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神笔马良播出年代是哪一年 > 130140(第25页)

130140(第25页)

因此,闻慈现在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画,画到最后,脸好像都憔悴得瘦了两圈。

不是好像,林姐确信她是真瘦了。

她帮不上忙,就每到饭点的时候去餐车帮闻慈打饭,车上的伙食还不错,红烧肉不要票,但在火车上晃晃悠悠的也没什么食欲,每天都盼着赶紧到云省。

只有晚饭后的时候,闻慈给自己留了半小时休息时间,撑着腮望着窗外的风景。

景物的变化是肉眼可见的,最开始红黄色的戈壁、大片洁白的雪地,慢慢生出了绿色的树、茂密的草,偶尔还能看到成片整齐的田地,还有弯着腰的农民在劳作。

到现在,外面已经完全不像是冬天了。

没有阿速到银水寨周边县城直达的火车,闻慈和林姐还中转过三次。

交通不便的年代,长途出行就像受罪一样,好不容易听到到达白县的广播,闻慈长吐出一口气,迫不及待地拉着林姐去等待下车,一下去,先原地伸了伸胳膊腿。

“走,我们出去,”林姐拉上她手臂,免得走丢了。

周围的人没有穿棉袄的,都穿着单外套,还有人在抱怨说“今天降温”,听得闻慈咂舌,这么暖和了还是降温,那没降温的时候得是什么样啊?

她和林姐一边走一边找,试图寻找银水寨来接的同志。

没看到什么牌子,两人正迷惑着,发现一对男女气喘吁吁地从外面挤进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两手一扯,拉开一个黄色的纸板,上面赫然写着“银水寨”三个字样。

她踮着脚四下张望着,有点着急似的,和身边的男同志说了几句什么。

闻慈眼前一亮,戳了戳林姐,“那儿!”

闻慈和林姐艰辛地挤过去,手里的行李非常碍事。

姑娘看到两人,眼前一亮,一旁四五十岁的男同志忙问:“你们是首都来的同志吗?”一口汉语非常标准,果然如林姐说的,这边是混居的地区。

闻慈点着头,“我们去那儿说,”她指了个人少的地方。

挤到火车站的角落,两拨人互相看了证件,男同志道:“你们好你们好,我是岩相,银水寨的大队书记,这是我女儿,玉香。我们带了驴车来,现在就回去吧?”

他的态度有点紧张,这可是首都来的啊,说是学习,也不知道是来学习什么的。

岩相的话不多,玉香却开朗热情。

她来的时候是和父亲一起坐在驴车前头的,回去的时候,却和闻慈林姐一起坐到了后面,她漂亮的大眼睛眨了好几下,掩不住好奇,“你们都是首都人吗?”

“林姐是,我是北省的,”闻慈笑着回答。

她对这个姑娘也很好奇,问道:“为什么你的爸爸叫岩相,你叫玉香呢?”

玉香半点不意外这个问题,像是被人问过好多次,她开怀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我们傣族普通人家的姓氏就是这样的,男的姓岩,女的姓玉——你知道‘香’是什么意思吗?在你们汉语里,它是宝石。”

闻慈恍然大悟,“所以你是‘宝石一样的女孩子’?”

玉香高兴地点头,又朝她眨眨眼,“是的!”

闻慈笑起来,又张望了下路边一棵棵翠绿的树,“你们这里的树好大。”

“这算什么?”玉香不以为然,“我们寨子旁边有雨林,那里面的树才大呢,一眼望不到头的望天树,还有大榕树,十个人都合抱不过来!”

闻慈惊叹地睁大了眼,“哇,那我们能去看看吗?”

“当然,”玉香爽朗答应,“爸爸说,你们是首都派来学习的,你们是来学什么的呢?”她非常好奇,之前寨子里也有很多知青,但他们已经在当地当了很久,而闻慈和林姐不一样,爸爸说,领导让她们只短期呆一阵子,就可以回城了。

闻慈想了想,“就学学你们当地人是怎么生活的,有什么有趣的东西。”

玉香不觉得哪里很有趣,她的生活,自己早就习惯了,她小声问:“你是北省的,那你知道安城吗?那里——”

话音未落,就被前面驾车的岩相打断了,“玉香!”

玉香吐了吐舌头,“爸爸,我只是问一问而已。”

岩相的语气不是很好,“问也不许问,你怎么不问别的,就问这个?”

玉香不说话了,好半天,跟闻慈偷偷说:“我们寨子里有个北省来的知青,他是安城来的,听他说,你们那里冬天非常冷,是这样的吗?”

“是的,”闻慈笑着点头。

玉香抿了抿嘴巴,想说什么,但顾及到前面的岩相又忍住了,闻慈察言观色,索性问起周遭的植被,玉香果然被转移了话题,热情地跟她介绍起来。

听玉香说,今早下了雨,所以今天才这么冷。

也是因为下雨,银水寨去白县的土路变得泥泞不堪,很不好走,这父女俩才会险些迟到,的那雨后的空气十分清新,周围都是茂密的植被,散发出清澈的草木香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