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为何重要?大家对国际国内的现实都有一定的了解。我就问一句:只靠我们这样辛苦地一点一滴攒军队,我们什么时候能打败反动派,赢得革命的胜利?就算革命胜利了,我们能够抵挡得住西方列强还有日本帝国主义他们的侵略吗?”
“单独依靠军队,实力永远是有限的。我们军队才有几个人?在国民总量的汪洋大海中,我们还只是一片孤舟。”
“所以,只有依靠人民、发动人民、教育人民。觉醒的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如果人民群众不能觉醒,那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现状,一盘散沙,被帝国主义和剥削食利阶层敲骨吸髓,而无能反抗;而如果人民群众能够觉醒,那就像百川汇流,沛然而莫之能御。任何的反动派,在觉醒民众的洪流面前,那都是纸做的老虎,一冲就破。”
“要觉醒民众,靠什么?当然要靠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就是为了积水成海、积土成山。培养出具备正确的信仰,又有科学理性和文化知识的觉醒民众,让他们去传播、去播种、去扩散,这样才能让人民觉醒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当人民觉醒的程度和人数扩散超过一个阀值,那就是量变引起质变,革命成功的基础就真正奠定了。”
“所以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是和建设军队一样重要的。没有坚实的教育基础,不能形成民众觉醒的广泛环境,军队的能力就是水中花、井中月,根基都是虚的。”
“同志们,那么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什么才是真正的觉醒呢?”
“我们知道,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就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在这个过程中,剥削食利阶层的很多人丧失了民族自信,成为了慕洋犬,在他们的眼里,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他们盲目崇拜西方的一切,洋大人说的话都是对的,一旦洋大人有什么不满,他们立即恐慌颤抖,惶惶不可终日。例如现在这个民国的很多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一旦发生什么与洋人矛盾的事情,他们立即发表文章言论,痛心疾首,要国人反思悔改,不能让所谓友邦惊诧。这种人,我称之为反思怪。”
会场响起了低低的笑声。说到这里,李思华想起了后世,情况不也是这样吗?百年过去,情况也没有好多少。她还记得网上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刻薄评论:“一帮月收入两三千的穷逼,天天在键盘上关心国家大事。”
然而确实是这帮低收入的民众,才会有更高的热情关心国家大事,这是阶级利益所决定的,因为这些民众,才真正是和国家共命运同生死。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拿着丰厚的收入,觉得自己随时可以移民,只要有钱,自己就是世界公民、国际公民。所以以自己的利益为导向,得罪美国和西方的事情,在他们看来,很多就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屁股已经坐歪了,何谈爱国?
她还想起曾经听过的某吴姓大V的著名言论:“我只为少数人服务。在这个社会,大多数的人都是无用的。”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嘴脸,在他们的心里甚至在嘴上,底层的人民都已经不算人了。
她定定神,接着继续说:
“当然也有一些封建余孽,他们还企图回到过去的封建王朝的体系,人民做牛做马麻木不仁,他们才好作威作福骄奢淫逸。”
“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就是要培养有信仰又有科学和文化的新时代人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什么叫有信仰?有家国大义的认知,也能在认知人类社会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形成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同。西方的教育是怎样的?可以用牧羊来形容,大部分人接受的教育是做温顺的羊,不需要自己的独立思想。一旦超出了他们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那就是异端。只有少数统治阶级的所谓精英,才接受的是牧羊人的教育,学习如何统治和管理温顺的羊群,而对于不温顺的羊只,自然要学会鞭挞和惩罚。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吗?”
“我们的教育,应该也必须是,人人如龙。人民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应该让他们学会,以人民就是统治阶级和主人翁的思想和热情,来学习知识和文化,历练出能力和才干,不但能够以共同的意志,来打破打碎这个黑暗的旧社会,还要能在未来,以觉醒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无产阶级向不断提升的共同富裕的有产阶级的跃迁。”
“什么叫有科学又有文化?举个例子,我们现在主要的武器,都要靠从外国购买,价格非常昂贵,人家就是明着在宰你,但我们只能忍受,再委屈也只能憋着。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我国科学落后,根本还没有建立起工业,更不要说建立起发达的军事工业了。这就是最典型的落后就要挨打。不学习科学,就无法培养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没有他们,就无法建立起大工业体系,实现国家的强大。”
“至于文化是什么?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灿烂辉煌,其中有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有益思想,很大程度上这是比物质财富更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因为要扫除封建渣滓,就把所有祖宗的文化都抛弃,那无疑就像是倒掉脏了的洗澡水的时候,居然把孩子一起倒掉了。”
“我们的国家在当下如此危急存亡之际,无数同志,毫不犹豫地投身革命,试图救国救民。为什么?至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是华夏贵胄,我们是大国国民,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力量,它们赋予我们永不屈服、挺直膝盖、撸起袖子、不断奋斗的精神。”
“有的慕洋犬,现在已经在提议要废除汉字,自断文化根基,认为只有西方才是先进的,要学习西方,就要摒除自己国家历史的一切。”
“一个背叛自己历史的国家和民族,能够复兴?你们相信吗?”
“国家多难,内忧未除、外患未决、民智未开。但这正是今天我们兴办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无论是教育事业还是发展军队,都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让我们努力实现,内忧未除那就破除、外患未决那就解决、民智未开那就打开!”
会场内是山呼海啸一般热烈的掌声,干部们都站了起来。有的人脸色涨得通红,有的人眼里含着热泪。
淇澳岛的教育事业,开始以极高的效率全面展开了。
第21章风雨如晦与岛上工作
7月初的一天下午,武汉的一处小院内。天气已经非常炎热,门外树上的蝉鸣声响成一片,几无停歇。
一个只穿着汗褂短裤的青年男子,坐在树下一个石桌边的避阳处,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小册子,他身材高大魁梧,面貌却清秀儒雅。额头上冒着汗珠,他却没有注意。
好半响,他才放下小册子。举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无意识地用手指在石桌上,轻轻敲击,陷入了沉思。
他就是毛泽东。
毛泽东当时虽然在武汉,但不算是党中央的核心成员,他主要负责湖南的相关工作,所以并没有参加上次阮啸仙他们向党中央的专题汇报会议。当时这个会议也没有引起他的太多注意。
直到后来,李思华的一些观点从参会的同志中流出,才引起了他的关注。最近,他终于拿到了这一次广东同志递交的材料,而仔细阅读后,无疑引起了他的极大重视和共鸣,所以他才反复阅读思考。
于他而言,最强的共鸣自然来自于,李思华对于工农联盟而非仅仅工人阶级才是我党根基的思想,而在此理论基础上推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等一套革命的策略理论,也因此引起了他的极大重视。
他在三月刚刚发表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考察报告》,经过对农村实地的现实考察,他本身的农村革命的思维,正是在这个阶段基本成型的。现在读到了李思华的类似但更严密的农村革命理论,知己之感,使得毛泽东对于农村革命才是正确途径的思想,变得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