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塔里木作曲 >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第2页)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第2页)

市青松宾馆培训班教室里,官洪正和几个参加培训学习的朋友切磋诗歌写作要领,一个戴著近视眼镜的姑娘来到他跟前靦腆地说:“您是官洪老师吧?我经常在报纸上阅读到您的诗歌,只知道名字不认识人,这次终於有幸认识了。这是我写的几首诗,请您帮助指点一下!”

官洪接过来一看,是几首旧体诗,他抬头看了看她说:“千万別称呼我老师。我虽然偶尔也写几首旧体诗,但確实不是很精通,所以我投向报社或诗刊的旧体诗很少採用过。我听说班里有几位朋友的旧体诗写得不错,凭我知道,靳晓葵的旧体诗就写得就很好,你可以找他帮你看看!”官洪说完,指著身边的一位青年说:“他就是靳晓葵!”

其实,通过几天来的学习,官洪发现学员们之间相互称呼老师不过是一种尊重罢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能够推荐来这里学习的人,绝大多数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至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否则是没资格来到这里的。由於学员们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彼此之间又不认识,对每个人的学问高低水平深浅,大家心里都没底,虽然通过参加培训班认识了,又不敢贸然直呼其名,称呼老师似乎要好得多,不管学问深浅水平高低,称呼老师是不会出错的。因此,官洪也知道这种称呼是大眾化的尊称,和许多人一样,他一笑罢了。

看到官洪並没有接过自己手中的诗稿,这位姑娘脸一红:“官洪老师,何必谦虚呢,您的大作我拜读过许多篇了,您的诗歌確实写得很好。前面吴老师点评您的那首诗,我还找他借过来抄下来了呢!您也知道,我们都生活在农场里,平时写的诗也没人能帮助指点一下,更谈不上有机会相互切磋了。现在有机会了,你又太谦虚了。”

这位姑娘说得很真诚,旁边的徐燕芳看到这一幕,机灵一动:“我说官洪,我们这次参加培训中有许多是诗歌爱好者,为什么不能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诗社呢?这样大家相互切磋不就方便多了吗?”

“这个提议比较好,我举双手赞同。”號称“小才子”诗歌爱好者靳晓葵连忙接腔。

几天来的学习和生活,大家彼此之间很熟悉了,说话也没刚开始那样有太多的顾忌了。周围几个爱好诗歌的学员对徐燕芳的这个提议也赞同:“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不仅可以相互切磋,还可以相互提高!”

听说要成立诗社,参加培训学习的诗歌爱好者们一下子来了兴趣,立即围拢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著,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年轻人说干就干。由於官洪在诗歌方面名气较大,再加上吴恩华老师在班上把他的诗歌作为范文朗诵给大家听,大家都推选他担任诗社社长。官洪再三推辞,经不住大家的劝说,只好默许了。

成立诗社首先得起个名字。叫什么名字好呢?大家又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叫“天山诗社”比较好,因为农垦局的许多农场靠近天山;叫“天山诗社”,既贴近实际,又有气势;有的说叫“绿雅诗社”比较好,在先辈们开垦出来的绿洲上成立诗社,很雅致;有的说叫“沙河诗社”比较好,因为这个地方有一条河名叫沙河,传说是当年唐僧取经路过此地收復猪八戒的地方。大家都在爭论不休,只有官洪低头在沉思。徐燕芳大声提议说:“大家都静一静,我们听听官洪的意见。官洪,你说说咱们的诗社起个什么名字好呢?”

官洪正在低头沉思,听见徐燕芳在徵求自己的意见,笑了笑说:“我赞同前面这位朋友的观点,认为叫『沙河诗社比较合適。沙河,带著远古的呼唤,伴著声声驼铃,流进田野,流向沙漠;带著远古的呼唤,流进农庄,流进农场人的心坎里。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演绎著几千年的文明,沙河——因《西游记》里『流沙河的故事而蒙上神秘的色彩。如果我们的诗社叫『沙河诗社岂不更好。”

官洪说完,大家都鼓掌起来。

“小才子”靳晓葵却提出反对意见:“我觉得叫『沙河诗社不如叫『塔河诗社好。塔里木河是我们南疆地区的母亲河,天山以南的绿洲基本都是靠塔里木河里的水灌溉的。千里奔腾的塔里木河,以浪朵朵,唱出了青春之歌;勤劳勇敢的塔河建设者,以拔地腾空的气魄,將辛勤的汗水融入塔里木河,从此,母亲河唱出欢乐的恋歌……”

