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时,她拭去眼角的湿意,又恢复了那副从容的孟家主母的模样。她关上祠堂的门,深吸一口气。
沿着回廊往回走,当她踏入连接主院与前厅的小院时,脚步倏地顿住了。
小院中央,那方小亭前,静静伫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是孟还青。
他没有披厚重的大氅,只穿着稍显单薄的锦袍,肩头、发顶已落了一层薄薄的、晶莹的新雪。他就那样站着,身姿挺拔如松,目光沉静地望向祠堂的方向,显然已在此等候多时,任由除夕的寒意浸染。
红灯笼的光晕柔柔地洒在他身上,在他脚下拉出长长的影子,与梅枝的疏影交错。四周静得能听见雪花簌簌飘落的声音。
黎文桐的心仿佛被人攥紧,她慢慢走近,脚步踩在薄雪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他的眉眼在灯火下显得格外深邃,满是沉静的包容。
“你……”黎文桐开口,声音有些发紧,“你不是在去议事了吗?”
“小事而已,我已处置好,迟迟不见你,有些忧心。”他的声音温润,穿透风声,像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与此同时,她袖中那只紧紧掐住的手,忽然被一只温暖宽大的手掌握住。
“我在。”他握着她的手,力道沉稳,将她冰冷的手指密密包裹在掌心的暖意中,伸出的右手指腹,轻轻擦过她冰凉的眼尾
“……可当初,若我执意留她……”黎文桐喉头哽住,语气带着无尽的悔恨与无力。
“这是她的心愿。”他打断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亦是你的。”
当年黎文桐下定决心换亲,便是想成全自己妹妹,也正是如此,他才能得偿所愿。
风雪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他握着她的手紧了紧,传递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她不会后悔,”他沉缓的语调,每一个字都像投入寒潭的石子,在她心湖深处激起沉涟漪,“只是忧心你。”
黎文桐看着他肩头尚未拂尽的雪,以及笃定的侧脸,一股强烈的酸涩猛地冲上鼻尖,视线瞬间模糊。她飞快地别过脸,看向枝头在雪中绽放的点点红梅,喉头哽咽。
“还青,”她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努力维持着平静,“谢谢你。”
孟还青伸出手臂,带着无比的珍重,将她拢进怀中,下颌轻轻抵着她的发顶,缓缓拍着她的背,如同黎文桐哄孩子那般。
除夕的烟火在不远处的天空炸响,片刻后,黎文桐带着哭腔说道:“孩子的名字你可取好了?”
孟还青收拢手臂,将她拥得更实了些,声音落在她耳畔:
“还未,思来想去都没有配得上我家乖女的字。”
“那便唤她闻雁吧。”
“好,她肯定喜欢。”
鹅毛般的雪还在静静地下,两人相拥的身影,在这雪夜成了最好的依托。
……
宫宴喧闹,圣人下令命福安帝姬赴宴,却迟迟未谈及皇后禁足一事。
章问虞身着高位,面对着丝竹管弦,始终持着端庄的笑,见圣人不胜酒力退了席,她也趁此脱身,一到殿外,醉意丝丝缕缕地散尽了。朱红的宫墙在积雪映照下透出沉沉暗色
,她命婢女先回宫,而自己踏着新落的雪,而是一步,一步,朝着昭明宫走去。
宫门前,值守的两名内侍垂首躬身,影子在雪地上拖得细长僵硬,章问虞停住脚步,眼见不远处一个人影从另一边而来,带着玄色帏帽,看不清脸,她停在宫门前,从袖中拿出一块令牌,内饰没有阻拦,让她悄无声息地闪了进去。
章问虞心中疑窦丛生,这人影瞧着不像云岫,她在原地等了片刻,才继续到了宫门前。
那两位内侍见着是福安帝姬,只无声地推开沉重的殿门。殿内灯火通明,却奇异地空荡,连平日侍奉的宫人也不见踪影,静得能听见烛芯细微的“噼啪”声。
章问虞揣着疑惑,踏进殿中,只见宁皇后依旧是常服,坐在榻上看书卷。
听见动静,她抬眼,目光终于落在了章问虞身上,凤眸里极快地掠过一丝惊诧,随即被惯常的温和覆盖。
“福安?”她开口,声音依旧柔和,听不出半分波澜,“宫宴散了?怎的到母后这里来了?”她起身朝章问虞走来,步履从容。
章问虞笑道:“念着母后便来瞧瞧。”视线不着痕迹晃过素色宫装,金线云纹边缘没有水渍,裙裾的下摆亦没有泥点——不像是从外边回来的。
她刚松一口气,却在下一刻滞住。
宁皇后挨得近了,身上除了惯用的香料,她还嗅到了一丝极淡的茶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