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西海残花录免费阅读最新章节 > 第12章(第14页)

第12章(第14页)

跟我当年在国内的生活天地之别。

乍看熟悉,细想陌生,亲近不起来。

蒙特利尔的白人区倒让我自在些,街头法语英语混着骂,煤烟和面包味呛鼻,跟萨凡纳的码头没啥两样,也和国内沿海的城市比较接近。

可白人还是老一套,瞧我这张东亚脸,眼神总带三分戒备,酒肆里聊生意,话里话外提醒我“别忘了身份”。

我懒得争,点头赔笑,照旧塞几块钱打通关节。

从此我开始了保留地和白人区两头跑的生活,在白人世界里的生活,压抑而熟悉,保留地的生活放松而陌生。

在蒙特利尔继续经商时,由于对雇佣白人女仆的麻烦我早就有所体会,我主要雇佣土着女人做我的女仆,她们来自附近的休伦人,阿尔冈昆人,克里人,和美国一样,这些土着民也面临土地被白人占领,被强制迁移,受到白人世界的各种冲击,不少人都被迫进城务工,和穷白人争夺低端工作机会。

报纸上常能看见美国北方军,还在继续和西面的大草原土着人作战,和他们一比,易洛魁也算美洲原住民里混得比较不错的了。

但我对美洲土着同情度极为有限,他们乍一看和我还有点像,但仔细看完全不同,而且生活方式,各种规矩习惯差异极大。

1864年

到了1864年上半年,保留地成衣铺和哈克为首的贸易公司都开始盈利,玛丽和洁琳等女奴,也都和土着男人结婚,我摸着装有斯蒂芬妮照片的小铁盒,我想她要是活着,现在应该会高兴看着玛丽和洁琳等人这样生活。

逐渐的成衣铺也开始招收土着女人来工作,这进一步为我在部落赢得了尊重。

可我心里清楚,不管在保留地还是蒙特利尔,我都是个外人。

明里暗里的各自排斥和嘲讽,我已经懒得再计较了。

只有城里的犹太佬让我觉着相处的比较舒心,蒙特利尔河边有条小街,犹太铺子挤得密,卖布料、钟表、洋酒,生意做得滴水不漏。

我常跟个叫艾萨克的布商打交道,五十来岁,鹰钩鼻,眼神像算盘珠子,精明却不刁钻。

他跟我聊生意,从不问我来路,只管货的质量和价码。

有回喝咖啡,他苦笑说:“莫林,你我都是外人,白人眼里,咱俩都不算‘正宗’。可墙缝里也能开花,对吧?”

我点头,心想,这话说到我心坎了。

艾萨克的铺子常聚些犹太商人,聊铁路、船运、加拿大的新关税,消息比白人酒吧灵通。

我掺和其中,掏点小钱换情报,生意越做越顺。

比起白人的冷眼和部落的陌生,犹太佬的圈子让我觉着像老家的洋行,大家都是漂泊的,谁也别装高人一等。

阿妮塔常笑我:“你这人,心早飞到城里了吧?”

我搂着她,半真半假地说:“城里赚钱,保留地有你,这不两全?”她白我一眼,却没再追问。

说到底,易洛魁人是阿妮塔的根,我敬她妈,守她族的规矩,可要我真当自己是狼氏族一员,怕是装不下去。

白人瞧不上我,我也不稀罕他们的认同。

倒是犹太佬,活得像我这江湖人,夹缝里求生,彼此心照不宣。

我迁居加拿大后,这里的邦联人员很快过来联系我,此后,加拿大的邦联地下组织和我联系一直也没断过,我多次参与了为他们筹集物资,然后他们拿去在美加边境,和美国境内进行爆炸和袭击行动,这些小型的战争一直持续进行着,今天炸座桥梁,明天抢个银行,后天爆破个哨所,只为了分散北方注意力,希望为南方多少减轻些压力。

我做这些并不是因为我对邦联多么有感情,而是如果我不这么做,就会被他们视作叛徒,下场自不必多说。

我感到自己在这场和我无关的战争里,已经越陷越深,无法再回头了,而且我在这里的生活,多少也需要他们继续提供的一些便利。

1864年下半年

10月的一个周末,我看到熟面孔,陈大器,我在上海洋行当通事时的认识的一个隔壁洋行的朋友,瘦高个,圆眼镜,穿着洋装却还留着条辫子。

陈大器一见我,推了推眼镜,笑着拍我肩:“几年不见,你跑加拿大来了?”

我递他根烟,带他到仓库旁的小酒肆,点了两杯朗姆酒。

他喝了口,压低嗓子:“我来加拿大跑买卖,顺道替国内办事。如今朝廷设了总理衙门,管洋务,开了几家洋务工厂,正广求海外华人和侨民提供外国的消息,技术、军情、民情、铁路,啥都要。你在这混了几年,见多识广,愿意帮个忙?”

我想想在美国南方的3年多,觉得可以写一写,让他下次来蒙特利尔时记得来取。

我想起阿妮塔,心头一热,拉着他说:“大器,帮个忙。你熟中式礼数,给我和阿妮塔在这儿办场简易的中式婚礼。”

我把阿妮塔介绍给陈大器,陈说:“你这洋老婆还挺多情!行,简单点,找个地方,备点红布、喜糖,我来主持。”

几天后,陈大器在河边一间租来的小屋,弄了场中式婚礼。屋里挂了块红布,桌上摆了两根红烛和一碗喜糖,简陋得像乡下祠堂。

阿妮塔穿了件红裙,头发盘起,脸上涂了点胭脂,羞涩却美得像画里的女子,用一大块用一大块红包盖住头脸。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