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泱泱大明 > 第1337章 图穷匕现攻台海下(第1页)

第1337章 图穷匕现攻台海下(第1页)

告急军报雪般飘到正率大军驻于澎湖的延平王手中。听说卫军同时对同安、漳浦、镇海、铜山进行军事挑衅,尤其在同安,不仅围城而且两军已经直接开打的消息后,郑经陷入沉思,他明白自己必须立即做出决策:是放弃在大陆所占之地返回台湾依海而守,还是率军增援固守大陆。

“藩主,卫军进攻同安很明显是在试探我军,若置之不理,恐怕会增长他们的气焰,漳浦、镇海、铜山、金门皆将不保”,见主上犹豫,侍卫冯锡范高呼。

“藩主劳师远征方得到些许土地,若尽弃之,回台后何以向百姓交待?”右虎卫许耀也不主张撤退。事实上郑氏将领大部分是福建籍,做梦都想打回福建,皆不甘心退守台湾。

“我等愿随藩主死战!”何佑、江胜、林升、詹六奇诸将皆纷纷请战。

“既如此,林升、詹六奇留守澎湖,其余诸军随孤前往金门。传令陈永华,立即征发台湾各坊、甲,以及新港、嘉溜湾、欧王、麻豆诸蕃社十六至五十岁的成年男子从军”,见军心可用,郑经果断下令,留下澎湖水师总兵林升、副将詹六奇部万余人马守卫澎湖,自率四万多大军、八百余艘海船浩浩荡荡前往金门。与驻金门的刘国轩、吴淑等将会合后,郑军兵力超过五万,声势大振。至于台湾本岛的防御,则完全交给了陈永华。

自从击败郑袭嗣位后,他采纳陈永华“与民休息”的方针,将随郑氏来台的十余万汉民按照大陆的制度治理,改东都为东宁,建天兴、万年二州,分都中为东安、西定、宁南、镇北四坊,并建立保甲制;对新港、嘉溜湾、欧王、麻豆诸社土蕃采取安抚政策,“令其子弟能就乡塾读书者,烟其摇役,以渐化之”,除了大力发展经济外,还建立起寓兵于民的保甲坊社制度,随时可以从民间动员数万大军。此时又到了用兵之时矣!

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这位延平王渐渐有了割据称王的想法。虽对内仍奉明朝为正朔,但自永历帝死后,便秘密向大卫国称臣、谨守藩封,废东都称号,以“东宁“称全台湾,自称“东宁国王“,也不再如父亲郑成功那样礼遇明朝宗室、遗老,甚至停止供应他们的生活费,使得明朝宗室宁靖王等沦落到竹沪(今高雄县冈山一带)开垦。冯锡范等亲信阴测其意,高呼更定官制,要求大家伙对郑经改称“臣“,而不再使用“卑职“。他虽没同意,对内仍然使用“招讨大将军“的印信和“永历“年号,却愈发信重冯锡范,部下见状遂纷纷改口称臣。

“藩主,臣以为不如施围魏救赵之计,以偏师救援同安,主力攻打中左所、海澄等地,既能分散卫军注意又可巩固金门的防御”,见郑经引大军前来,中提督刘国轩顿时有了主心骨,欢欣鼓舞地献计。

“卫军提督李应明亲领大军包围同安,孤若不率大军营救,张世耀兵少,恐怕坚持不了太久。这样吧,孤率大军增援同安,汝领本部兵马攻打中左所和海澄等地”,郑经思忖片刻作出决定,虽未同意刘国轩的建议,却也让他领军袭扰金门附近的城池。刘国轩的本部仅有一万人马,此举与其说是真想攻下中左所和海澄,不如说是延平王为干扰卫军的军事部署派出的疑兵。

“是!臣定不负藩主重托!”刘国轩喜孜孜地领命而去,并不以自己兵少而担忧。

——

“军门!郑~郑经率军来了,已经攻占澳头、连河、石浔三镇”,同安城的卫军大营内,福建提督李应明正气定神闲地处理着军务,总兵白显忠急匆匆闯王入大帐禀告。

“郑经来了?”李应明再无先前的镇定,将毛笔往桌案上一搁,急忙与白显忠一同奔往双溪口。双溪口是同安境内的两条河流西溪和东溪汇合之处,两河在此汇合后向东流入大海。郑经若走海路,必经此地。果然,双溪口的河道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郑军船只,船上打的是“招讨大将军”和“延平王”旗号。除了郑经,谁敢打这旗?

“军门,卑职已经打探明白,这些只是郑军的中小船只,他们的巨舰皆泊在同安湾,郑经本人也在同安湾”,白显忠平静地报禀告。

“妙极!快报于刘抚院~”李应明不忧反喜。

“蛟龙离海,郑氏必亡!哈哈哈~”收到李应明的军报后,福建巡抚刘茂遐哈哈大笑,立即传令李应明、白显忠、陈重在同安与郑军对峙,拖住郑经;命总兵周彪、吴进忠、孙楷宗,副将徐尚朝部攻打金门所;总兵陈辉、魏明部进攻漳浦县;总兵宋国辅、李发美部猛攻镇海卫;总兵韩天福、李玉彬部强攻铜山所。又在心中默默祷告:希望上苍保佑苏合、满都拉图两位督宪能率水师及时抵达防备空虚的澎湖列岛、截断郑军的退路,方不负吾这一番筹谋!——

“蔡提督,大汗知我打水仗不行,所以派你前来相助。我已下令诸军皆听你指挥,抗命者军法从事!”福州府长乐港的卫军旗舰上,手持巨斧傲然立于船头的浙闽总督苏合对河南提督蔡禄说。蔡禄和郭义本是结义兄弟,曾是郑氏旧将,后又因同样的原因叛郑,与郑氏早已恩断义绝,精通海战,手下有三千多精通操船之术的福建籍老兵,莲大可汗担心满都拉图不善海战,特意将蔡禄和他麾下的一干福建老兄弟调到福州,大大增强了福建水师的战斗力。实际上,福建水师中有许多将领都是来自郑氏的降将,比如陈宗、张杰、吴盛等。有了这些善长海战的将领,再加上从南方各地搜集到的大量船只和招募的水手,如今的福建水师已经有了四百余艘战船、两万余众。

见堂堂总督居然如此谦虚,蔡禄心中感激,拱手谢道:“卑职定不负督宪重托!”他亦是个打惯了仗的,一着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接过指挥权后,立即下令各部扬帆启航。见到己军旗舰上挂出的号旗,卫军战船以八或十艘为一队,列成纵队缓缓离港,驶向汪洋大海。

“长生天啊!请保佑我军顺风!务必要抢在满都拉图那家伙前面抵达澎湖才好!”苏合在心中默念,誓要抢先两广总督满都拉图一步立下战功。

这一天是乾元二十九年(1673年)四月六日。同一天,满都拉图也率领两万名广东水师从潮阳港出发进攻澎湖。与苏合差不多,他也没打过海仗,不过他的麾下却有潮州总兵张国勋、海丰参将高亮福、碣石卫参将高亮祯这些善海战的将领。同样有自知之明的满都拉图也学苏合般将指挥权交给了张国勋。

两支水师距离澎湖列岛的距离差不多,哪个能先到,主要靠风向,比的便是运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