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神笔马良播出年代是哪一年 > 130140(第26页)

130140(第26页)

闻慈嗅了半天,“这里有很多竹子?”

“你知道竹子?”玉香很惊讶,“匡……那个北省来的男知青刚来的时候是头一次见竹子呢,他说他家那边不长,”说着,她指了指西边,“那里面有好大一片香竹。”

闻慈很想看看,不过估计寨子附近应该也有,就没着急。

驴车走了两个小时,前面才隐约见到了植被。

和前面差不多,并没因为有村寨而植被稀疏,或者说,这个寨子就是处于绿色的怀抱之中,站在寨口,放眼望去,周围全是大片蓊蓊郁郁的绿,深绿浅绿,交错成自然的海洋。

空气好得不得了,闻慈觉得完全是天然氧吧。

玉香在这一路上跟闻慈说了很多,自逾已经比较熟悉了,主动问道:“你想去哪里住?知青点还有空房间,但你也可以去我家,妈妈已经收拾好房间了。”

闻慈毫不犹豫,“我想去你家。”

玉香高兴地点头,朝岩相喊了一声,“爸爸,那我们可以回家了!”

岩相驾着灰色毛驴往自家去,转一点头对闻慈道:“我们家就在寨子中间,斜对面就是大队长家,要是有什么问题,你就找我们,我们肯定会给你解决的。”

玉香笑着说:“妈妈肯定准备好午饭了,特意给你们接风呢!”

银水寨的房屋都是高脚的竹楼,分上下两层,上面是住人的,下面是饲养家禽的地方,这个知识点闻慈知道,只因为这边气候湿润,住上层楼只为了防止潮气。

几乎每间竹楼的二层都有走廊和阳台,闻慈抬头看看,发现有几个妇女在坐针线活。

有个正缝衣服的盘发妇女穿着黑色的筒裙,她往下看了一眼,正好看到驾着驴车回来的岩相,朝玉香喊了一声,“玉香,你们去县里干什么了?”

她说的话闻慈听不懂,不像汉语变化的方言,应该是他们民族的傣语。

玉香仰头喊了句什么,那个妇女好奇地看两位客人一眼,露出一个很友好的笑容。

玉香低下头来,对闻慈解释:“前阵子大家就知道要来首都的客人,大家都很好奇,等下午了要是你不出门,肯定有好多人来做客。”

闻慈失笑,感觉自己很像是来开展览会的。

她问道:“大家都会说普通话吗?”

“是啊,我们这里建国之前就是混居的,大家傣语、汉语都会说,”说到这里,玉香有点骄傲地直起了腰,“我的普通话还不错吧?我们寨子有个知青普通话特别好,现在兼任了广播员,要是有什么通知,都是她来播的。我们是好朋友。”

闻慈称赞道:“你的普通话很好,都没什么口音。”

玉香更高兴了,等驴车停在一栋高脚竹楼下面时,跳下去后,还伸手扶闻慈。

岩相家的竹楼比刚才看到的其他竹楼要大一些,底下养着几只鸡,还有几只鸭子,围栏里打扫得很干净,动物们都在悠闲地踱步。

二层竹楼的窗子探出一个人影,很快,就顺着通到地面的竹制楼梯走了下来。

这是一个打扮得很有民族特色的中年妇女,盘着头发,上身穿着白色紧身上衣,下面是丁香紫色的长长筒裙,腰间还佩着银腰带,看长相,和玉香颇为相似。

她很现代地跟闻慈握手,又热情地表示了欢迎。

闻慈和林姐被迎上二楼,在一间屋子里放下行李,又走到了待客的堂屋。

很快她就搞清了这个大队书记的家庭,岩相是个大家庭,玉香是最小的女儿,还没出嫁,她上面一个姐姐前年嫁到了县里,还有两个哥哥,现在连孩子都有了。

闻慈和热情的岩相一家说话,没多久,就来了个新客人。

这是银水寨的大队长,是个汉族,特意来跟闻慈打招呼,顺便大家彼此探讨一下工作——闻慈绞尽脑汁,把自己的采风找素材包装成了“考察学习”,显得严肃一点。

大家听着她要融入当地生活、观察特色植被和饮食的话,不明觉厉,连连点头。

玉香端上来各种水果,请客人们吃。

她说:“你们要是夏天来的话,那会儿水果多,现在寨子里只有成熟的沙田柚、橙子、龙眼,还有椰子,那些来这里的知青都很喜欢吃这些的,你们尝一尝。”

椰子!

闻慈虽然知道银水寨位于热带,但她以为自己这回吃不到多少热带水果呢,没想到居然还有椰子,她看着桌上好几大盘的新鲜水果,蠢蠢欲动。

哎呀,她还没尝试过自己开椰青呢。

但玉香显然不会让客人动手,她拿起一颗剥去外壳的椰青,走到堂屋外面的阳台上,拿弯刀熟练地“咔咔”敲了几下,就把椰子打开了一个洞,露出里面清澈的椰汁。

她一连把几个椰子都开了,请大家喝。

新鲜的椰汁和商超里的就是不一样,鲜甜柔和,闻慈咕嘟嘟喝了好几口,感觉自己被火车荼毒得丧失掉的感官重新焕发,她真诚地捧着椰子道:“真好喝。”

玉香笑起来,又给她拿其他水果,怕她不知道怎么吃,直接给她扒龙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