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美工,不声不响,都把名声打到省里去了?
孙主任想找上头说的报纸,军报没有,但工农兵报是各部门都会订的。
他找了半天没找到,去办公室干事们的办公室一问,有个干事回道:“是不是劳动节前的那期工农兵报?白副主任前几天拿走了,应该还在他那儿呢。”
孙主任微微皱眉,“他就拿了那一期的报纸?”
干事笃定地点头,“对,我看见了,就拿了那一期的。”
空手而归,孙主任心里有了点猜测,哪有这么巧的事儿?白钰不是粗心的人,他特意看了那期报纸,闻慈的工作业绩也漂亮得很,他不可能对不上号儿。
这难道是故意的?
孙主任脸色有些阴沉,这小子平时就爱钻营,但他家里有革委会的,加上他也会来事儿,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是他平时走走后门就算了,这市先进的大事儿还耍心机!
倒连累他,在局长那里不知道落下什么印象。
他不找报纸了,问干事小刘,“小刘,你知道北省风貌系列的小人书吗?”
办公室的小刘是独生女,家里父母都宠着,她平时手头大方,有个集邮和收藏小人书的爱好,这几年新出的小人书,好看的有意思的,问她保准没错。
小刘疑惑了下,不知道主任什么意思,但还是点头,“今年三月份出的,咱们省人民出版社的是不是?我那一系列九本都买了,怎么了主任?”
“里面有本《松海》,你有印象不?”孙主任问。
小刘立即想了起来,连连点头,“有印象!这本画得特别漂亮,那里面的人啊、景啊,都好看极了——”她还准备宣传一下,忽然想起眼前的不是朋友,是自己的领导。
孙主任没说什么,背着手走了。
这一回去,就看到白钰也回来了,在桌子前没事儿人似的坐着。
孙主任走过去,似笑非笑道:“干事们说上期工农兵报在你那儿?没丢吧?”
白钰心里一跳,孙主任这是发现了?他心里懊恼,一份报纸而已,以前大家找不到报纸也就不看了,他一时间忘了还,没想到,这回倒是留下了马脚。
他面露惊讶,装模作样地想了想,“上一期吗?好像是在我这儿,主任您要看?”
孙主任看着他翻找半天,最后在抽屉底下找到了这份报纸。
白钰把报纸递过来,孙主任刚一打开,就想翻白眼了——这头一个版面就是一张挺大的画儿,这要是说白钰没看见,那不是眼瞎吗!
他心里的猜测彻底落定,再看眼前还在装的白钰,是哪儿哪儿都不顺眼。
孙主任也不说话,把报纸扔到自己桌上,拿着新挑好的推荐表走了。
不知道除了这个美工外,白钰还耍没耍过其他算计,他索性全部重新挑了一遍,把白钰原先挑出那一沓又换了两个人,其实差别也没多大,但他出于谨慎,觉得这两个更出挑。
他先入为主,觉得肯定又是白钰私下收了别人好处。
白钰看着孙主任气冲冲走了,脸上的笑容顿时收敛。
他走到孙主任桌上,已经收拾完了,没看到选剩下的那些推荐表,他没敢开抽屉柜子翻找,怕留下痕迹,烦躁地回到座位上,狠狠踢了一脚桌腿儿。
玻璃杯一晃,里面的冷茶洒出来,“啪”地打湿了桌上的笔记本。
白钰更烦了,他心里有种不好的直觉,这事和闻慈有关。
……
三天之后,白钰的直觉彻底落实。
市委那边下发了今年上半年先进个人的名单,文教局系统的三个名额里,一个是第三中学的校长,大刀阔斧整改学校制度,不止学生成绩进步,更重要的是,为工厂输出很多人才,上个月还因为太忙晕倒在岗位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先进人士。
第二个是文化方面的记者,今年上山下乡,哪里艰苦就去哪里采访,出了很多优秀报道。
而第三个,则是开了白岭市先进年龄先例的一影院美工——闻慈。
十七岁!
知道她年纪的人,当然有不服的,但等打听到她这短短几个月做出来的业绩,一个个没话说了,很多人上过最大的报纸,就是厂报,但人家上了省里的内部军报!
而且,全省各县市的工农兵报都转载了!
和这个高觉悟高能量的事情相比,连在省级出版社出小人书,都没那么吸引人注意了。
白钰心情郁郁,但还得去这几个单位送通知。
本来这事儿让底下的小干事去做就行,但孙主任恐怕是发现了他做的手脚,这几天看他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虽然嘴上没说什么,可脸色一直算不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