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文武百官各分左右立於两旁。
朱慈烺坐於龙椅上,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站在下侧位。
有官员进奏,“启稟皇上,湖广监军太监何志孔、壶关巡按御史黄澍现在殿外候召。”
“召。”
“是。”
很快,一文官、一宦官走进殿內。
“臣黄澍(奴婢何志孔),参见皇上。”二人行礼。
“不必多礼。”
“谢皇上。”
“黄御史,说一说湖广的情况的吧。”
“臣遵旨。”黄澍行礼。
“臣初任开封推府,守汴三年。后蒙先帝拔置台员,会湖广全陷,差臣巡按。去年九月,臣至九江,与寧南侯相会。”
“寧南侯暂驻九江,臣不敢遽催其前往,只得单身赴楚,与监臣何志孔、抚臣王扬基,招集流庶,训练乡勇,徐缓復楚。”
“时武昌初復,城內人民,不过百余。至崇禎十六年末,人心方才见稳。今年正月,寧南侯领兵援剿湖广,分兵四出,恢復长沙、岳州、荆州、德安等府。”
“四月中旬,寧南侯率军兵发承天。臣同抚臣何腾蛟,竭力措办粮料,除犒赏外,只得本色一万余石,不足供大军十日之粮。寧南侯谅臣等心力耗竭,慨然发兵。奈何襄阳闯贼趁势夹击,终未得承天全境。”
“待臣到汉口,接朝廷詔令,始知先帝已殉社稷,皇上已监国南京。在楚臣僚会於汉口,设立先帝灵牌,哭临既毕,次捧皇上令旨,叩头行礼。期间,寧南侯痛哭流涕,泣不成声。”
“逢臣进京述职,寧南侯托臣於京筹措粮餉,以克荆楚全功,以援川蜀剿贼。”
朱慈烺越听越不是滋味。
起初,黄澍说的是他在湖广巡按御史任上的见闻,可说著说著,就成了替左良玉討要粮餉。
加上巩永固在湖广回来后的匯报,朱慈烺已经基本可以断定,黄澍,已经和左良玉搞到了一起。
“寧南侯忠义,朕素鉴知。所缺粮餉,自当命有司筹措供给。”
“就是不知寧南侯麾下有兵几何,户部也好按需供给。”
黄澍回道:“寧南侯麾下之兵,原额一万八千,后扩军至五万。”
“若加之收拢各地溃兵以所练乡勇,恐怕还要更多。”
有兵八十万,这个数字,是左良玉对外宣称。对內,没必要玩这种数字游戏。因为没人信。
莫说是八十万大军了,就是他左良玉能拉出来八万战兵,朱慈烺都能把皇位让给他。
朱慈烺看向群臣,“五万大军,需餉几何?”
群臣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黄澍,但就是无人应答。
黄澍只能自己回答:“启稟皇上,按照战兵一年十八两之餉银,五万大军,年餉合为九十万两。”
“不过寧南侯特意叮嘱,说眼下国帑中匱,为人臣者,当体谅朝廷。只需餉银八十万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