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作者蓝烬 > 第6章(第3页)

第6章(第3页)

李思华看着他们的表情,呵呵地笑了起来,这些都是党史上的有名人物喔,居然可以看到他们那么一副活见鬼的样子。

刘尔崧终于挣脱了震惊的情绪,能够思考了——这个“死牛一边颈”(粤语中表示刚强死硬派)的女人干了什么?难怪她说他们把天都捅破了。他觉得自己已经无力吐槽,胆大妄为?无组织无纪律?不顾忌后患?这类批评对于这个女人,显然都是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人家就是那么决然果然地干了,而且坦坦荡荡地直接说了,一点都不隐晦。

趁着他们还震惊地神情呆滞,李思华递给刘尔崧几本她写的《中国社会主义论》小册子,说道:“刘尔崧同志,我知道你和同志们可能要批评和斗争我,不过现在事情紧急,我需要先去处理。这是我写的一本小册子,代表着当下我对中国革命和马恩思想的认知,从中你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我的思想。两天后我们再研究讨论。”没等刘尔崧他们再说话,她转身快步离开。而刘尔崧他们在门口发呆了一会,然后彼此间激烈的讨论声响起。

4月17日的上午,一夜没睡、满眼红丝的龚光宗向李思华激动地汇报:“大小姐,喔,不,李力胜同志,全部盘点出来了。资金总额用银元计算,大致是1700到1750万左右!”他还没习惯革命中的称谓。

他所说的银元,是用袁世凯像大头银币为基准的,至于总额只能估算为一个区间,那是因为金子和外币每天的价格都在变,且价格在各地也有小幅差额。李思华点点头,对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她的预估,她还以为只有1000万大洋左右呢,所以很满意,接下来的计划够用了。

她安排龚光宗设法将那些金砖融铸成“小黄鱼”,安排多个马甲,将部分资金存入香港的美资、荷资等银行,用于接下来的计划。总的就是,有了钱,就好执行接下来的计划了。

李思华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为了转移基地和后继计划,两天的时间她忙得脚不沾地。工作中最重要的无过于以下两项。

第一是武器弹药,前期随着弹药的消耗,期间也补充采购了几次弹药,不过因为资金不多了,因此数量有限。接下来必须准备扩军,提前准备武器弹药是必须的。

她计划此次扩军,要达到一个加强山地团超过三千人的规模!整个团计划3个步兵营加1个重火力连,每个营3个步兵连,还有1个山炮连。连的规模大概保持在190人出头,战斗部队大约接近3000人。

另外还设置一些特种和军事训练教育单位,大约800人左右,最重要的是选择最优秀的尖兵组成的160多人的特战大队,由特战突击中队、特战侦缉中队和特战狙击中队3个中队组成。

其它除了团部以外,还有后勤大队、教导大队等编制。她看着这个编制内容,想起要耗费的资金,虽然已经发了一笔大财,但还是心疼得有点龇牙咧嘴,想着我也快变成守财奴了,有点后悔前天的行动,应该干脆把沙面街上的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银行,例如什么日本正金银行之类的,也干脆一锅端掉的。

第二是购买两艘真正这个时代可以远洋航行的“大船”,手头的1700多万大洋,其实也不过相当于750万美元左右(当时大洋和美元的比率大概是2。4银元相当于1美元),对于这种“重装备”而言不算什么大钱。新船等不及也有点买不起,她只能打旧船的主意,当然必须是那种设施良好、具备适航性的好船,安全最重要。

前几个月,她就已经让李家发动所有力量打听,终于在上海港,找到了一家美国籍的远洋公司,愿意出让两艘旧船,他们自己要换新船了,所以愿意售出旧的,为此李家的两个管事,早已去了上海。

他们拍电报回来说,已经在上海,临时高薪聘了一些熟悉海运的人,组了个临时团队,对船舶进行检查和参与谈判,同时按照她的要求,也在招聘愿意出海远洋的船员,上海毕竟是当时中国海运的中心。

谈判已经差不多了,只要钱到位,估计2个月内,就可以把这两艘2500吨级的“巨轮”开到香港来。就算是旧船,价格合计起来,也差不多要60万美元,真是天价。

想到这,李思华无奈地摇摇头,船舰是真正的吸金老虎,难怪海军不是真正的大国玩不起,后世的二战,日本对战美国的海军,就知道厉害了,日本只能是一波流,几十年的积攒很快就消耗殆尽,只有美国这样的大国,能源源不断地补充新舰,国力的差距啊。

