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也笑道:“不至于的,我刚才开玩笑呢。”
“我也开玩笑呢。堵车容易让人心烦,快点到酒店安顿下来还有时间考虑吃什么。”郎月慈说,“现在这会儿去哪都堵,如果不介意的话你可以找找附近步行能到的餐厅。”
“有什么本地特色推荐吗?”施也打开点评软件一边搜索一边问道。
“本地特色都是小馆,第一顿接风宴怎么都不能请你吃那些,这我回去没法交代。”
施也无奈一笑:“也对。我想吃是我的事,但你不能不把面子上的事情做足。那就……这个吧,离酒店620米,人均不到200,不超标。”
“行。那咱们先办入住,把车停酒店,然后走过去。”说话间郎月慈已经把车开进了酒店停车场。
下车后郎月慈原本想替施也拿包,结果被施也抢先一步。施也笑道:“都说了不用,又没别人看着,不用做那样子。咱俩同龄人,那套规矩用我身上,我觉得别扭。”
“好吧。”郎月慈锁上车,带施也进了酒店。
在前台办好入住之后,施也说先去房间放下行李去趟洗手间,让郎月慈在大厅等他,郎月慈同意。
等电梯时施也一直通过镜面门的反光观察郎月慈的动作,目前看来,除了有些疲惫以外,郎月慈整体状态还比较稳定。当警察的没几个不累的,所以黑眼圈和紧绷的面部肌肉不能证明什么。
施也很快下了楼,俩人一起步行到之前选定的那家餐厅。时间卡得正好,他们占了最后一桌卡座空位。落座之后施也让郎月慈点餐,郎月慈询问过忌口和饭量之后很快就点了几道菜。
对坐不言实在尴尬,于是施也又问起了案件,郎月慈倒确实知无不言,把目前的调查情况都告诉了他。
死者家门有被暴力破坏的痕迹,房间窗户完整且关闭,屋内没有提取到陌生鞋印,室内有明显翻动痕迹,但不确定是否有现金和财物遗失,死者去世之后名下银行卡没有变动。
郎月慈从手机里翻出照片递给施也,说:“这是案发现场客厅的陈设。”
施也把照片放大仔细观察,郎月慈同时说道:“这就是我觉得别扭的地方。”
“有复原过嫌疑人动线吗?”施也问。
“这个应该是没有。现场痕迹不支持做复原。”
“指纹鞋印什么都没有?”
“确实没有。痕检已经复勘过四遍现场了。”郎月慈回答。
施也又问:“做过书架位置复原吗?”
郎月慈愣了愣:“好像没有。这个能复原?”
施也点头:“能。我见过。书籍封面印刷技术和批次以及所用材料不同,通过提取书籍彼此之间的摩擦痕迹进行分析。不过这个比较难,一般人也想不到做这个。没关系,我就随口一提,不是非得做,也不一定就会有结果。”
服务员开始上菜,郎月慈把手机收回,说:“吃饭时候别说了,你毕竟不是在一线工作的,那些照片影响食欲。”
施也:“倒还好,我接受能力比较强。不过确实可以先停一停,你也歇歇换换脑子。”
“嗯。案发这么多天了,已经不是着急赶进度的事了。”郎月慈多拿了一双筷子架在盘上,当做公筷。
“你毕业几年了?”施也问。
“按年头算11年。按日子算还不到,得到七月份才满11年。”
“那咱俩还真差不多大。”施也说。
“咱俩同年。”郎月慈又补充说,“抱歉,刚才办入住的时候看见你身份证了,不是故意的。”
“没事,知道你们职业病,扫一眼看见的都是重要信息。”施也很善解人意地说道,“既然一样大,那就更不用那些称谓了。”
“嗯。”郎月慈轻轻点头。
坐下来面对面谈话,施也才发现郎月慈的问题,两个人一来一回地说了这么多句话,每次即将对视的时候,郎月慈就会提前挪开眼神,而且是借用其他动作的遮掩,很自然地避免眼神接触。施也心中刚刚拉高的评分又降低了些,同时继续推进着话题。
俩人都有在公大的生活经历,很自然就说起学校里的事情。一顿饭边吃边聊,倒也算是顺畅。在确认施也已经吃饱之后,郎月慈就起身去结账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