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四时赶山记作者菇菇弗斯 > 7080(第10页)

7080(第10页)

“那样错的就是我了,官差一来,我还得给他赔钱。”

霍凌看起来格外淡定,“今天太晚了,咱们先做生意,不然过午到家怕是都要天黑了。”

肉馅饼和素馅饼共卖了一百二十个,其中肉馅的五十个,素馅的七十个,再算上送出去的,总数还要再加十个。

假如都按着正价卖,能卖出七钱半的银子,实际上少不得让个一文两文的,即使如此,到手的铜子加起来也有七钱多。

而别看肉馅饼用的本钱更多了,实际纯利也要多些,一个能净赚两文,素馅的只能赚一文。

“刚开始做馅饼生意的那会儿,还想着入冬后一天能卖四五十个,就很好了,现在直接翻了个番。”

颜祺满心欢喜地把铜板装好,腰间的钱袋鼓鼓的,沉沉的,一晃都是“哗哗”钱响。

“今日尝过那几家的馅饼,咱们也心里有数了,只要保证滋味不变,这绝对是门长久营生。”

霍凌此时想到,今天还只是三家跟风效仿,今后会不会更多?

保家镇不大却也不小,要是教训了那老夫郎,明日又冒出个老汉、老婆子,一样难办。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雪季足足五个月,或许最该做的,是趁这段时间把名头打出去,教人知道这处才是正经的“城隍庙馅饼”。

他看向不远处的城隍庙门,忽而冒出个新鲜的念头。

当日回到家,霍凌跟哥嫂说明了自己的打算,请他俩做个参谋。

“过几天就是十月半下元节,年年这时城隍庙都有谢太岁的法会,镇上几乎家家都要去,到时庙里道长们还会在门前设粥棚施福粥。既然镇上说起我们的馅饼摊,都唤‘城隍庙门前那家’,不妨就沾上这份光,坐实了这招牌字号,施粥那日,城隍庙施粥,我们施素馅饼,不似施粥人人都能领,素馅饼单给贫苦人。”

颜祺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听霍凌说了这主意,现下满心只有对霍凌的佩服。

他的脑子也就在做吃食上还算好用,在别的地方远不如霍凌灵光。

虽说送饼是花钱的,可一来能宣扬生意,二来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两件事合在一起,过了那日,来往城隍庙的镇上人定都知晓他们的馅饼摊将会在整个雪季里天天出摊的消息。

霍峰和叶素萍也说这办法好,两人虽没做过生意,却也想得明白个中道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做生意,有些时候就得大方点儿。”

叶素萍说罢,问道:“只是你们馅饼的本钱不便宜,送少了,怕是没多久就送完了,送多了,花的钱也多。”

颜祺此时开口道:“我和霍凌算了笔账,素馅饼的本钱姑且算四文,是按韭菜、木耳、豆腐、鸡蛋的卖价来的,实际更低,因家里种的韭菜和上山采的木耳都多到一时半会儿用不完,豆腐价廉,可以忽略不计,也就剩下鸡蛋,我们攒的那份蛋用完了,向大嫂你买了些。”

霍峰听到这里,后知后觉道:“我懂了,送出去的馅饼本钱还能往下降,因为那日只能送纯素饼,连鸡蛋都不能有!”

叶素萍也跟着恍然大悟,“你不说我都忘了,出家人的荤素和咱们不太一样,鸡蛋也算荤食,不能沾。”

霍凌颔首,“就像大嫂说的,送少了不像话,送多了本钱高,人也疲累,我和小祺商定,就送前一百个,后面的卖饼所得,也全数拿去庙里做法事,给家里的祖先祈祈福。”

叶素萍设想一番那热闹场面,遗憾道:“城隍庙逢法会,永远是人挤人,鞋都能给你踩掉,我是去不得了,让你大哥带着英子去凑个热闹,还能给你们帮帮忙。”

又说齐红梅两口子肯定要带着孩子去,她跟不知情的颜祺道:“你红梅嫂今年是本命年,犯太岁,还特地去城隍庙请了化太岁的文疏回来。”

颜祺忍不住问:“真的有用么?”

“那当然,城隍庙最是灵的,犯太岁的这一年诸事不顺,可你看你红梅嫂,不也是好好的。”

她提醒颜祺,“明年是龙年,可就是老二的本命年了。”

颜祺遂记下来,想着正月里时也要记得去趟庙里,给霍凌化太岁。

第75章好兄弟十月半施饼是个大事,既要做,……

十月半施饼是个大事,既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次日霍凌打量自家摊位,左看右看,总觉得还缺个布招子。

“镇上识字的人比村里多,要是有个布招子,在街上也更醒目,来买的人都会看一眼,看多了就记住了。”

颜祺点头道:“确实,我见镇上不少没有铺面的摊贩也会在摊子前立招子,像是卖馄饨的、卖刀剪的、卖炙肉的几家都有。”

他路过时观察过,布招子不难做,无非是扯一块布锁了边,在上面绣出字来,只是难在要找人题字。

图样大,布料粗,刺绣方面不需多精细。

“要是有现成的字样,十月半之前,我夜里赶赶工就能绣出来,不过咱们要起个什么名?”

颜祺说罢,不禁笑了笑,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们的小摊儿也要有能打在招牌上的字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