第12章人手和对话

除了上述物质和装备上的准备,李思华也启动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解决人手的来源——她的答案是临海的山东。广东现在风声鹤唳,她自然不会在广东招兵买马。

她知道,1927年至1929年,天灾与人祸交织,在山东酿成了一场灾民达千万人的大灾荒,而同期邻省河南,从1927年到1937年一直都是大灾之年,历史上1928年统计说当时有400多万流民,而1929年就几乎增加到800万人。中原之地这一场大灾荒中,两省的人民是最遭殃的。在这两省,真的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只要给一口吃的,招多少人都没有问题。前段时间,她也派了一名管事先去山东,以了解情况和准备。

管事从济南已经拍了电报回来,报告说不要说靠河南那面,就是济南的近郊,都有大量流民。

她计划在济南近郊、聊城和泰安附近,从流民中选择16~23岁的“青壮”,当然实际上都快饿死了,哪来的青壮可言,另外可以招一些8~16岁的孤儿,男女不限,他们可以接受较长时间的补充教育,这是在为长远做准备。

她有点郁闷,知道说是只招3500~3600人,可是最后包括这些人的家人孩子,估计六七千人,都不一定打得住,想想耗费,就头皮发麻。能力有限,那些老弱就只能放弃了。其实说是老弱,这年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过是35岁,在后世,那都是壮年。

为了完成人手方面的计划,需要组织一个团队到山东执行,李家要派出几个管事帮忙,暗中要派遣一到两只战斗小组,解决可能的麻烦。为了让招来的流民能够活下来,还需要买粮食送到山东,并能进行有效分配。为了不惊动军阀们,还需要化整为零地以蚂蚁搬家方式运输流民。在青岛附近还要找地方设置“流民大营”。

她计划在这几个地方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招满计划的全部人手,然后在一个月之内通过火车、马车等一切可能的交通工具将流民从济南送到青岛“大营”集中,同时买粮供给流民,两艘大船南下的时候停靠青岛,将流民们一次性运到广东,名义上是到香港,其实到时候稍稍拐一下,将流民们全部卸下到淇澳岛上,时间总计需要两个月左右,所以淇澳岛这两个月还要修建简易的码头。家属和孩子可以新建“渔村”,而士兵们全部进山训练,粮食和物资则在香港解决,需要建立香港到淇澳岛的运输航线。

想到这,她心里决定,一定要把淇澳岛全部拿下,这个岛务必全部控制,才能够保密。这2个月加上初步训练的3个半月,再加上前期准备,预计6个月内完成她的第二步计划。

初步计划完成,她看着本子上按照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所做的密密麻麻的工作分解,无比头痛。她想着,一定要说服这300多同志中的一部分留下,否则现在部队里面的那些小伙子,打仗行,做这些复杂的工作肯定做不好,她和曹子卿那几个人,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复杂繁多的工作的,三头六臂都不行。而救出的这些同志相对而言,社会经验丰富,多数都参与过工运和社会活动,都和三教九流打过交道,他们才适合做这些工作。

4月19日的上午,特意好好睡了一整个晚上,以保持清醒头脑的李思华,吃过早饭,就让吴盛去通知刘尔崧他们几个人,到鱼庄上的一栋独立屋舍开会,这一比较隐蔽的屋舍,现在被当成会议室用。她知道,那天刘尔崧介绍给她的那几个同志,和刘尔崧一起,构成了这300多同志们临时的领导层,如果不能部分说服他们的话,很难取信于其它同志。

说是会议室,其实就是放了几张茶桌,每张茶桌四边放了几条木制长凳,比较像个旧时代的茶室。茶桌上放了茶叶和杯子,茶室有个半隔间,一位战士负责在里面烧热水。茶桌上还放了几包烟,是李思华特意让后勤拿来的,她不知道这些同志中有没有吸烟的。

李思华让吴盛在茶室外警戒,她带着参谋唐干林走进会议室,带唐干林是让他记录整个谈话。

刘尔崧、阮啸仙、周其鉴、张善铭、熊豪、李深、邓佩、何耀这8位同志都在,看过去他们的表情都比较严肃。

李思华笑了笑,也没有寒暄,向大家说:“我先给大家讲述一下这只队伍建设、发展和行动的全过程吧。”她没有说成是“向组织汇报”,这个时候,她先要保持独立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