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二人这么说,有公报私仇的嫌疑,可马士英却不敢再让他们说下去,也不敢再让其他人说下去了。
巴掌是抽在了阮大鋮的脸上,声音是传到马士英的耳朵,可观看著这一切的,可是皇帝。
无论是前面的罗万象也好,中间的熊汝霖也好,还是后面的朱寿图也好,他们三个人,明里是在骂马士英和阮大鋮,暗地里,也有指责当今天子之意。
阮大鋮是先帝钦定的逆臣,马士英和这傢伙蛇鼠一窝,狼狈为奸。
阉党逆案,更是早在崇禎初就定下了,还是先帝钦定的逆案。
可你朱皇帝,怎么还跟著他们一块胡闹呢?
你朱皇帝是想给阉党逆臣翻案不成?
马士英没少被人骂,更没少被东林党人骂,他已经被骂习惯了。
可他不能因为自己,而连累皇帝也跟著一块挨骂。
这不仅仅是脸面的问题,还是忠心的问题,更是態度的问题。
扑通,马士英跪地启奏。
“启稟皇上,臣通籍三十年。奢安之变,臣家中僕从仅存十口,臣亦几近身死。
“崇禎二年始,臣歷任大同知府、阳和兵备,直到崇禎五年,巡抚宣府。可不过五十日,便被逮入狱,拘禁三年,险些身死。”
“再后蒙先帝不弃,起臣总督凤阳。然臣帐下,兵仅数千,马仅数百,而革左、献逆、小袁等贼,达数十万之巨。兵戈扰攘,臣无时无刻不躋於殉难之途。”
“闯贼攻陷京师,祸及先帝,臣死罪难免。今无知而荐阮大鋮,又当死罪。”
“两死加身,臣本不欲也不该多言。然观科道重论,臣又不得不说。”
“臣窃以为,罪起封疆者,未必死。得罪朋党者,则必死。”
“先帝诛薛国观、周延儒等,岂儘先帝之意?”
说完,马士英重重的叩首在地。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变了神色。
就连朱慈烺的眼神中,都不禁射出两道骇然。
马士英的话,前半部分,没什么新意,就是说说履歷,表表忠心,卖卖惨。
后半部分,则是撕破脸了。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掀桌子的。
歷史上的马士英,因为有定策之功,又得弘光皇帝信任,即使在南京这个的东林党的地盘上,也能和东林党打的有来有回。
甚至,一度压著东林党打。
而现在的马士英,没有定策之功。
虽然同样得皇帝信任,可这样的信任,並非马士英一人独有。
在东林党占据本土优势的打击下,马士英艰难的还手应付。
马士英是在好朋友阮大鋮的斡旋之下,才得以復出。
投桃报李,真心交朋友且官居阁部的马士英,自然会竭尽全力的帮助阮大鋮復出。
东林党人,却屡屡阻挠。
阮大鋮是南直隶人,是高攀龙的弟子,左光斗的同乡,妥妥的东林嫡系血脉。
在斗倒非东林出身的阁臣史继偕时,更是立下头功。
东林点將录中,阮大鋮的名字,赫然在列。
说起来,还是东林党对不住阮大鋮,这才导致其出走,改投阉党。
马士英清楚的知道,对於阮大鋮这样的东林叛將,东林党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自己又因拥立福王而得罪东林党。
那么好,既然你们东林党人说我们二人狼狈为奸,那我就说你们结党营私。
大家都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