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陈望骑乘在战马之上,神色阴沉的看着前方。
昔日他们入京的队伍从永定门一路北行,经由正阳门一路入城,带起一路的欢呼,整个京师为之沸腾。
而今,四下一片寂寥,到处残垣断壁,很多建筑都已经被大火烧毁。
清军在黄台吉的带领之下攻陷了京师。
崇祯自缢殉国,宫人四散而逃。
虽然有许多的大臣同样在城破之时殉国而死。
但贪生怕死者亦不在少数,这些人主动打开门,跪伏在街旁,迎请清军接管京城。
黄台吉果然应允,甚至下旨,三品以下官员投降即录用,回籍自便,藏匿城内者则斩。
清军入城之后,黄台吉为笼络民心,约束兵丁不得劫掠,收刀按箭。
在黄台吉的严令之下,清军入城起初确实也秋毫无犯。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越发的不利,为了筹集军资粮饷,在黄台吉的授意之下。
清军开始对于城中的富户官宦下手,罗织罪名抄家夺产。
不过此举尚未波及外城普通百姓。
真正使得里外两城都遭遇横祸的。
是济宁战败的消息传入京师之后,军纪便开始松动。
起初他们尚存一丝节制,只是拿取一些珍贵的金银细软、古玩字画,将这些财物打包捆扎,预备在撤离时带走。
待到阿济格和多尔衮两人历经奔波,率领残部会师并抵达京师时,局势便彻底的陷入了失控。
多尔衮和阿济格两人逃亡多日,见麾下军兵惶恐不已,士气难振,于是直接放开军营,允许士兵在城中随意烧杀抢掠以恢复士气。
一众遭遇战败的清军,早已经被压抑失去了理智,在得到了赦令之后,人性丑恶彻底暴露无疑。
他们在京师城内城外肆意妄为,破门而入,奸淫掳掠,见物就抢,遇人便杀,
同时,多尔衮和阿济格又派遣心腹兵马,在城内城外各处交通要道,城门附近以及重要建筑周围,堆积柴薪,泼洒火油,铺设引火之物。
在经历了半日疯狂而血腥的屠戮劫掠之后,阿济格和多尔衮两人才领兵离开了北京城,在离开之前,命人引燃各处的引火物。
多尔衮和阿济格之所以派遣士兵焚城,最大的原因还是想要延缓靖南军的追击。
京师燃起大火,陈望领兵赶至,必然要先全力救火,并安抚城中惊惶失措的幸存百姓,稳定混乱的秩序。
不过他们的算盘最终还是落空了。
突然燃起的大火确实在短时间内烧毁了大量的房屋建筑。
但是当京师的百姓们发现了清军已经仓皇而逃之时,残存的百姓们自发开始了救火。
而京师靖南军情报司的人也在这个时刻站了出来,各处隐蔽的情报处都启动,这些一直以来潜藏在京师之中,长期以来如同暗夜中的眼睛和耳朵一般,为南国传递消息的坐探耳目们成为了救火的核心。
他们凭借对城市格局的熟悉和一定的组织能力,高声呼喊,指引方向,协调着混乱的救火人群,更有效的组织起阻截火势的力量。
同时还有不少原先的衙役吏员也走上了街头,一些躲藏在隐秘角落、侥幸躲过清军清洗的原先厂卫,也同样挺身而出,投入到救火的行动中。
由于清军是仓皇逃离,许多地方的纵火布置其实十分仓促,留下的引火物并不充分,火源也未能彻底连成一片。
因此,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救火行动还算及时有效,火势并未如清军所愿那般完全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