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裴乐点清铜板,提着装鸡蛋的篮子和程立一起去大道上等牛车。
大东村不算偏,坐车去镇上也不贵,小孩子一文钱,大人两文,若是拿的东西多,再加一文。
他们两个人坐车花了四文钱。
到镇上接近辰时,镇里人大多刚起,街头巷尾飘着早食的香气。
妇人夫郎们拎着篮子出来买菜,和菜贩你来我往地讲价,好不热闹。
裴乐在街边熟门熟路地找了个空地,把篮子放在地上,对程立道:“你在这里守着,我先去问问价。”
上次卖鸡蛋还是收麦前,那会儿鸡蛋在四文钱一个。
裴乐去了几家卖鸡蛋的摊位,打探回来:“价格没变,还是四文钱一个。”
他把麻布掀开一半,露出鸡蛋,扬声,
“鸡蛋!新鲜的大鸡蛋!”
哥儿声音洪亮,侧脸周正,肤色不算白,但皮肤并不粗糙,总体看着是好看的。
汉子盯着哥儿看不合规矩,因此程立只看了两息便收回视线,转而看街上来往的人、街边的商铺。
他张了张嘴,喊不出声。
裴乐早就料到书生帮不上忙,他一个人叫卖没多久,就有妇人过来询价。
“四文钱一个,市价。”裴乐道。
妇人拿起一个蛋,掂了掂重量:“你这蛋是新鲜的吧。”
“都是这几天才下的新鲜蛋,保准没一个散黄的。”
妇人摸着确实是好蛋,又见他的鸡蛋大,就挑拣了五个。
有了开门红,陆续又有人来买鸡蛋,其中有一些是老客户,买得多,裴乐就送一个小的。
程立一直站在旁边,除了偶尔帮裴乐算价格外,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他有些尴尬。
裴乐似乎看出来了,趁没人买的时候小声叮嘱他:“有人来的时候你就看着蛋,别让人偷,有些人手脚不干净。”
得了任务,程立郑重点头。
裴乐瞧着白面小书生认真的样子倒是有点好玩,他预备调侃两句,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又有人来买鸡蛋。
这回是名老妇人,老妇人头发花白,背也有些佝偻,干枯的手拿起一枚蛋:“小哥儿,这蛋怎么卖。”
“四文一个,市价。”
“太贵了,别的摊子都三文一个,还比你这大。”老妇人撇嘴。
常有人这样讲价,裴乐平静道:“若真有三文的摊子,您只管去他那里买,我这里就是四文一个,不讲价。”
“你这小哥儿还怪狠。”老妇人嘴上这般说,拿着鸡蛋却不肯放下,“你不肯讲价,我也懒得折回去买,这样吧,我买三个你送我一个。”
裴乐直接伸手把鸡蛋抢回来:“我不卖给您,您去别处买吧。”
“哪有你这样连生意都不做的。”老妇又从篮子里拿鸡蛋,这回语气没那么尖酸了,“四文就四文,我买五个。”
她拿起一个又一个鸡蛋,挑挑拣拣半天,终于选够五个大的,装进自己的小篮子,然后掏出钱袋数钱。
她数得慢,裴乐也不着急,先招呼别的客人,反正有程立帮忙看着,她跑不了。
数了两遍,另几个买鸡蛋的都结完账走了,老妇才把钱递过来。
二十枚钱,裴乐摊在手心也数了一遍,数量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