“秀才就是不一样哈,说著说著就诗兴大发了。”靳晓葵正说在兴头上,徐燕芳冷不丁地冒出一句。靳晓葵立即不好意思起来:“呵呵,你看我这张嘴,一说出来就剎不住了。”

官洪赞同地说:“叫『塔河诗社,更大气些,我赞同用这个名字。”於是,大家的意见很快统一了。

接著,大家就“塔河诗社”的理事、常任理事等进行人选推荐。由於官洪在诗歌方面的突出表现,被大家推荐为社长兼常任理事。靳晓葵任理事。日常事务性工作由徐燕芳主持。官洪、靳晓葵等人负责给诗社社员修改诗稿。

由青年学员牵头成立“塔河诗社”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这期培训班。江一帆副主编也听到这个消息,他很高兴,专门將“沙河诗社”的成员们组织起来,召开一个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江一帆副总编郑重地承诺:“只要诗歌写得好,我將在报纸上开闢专版,专门刊用『塔河诗社社员们的稿件。同时,我自愿担任塔河诗社的顾问,待遇分文不取。”说完这话,江一帆发出爽朗的笑声。

江一帆的笑声刚落音,大家都高兴地使劲鼓掌起来。更让沙河诗社的社员们没想到的是,专程从首府赶来给这期培训班授课的《丝路诗刊》杂誌社副主编吴恩华听到消息后,不仅来到座谈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並作一首诗祝贺。

塔河诗社的全体成员:

金秋时节,百草丰茂,万象蓬勃,既是摘采果实的黄金季节,也是收穫希望的美好时光。在这美好的季节里,塔河诗社正式成立了,这是南疆农牧团场的一桩大喜事。天山脚下,塔河之滨,一批勤於笔耕,乐於创作的青年诗词爱好者走到了一起,为弘扬国粹、鼓吹改革而摇旗吶喊。边疆农场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藉此机会,我谨代表丝路诗刊杂誌社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诗词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自古至今蕴含著独特的艺术魅力,闪烁著诗人们睿智的思想火。诗词王国,綺词丽句,字字珠璣,篇篇锦绣,歷为阳春白雪、流芳后世之佳作。进入诗词艺术宫殿,当尽情地畅抒情怀,感悟生活,陶冶情操,在高雅的艺术境界里品味优美的精神食粮。正所谓雅兴所至,异彩纷呈。藉此改革开放不断向前,社会经济一片繁荣之际,各位诗友欢聚一堂,共同打造一个诗词创作的平台。我真诚地希望塔河诗社在催人奋进、日新月异的大好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也希望各位社员步先贤之圣跡,展学子之才情,激发灵感,拓宽视野,笔耕不止,在诗词艺术园地不断取得丰硕成果。用诗的语言和优美韵律,或抒激情以謳歌壮美山河,或用妙笔去讚美建设成就,或寄幽情来歌咏人文歷史,或抒胸臆而敢於惩恶扬善。尽可广采博记,古调新弹,採风吟啸,统领风骚,达到播新声於边陲,谱华章於塔河之效果。希望眾位志士贤达,不坠青云之志,再展笔底雄风。

吴恩华的发言刚刚结束,大家都高兴地使劲鼓掌起来。

江一帆更是激动万分,念了一首诗作为贺礼:

金秋时节,果熟粮丰。国家太平,举世昇平。

农垦后生,与时俱进。持续发展,远播声名。

塔河诗社,应运而生。同志相邀,盟坛咏吟。

弘扬国粹,启迪世人。謳歌时代,抒写军垦。

发挥特色,开拓创新。服务社会,回报人民。

离骚雅韵,后继有人。塔河浪潮,四季旺腾。

文风蔚然,家园昌盛。扬清抑浊,浩气长存。

壮哉农场,文坛树旌。美哉塔河,诗苑添香。

一个星期的培训很快就结束了。徐燕芳和乔青山都劝官洪在市里玩两天再回去。官洪因为担心地里的没人管,立即赶回家中。

秋天既是收穫的季节,也是人们的生活进入了诸多的感情色彩的季节。天空驀然高远起来,景物也愈发清晰了。相对於其他季节,秋天显得既成熟而又干练,它没有春天的娇羞,也没有夏天的火热,更没有冬天的內敛,但她却有著春天一样的可爱,夏天一样的热情,冬天一样的迷人。这一切都是因为它的那一份从容,那一份淡定,那一份高洁,才有了收穫的喜悦,才使冬天的孕育,春天的萌发,夏天的耕耘有了甜蜜的结果和收穫的快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