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又看着贾宝玉挂在胸前的玉,想起上一世正是因为自己多嘴和好奇才引来这“金玉良缘”的说辞。
于是,她只当未见,目光平静地移开,与宝玉闲聊些家常琐事,诗词文章,语气温和却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却不想,她不去招惹那玉,宝玉自个儿倒是眼尖,注意到了宝钗裙袄襟口处微微露出的一点金黄璀璨的缨络,下面似乎缀着个什么物件。宝玉素来喜欢这些精致的女儿家饰物,又见那金色与宝钗沉稳气质相映成趣,不由凑近了些,指着那处笑问道:“宝姐姐,你这项圈金锁倒是精巧,以前竟没细瞧过。上面似乎还錾着字?可是什么吉利话儿?给我瞧瞧可好?”
宝钗心中猛地一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她下意识地想将金锁掩入衣内,但宝玉话已出口,且面带纯粹欣赏之色,并无他意,若刻意遮掩,反而显得小家子气,引人疑窦。
她正思忖着如何用最平淡的方式应对,既能满足宝玉一时好奇,又能将话题轻描淡写地带过,最好让他转眼即忘。不料,站在一旁的莺儿见自家宝贝引起了宝二爷的注意,想起这金锁的不凡来历,又兼年纪小存不住话,且满心以为这是桩极有面子、能彰显姑娘与众不同的事,竟忘了宝钗平日隐约流露出的不愿多提此事的倾向,忍不住笑嘻嘻地抢着答道:
“宝二爷好眼力!我们姑娘这金锁可不是寻常物件,是个癞头和尚送的,还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她说到这里,宝钗已急得在背后悄悄拉她的衣角,但莺儿话已出口,收不住势,顺溜地就接了下去:“……还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天天戴着,将来……将来……”她到底还记得点分寸,没敢直接说“配玉”,顿了顿,换了个稍微含蓄的说法:“……说将来遇见有玉的,便是大缘分呢!”
此话一出,宝钗心下顿时一沉,暗叫不好!终究还是没能避开!
果然,宝玉一听“癞头和尚”和“有玉的”这几个字,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觉得这经历与自己“衔玉而诞”何其相似,更是玄妙非常。他不由分说,便凑得更近,非要细看那金锁上錾的字不可:“果真?竟有这等奇事!快给我瞧瞧,錾的是什么字?”
宝钗被他缠得无法,众目睽睽之下,再推拒反倒显得古怪,只得勉强笑道:“小丫头胡说八道,宝兄弟也当真?不过是几句吉利话罢了。”她无奈,只得微微侧身,将金锁从衣内稍稍提出些许,让宝玉能看清那八个字,心中只盼他看了觉得无趣。
宝玉凝目看去,只见那金锁正面果然錾着“不离不弃”四个字,反面则是“芳龄永继”。他立刻将自己的通灵宝玉摘下来,托在掌心,只见那玉正面刻着“莫失莫忘”,反面刻着“仙寿恒昌”。
“莫失莫忘,不离不弃……仙寿恒昌,芳龄永继……”宝玉喃喃念出,越念越觉得这两句话语意相对,仿佛天生一对,心中又惊又喜,拍手笑道:“这像是一对!宝姐姐,你看这可不是奇缘吗?”
宝钗见他如此反应,心中百味杂陈,只得强笑着敷衍道:“不过是字数巧合罢了,天下吉利话翻来覆去也就这些,当不得真。”她极力想将此事定性为无意义的巧合。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番对话,金锁上的字,尤其是莺儿那句“遇见有玉的便是大缘分”,已然落在了屋内所有丫鬟婆子的耳中。可以想见,不需半日,“薛姑娘的金锁和宝二爷的玉是一对儿”的说法,便会如同前世一般,在这府里悄然传开。
就在这时,外间忽然传来小丫鬟的声音:“林姑娘来了!”
只见黛玉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目光在室内一扫,恰好将宝玉拿着玉、凑在宝钗身前比对金锁、两人言笑晏晏的情形看了个正着。她脚步微顿,那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在宝钗的金锁和宝玉的通灵玉上轻轻一转,唇角便弯起一个极淡极冷的弧度,语气凉凉地道:“我来的可不巧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钗一见黛玉此刻神情,再听她这话语,心中便知要糟!方才那一幕,落在黛玉眼中,不知会解读成何等模样。
还未等宝钗思附怎么开口,贾宝玉就率先起身走到黛玉身边问道:“这是何意?”
黛玉笑道:“要来时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你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你如何反不解这意思?”话是对宝玉说的,眼神却落到了宝钗身上。
宝玉听罢,便觉得这是黛玉惯常使得小性子,遂不说话,思附着等会儿出门后再赔罪。
宝钗听见这与前世无二的对答。她深知黛玉此刻并非真恼,不过是心中不自在,需得一个体贴的台阶下。
她并未立刻接话,而是轻叹了一声。仿佛看透了小女孩家的那点心思,却只觉得怜爱,并无半分不耐。随即,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真诚,唇角漾开一抹极淡却极暖的笑意,声音柔和道:“林妹妹这话,原是极明白的道理,只是听着,倒叫人心里怪不是滋味的。”她语气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怅然,仿佛被黛玉话中那份“间错开来”的疏离感轻轻刺了一下,却又不带丝毫指责,只有真诚的感慨。
她顿了顿,目光在黛玉和宝玉身上轻轻一转,继续温言道:“宝兄弟方才不过是见我这锁上的字寻常,好奇多问了两句。倒惹得妹妹生出这‘你来我往’的生分话来。若是因我们方才说话,反让妹妹觉得受了冷落,倒是我们的不是了。”
这话说得极其漂亮,既点明了事实,又表达了重视,姿态放得极低,情意却显得极真。
黛玉本就是玲珑心肝,岂会听不出这话里的意思?见宝钗非但不接自己的刻薄话,反而如此体贴地给自己找台阶下,现在反而觉得自己方才的话有些过于尖刻,显得小气了。
她脸颊微热,有些不自在地移开目光,语气软了下来,低声道:“……我不过白说一句玩笑话,姐姐怎么就认了真?倒显得我多心似的。”这话虽还带着点娇嗔,但已是服软的态度。
宝钗见她如此,知道警报解除。她顺势上前,极自然地拉起黛玉的手,感觉她指尖微凉,便轻轻握了握,语气愈发亲昵:“好妹妹,你身子弱,手这样凉,快别在风口站着了。正好你来了,我刚得了一些上好的枫露茶,说是最是安神静心,咱们一同尝尝?也省得我一人喝着无趣。”
她绝口不再提金锁和宝玉,只以姐妹间分享好东西的姿态相邀,亲切自然,不容拒绝。
黛玉的手被宝钗温暖柔软的手握着,听着她关切的话语,轻轻点了点头:“嗯。”
宝玉在一旁见风波平息,气氛反而比之前更显融洽,大为高兴,忙道:“好好好,吃茶吃茶!林妹妹尝尝,若喜欢,我那儿还有呢!”
宝钗笑着瞥了宝玉一眼,道:“就你心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如同长姐对幼弟般的纵容,随即便携了黛玉的手,一同向里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