔叔一个眼神制止了:“行了,小叙不喜欢就别勉强。你好好比你的,给班级争光就行。”
江昭“哦”了一声,有点惋惜地看了江叙一眼,低头继续吃饭。
运动会那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校园里彩旗招展,广播里循环播放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空气里弥漫着青春躁动的气息。
江叙按照班级区域坐下,手里依旧拿着一本单词手册,试图隔绝周围的喧闹。但他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同学们的欢呼、加油声、广播里不时传来的比赛成绩和班级投稿,像潮水一样不断涌来。
尤其是在江昭比赛的时候。
每当广播里通知男子短跑或跳远检录,他就能看到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脱下校服外套,露出里面的红色运动背心,和队友们击掌鼓劲,然后小跑着走向赛场。那一刻的江昭,收起了平时的嬉皮笑脸,眼神专注而锐利,带着一种势在必得的自信。
发令枪响,那道红色的身影如同离弦之箭般射出去,肌肉贲张,充满力量感,每一步都踏在跑道上有力而迅捷。看台上本班的同学爆发出热烈的加油声,其中夹杂着不少女生喊“江昭加油”的尖细嗓音。
江叙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随着那道身影,直到他冲过终点线,毫无悬念地拿下小组第一,然后被激动的队友们围住。那一刻,江昭脸上洋溢着的灿烂笑容,比秋日的阳光还要耀眼。
跳远比赛也是如此。助跑,起跳,腾空,落地,沙坑溅起沙粒。他的动作协调而充满爆发力,成绩引来阵阵惊呼。
江叙合上了单词手册,没有再试图打开。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赛场,看着那个在属于他的领域里发光发热的“弟弟”。
一种陌生的、细微的情绪,像初春的草芽,悄悄探出头。那不是佩服,也不是羡慕,更像是一种……旁观者的确认。确认这个平时看起来莽撞、学习一塌糊涂的弟弟,原来在另一个世界里,如此优秀,如此受欢迎。
下午的4x100米接力是重头戏。江昭跑最后一棒。前面三棒,本班稍微落后。接力棒传到江昭手里时,他像一头被激怒的豹子,猛地冲了出去,速度快得惊人,看台上的加油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江叙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锁住那道拼命追赶的红色身影。
距离一点点拉近,弯道,直道,冲刺!最终,他以半个身位的优势率先冲过了终点线!
整个高一(一)班都沸腾了!同学们尖叫着冲下看台去迎接英雄。江昭被兴奋的队友们抬起抛向空中,他笑得无比畅快,汗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