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红楼之绛珠传 > 第37章(第1页)

第37章(第1页)

出发那日,天刚亮,荣国府的车队就浩浩荡荡往玉泉山去。贾母坐的轿子里铺着貂皮褥子,黛玉和三春、湘云坐在后面的马车里,车帘上绣着枫叶图案,阳光透过纱帘照进来,把衣裳都染成了暖黄色。

“你们看!那山上的枫叶红透了!”湘云指着窗外,远处的玉泉山像被火烧过一般,红得连绵起伏,“像不像老太太昨儿赏的胭脂?”

迎春也扒着车窗看,眼睛亮晶晶的:“那山路弯弯曲曲的,像画里的样子。”

黛玉笑着点头,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前世她只在画册里见过玉泉山的秋景,如今真的要去了,倒有些不敢相信。马车过了石桥,就见山脚下的枫叶铺了满地,红得像条地毯,连空气里都飘着枫叶的清香。

到了山上的别院,早有仆妇收拾好了房间,院子里种着几株红枫,叶子落了满地,踩上去沙沙响。贾母坐在廊下的太师椅上,看着姑娘们跑前跑后,眼里满是笑意:“这地方真不错,比府里凉快,空气也新鲜。”

吃过午饭,众人就往枫叶林去。林子里的枫叶红得像火,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来,在地上投出晃动的光斑。湘云一进林子就疯跑起来,红绒帽在枫叶间一晃一晃,像只快活的小松鼠。迎春却看得仔细,捡起片完整的枫叶,对着阳光看:“这叶子的纹路真像绣线,怪不得绣起来那么难。”

黛玉正笑着,忽然瞥见林子深处有个熟悉的身影,正蹲在地上画什么。走近了才看清,竟是惜春,手里拿着支炭笔,在纸上画着枫叶林,笔触苍劲,倒有几分倪瓒的风骨。“四妹妹这是在写生?”

惜春被吓了一跳,手里的炭笔差点掉在地上:“我……我觉得这里的枫叶好看,想画下来带回去,以后绣帕子能用。”她平日里总是冷冷的,此刻脸颊泛红,倒有了几分孩子气。

“这个主意好!”湘云也蹲下身,捡起片枫叶拓在纸上,“我要拓些枫叶印,回去贴在诗卷里!”

一时之间,林子里满是捡枫叶的身影。宝玉不知从哪寻来个竹篮,里面铺着锦缎,递给黛玉:“这个软,你捡些好看的枫叶放里面,别刮坏了手。”他自己却不捡,只在旁帮着拂去黛玉肩头的落叶,枫叶落在他的斗篷上,像撒了把红粉。

正玩着,就见贾母身边的鸳鸯匆匆跑来:“姑娘们,老太太说前面有温泉,让咱们去泡泡,解解乏!”

温泉池在半山坳里,用青石砌成,池里的水冒着热气,闻着有股淡淡的硫磺味。丫鬟们早已备好了换的衣裳,贾母先泡了会儿,说“浑身都暖烘烘的,像卸了千斤担子”。

姑娘们也轮流泡了温泉,湘云泡得最久,说是“要把身上的寒气都泡掉”,结果泡得脸颊通红,像熟透的苹果。迎春泡了一会儿,就坐在池边看枫叶,手指在水面划着,说“水里的枫叶影子真好看,像会动的画”。

黛玉泡了片刻,就披着披风坐在池边喝茶,温泉水暖得人发困,枫叶的清香混着茶香,倒比熏香还安神。宝玉在旁给她续茶,轻声道:“这里的景致好不好?比府里的园子如何?”

“各有各的好,”黛玉笑着点头,“府里的园子像幅工笔画,这里倒像幅写意画,更自在些。”

傍晚时分,众人在别院吃晚饭,桌上摆满了山里的野味,有烤野兔、炖山鸡,还有刚摘的野蘑菇,鲜得人舌头都要吞下去。贾母让厨房煮了山楂汤,酸中带甜,解腻得很。

吃过晚饭,众人坐在院子里赏月,天上的月亮像面银镜,照得枫叶林都泛着白光。湘云提议联诗,以“秋枫”为题,贾母先起了句“玉泉山下枫叶红”,湘云接“红叶片片舞秋风”,迎春续“风吹叶动如蝶飞”,探春接“飞过山前第几峰”,宝玉道“峰回路转泉声咽”,黛玉最后道“咽尽清辉月正中”。

众人都赞黛玉这句收尾最好,把月夜的静谧和枫叶的灵动都写出来了。贾母高兴地让鸳鸯取来点心,说是“赏给咱们的小诗人”。

夜里躺在床上,黛玉听着窗外的风声和泉声,觉得心里格外安宁。这一世的秋天,没有了咳嗽和药味,只有枫叶的红、温泉的暖、亲人的笑,像杯刚沏好的秋茶,醇厚得让人舍不得放下。

第二日清晨,众人要回府了,湘云摘了满满一篮枫叶,说是要分给府里的丫鬟们;迎春捡了些光滑的鹅卵石,说要在上面画枫叶;惜春把画好的枫叶林卷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画筒;宝玉则让人装了罐温泉水,说是“带回去给妹妹泡茶,比井水甜”。

马车驶离玉泉山时,黛玉回头望去,枫叶林在晨光里红得像团火,心里忽然觉得,这一世的秋天,就像这漫山的枫叶,红得热烈,红得温暖,再也没有半分萧瑟。那些曾经的孤寂和愁苦,都像被秋风扫过的落叶,早已不见踪影。

回到潇湘馆,黛玉把带回的枫叶夹在诗卷里,又用温泉水泡了杯茶,茶香混着枫叶的清香,暖得人心里发甜。她提笔在纸上写下:“秋光满径红如染,暖意盈心笑似歌。”字迹落在纸上,带着点轻快的暖意,像窗外的阳光,温柔地铺满了整个秋天。

雪中赏梅

霜降过后,园子里的草木像是被秋霜洗过,添了几分清疏。潇湘馆的翠竹依旧挺拔,只是叶尖染了点黄,风过处,竹叶簌簌落得满地,紫鹃说这是“竹雪”,扫起来能堆半筐。黛玉却爱这清寂,常坐在窗边临帖,砚台里的墨汁兑了点桂花露,写出来的字都带着股温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