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七十年代的语文课本内容有神笔马良吗 > 180190(第29页)

180190(第29页)

三人笑闹两句,嘻嘻哈哈去水房刷牙洗脸,这会儿才六点多,住招待所的大多还没起,在门口碰到睡眼惺忪揉着眼睛的丞闻,半长的头发还没扎,炸得像被炮轰了。

袁韶打趣道:“怎么?大通铺没睡好啊?”

丞闻打了个哈欠,进来拧开水龙头洗把脸,等清醒了点,他抹着满脸的水嘀咕道:“乌海青晚上睡觉不老实,把被子全卷走了,半夜给我冻醒两次。”

“胡说!”乌海青恰好从门外进来,听到这句话,顿时反驳,“是老孙卷走的!”

闻慈“啧”了声,觉得教授和他们一起住属实是为难了。

刷牙洗脸,回房抹雪花膏,衣服去水房前已经换好了,一水儿的长衣长裤搭配深色外套,哪怕去山里摸爬滚打也没问题,闻慈把短头发在脑袋后面扎起来一个揪,省事利落。

袁韶经过她后背,手指一勾那个揪,好笑道:“像兔子尾巴!”

闻慈对着镜子左右照照,把碎发捋到耳后,面不改色道:“谢谢你没说小猪尾巴啊。”

收拾好画袋,闻慈提醒道:“最好把钱和重要证件随身带着吧。”

她身上挎了个包,里面装着钥匙、笔记本、纸笔,内袋有拉链,里面是要紧的钱票证件,这样比较安全,就算招待所这边有小偷进来,也不至于拿走重要的东西。

袁韶和董安敏也是早有准备,“我衣服有内兜,重要的都装里面。”

背着画袋出了房间,大家在走廊碰头。

陈元年教授看了看大家,笑道:“看来大家休息的不错,都红光满面的嘛,走,我们吃早饭去,”说着,一众人去了对面的国营饭店。

豆浆豆腐脑是喝不了的,大家各自要了馅饼或包子,多要些,因为午饭那会儿在山上,没时间下来吃,他们只能就地吃干粮解决。

三个馅饼被放进带来的饭盒,还有一瓶蜂蜜水,这是午饭,裹好装进包里。

闻慈拿着装了几个包子的土黄色纸袋子,包子不断冒着热气,烫得她两手不停倒腾,明明是手烫,嘴巴却被烫到似的呼呼吹着气,看得袁韶大笑,狠狠咬了口包子。

大家饭量都大,每天早上起来都是饿的。

素包子是漂亮的柳叶形,豆角肉是白胖的圆形,中间点了颗绿,闻慈试探着咬了一小口,蓬松的面皮底下是成团的肉馅,香嫩饱满,油都渗到包子皮儿外了。

“好吃!”她含糊地叫道。

说好了边走边吃的,但这会儿风大,陈元年看看门外,还是决定让学生们赶紧吃完,大家直接站在桌边把早饭下肚,闻慈趁机看了眼装豆浆的大铁桶,没冒热气,估计不烫,于是火速掏出五分钱买了一碗加糖的甜豆浆,站在旁边咕嘟嘟喝了。

等会儿爬山肯定消耗很大体力,她可得多吃点。

吃过早饭,大家搭公交去崂山。

崂山,又称“海上第一名山”,说是山名,但实际上一片上百平方公里的地方都属于它,有山、有海、有石、有村,总之是一大片美丽的自然风光。

中途经过盐场,他们这帮学生没有家在海边的,倒也饶有趣味的转了转。

公交停到不远处,大家背着画袋下了车,开始步行,陈元年教授多年前来过这边,一边走路,一边为大家介绍,“这周围有一个村庄,是龙嘴村,附近依山傍水,景色很全——”说着,抬头看了眼此时的天色,笑道:“今天天晴,正适合观海。”

天色一暗,海色也会变得阴沉晦暗,显得恐怖,但晴天时却如同一颗蓝宝石。

这边的景色的确好,白云山、棋盘石,大家一一看了,乌海青和董安敏对这儿很感兴趣,当即就想留下写生,陈元年教授道:“不急,最要紧的海还没看呢。”

众人尚未走到海边,就先看到了蔚蓝平静的海面。

海面辽阔空远,一眼望不到边际,碧蓝的海接着淡蓝的天,涟漪涌动,浪花打着白沫儿拍在岸边大块灰黑色起伏不平的岩石上,那浪花像一只只腾起的海鸥。

海洋的咸腥味顺着风扑面而来,潮湿,柔润,带着些许盐分。

他们静静地看了一会儿,陈元年才道:“大家就在这附近写生,不要走太远。”

闻慈睁开闭上的眼睛,水蓝的海天乍一看更漂亮了,像一颗凝固的明珠,她低头四下看看,找了块稍微平整些的岩石,拆开画袋,开始准备写生。

他们有在海边的,有去刚才看过的白云山和棋盘石的,但都是结伴。

自然总有一种震撼的力量,不管是温润如溪流,还是汹涌如蓝洞漩涡。

这里还没开发成景区,海边没有太多人工凿挖的痕迹,也没有后世的海洋边常见的塑料垃圾,或者说,它还尽可能保持着最原始的样子,接近纯粹的自然。

淡淡的颜料气味混在海风里,朝远处席卷。

“诶!你们干什么呢!”背后一道喊声传过来。

闻慈回头看了眼,是个戴着毛线帽子的老人家,陈元年教授忙走过去交涉,不知道说了什么,好半天才回来,继续画自己的画,神色的专注和学生们没有区别。

这一画就到中午,平时闻慈爱好享受,但入起神的时候就不在意了。

饭盒里的馅饼早已冷掉,肉馅有些油腻,蜂蜜水也是冷的,但好歹能顺顺喉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