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弯仅仅是开始,在出弯的过程中,他已经开始去调整车辆参数。
紧接着带来的“s”弯,他能够以更加合适的设置过完。
簌!!
赛车以180-220的时速疾驰而过,在从7号弯出来的时候,吴轼更早踩下了油门。
弯中的加速几乎用尽轮胎的侧向抓地力。
轮胎遭受了最为狠辣的蹂躏!
出弯后,整辆车又不断加速,竟然比罗斯伯格稍微还要更快些。
乔纳森安静看着遥测数据。
比梅奔更低的下压力会导致弯道更为困难,可是也将带来更好的加速和极速。
很快,来到10-11号组合弯。
车辆从右到左,速度远比罗斯伯格要更慢。
然而因为入弯节奏更好,所以在出弯时,吴轼早早就开始了加速!
吴轼在尽一切可能弥补车辆的下压力不足!
既然入弯下压力不够,那就慢入快出,以此争取更平衡的速度。
吼吼!!
引擎咆哮着,赛车冲过高速12号弯。
解说们瞄了眼实时计时,看起来和罗斯伯格差不多。
“吴轼这圈比罗斯伯格要极限很多。”
“这是当然的,威廉姆斯本身就要稍弱梅赛德斯,只有更加极限才能换来更快的速度!”
“他应该在下个飞驰圈这样,这圈跑个33秒的成绩先保底才是最佳策略。”
当转播镜头给到吴轼的t架视角时,大家都觉得他的选择太冒险了。
然而这一切在吴轼看来,两个飞驰圈,他每个飞驰圈都必须这么做!
只有这么做,他才能将极限摸得更加清楚!才有可能在下个飞驰圈进行超越!
嗤呀!
13、14这个全赛道考验车辆性能的组合弯到来。
整辆车似乎都在颤抖着维持高速平衡,直到车头对准了之后的长直道,这种挣扎抗拒才得以结束。
吼!
全力加速!
15号弯,赛车刹那闪过。
赛道仅仅剩下最后3个弯道,众人忍不住屏息,期待着即将出来的成绩。
咔咔咔!
16号弯路肩硬上,坚硬的悬挂将震感全部传回。
赛车剧烈抖动间转向完成,随后立即直奔17号弯道的路肩。
这里吴轼却稍微谨慎了些,直接换来了前轮平稳的抓地。
嗡嗡吼吼!
迫不及待的给油,后轮扭矩拉起来后,推动了整辆赛车的前行。
簌唰!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