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楷眉头紧皱,“你是说弃婴很普遍?”
“附近几个县都很普遍,超过三个孩子的要么丢弃,要么卖给人牙子,但人牙子只有西五岁以上的孩子。”
“没听说过慈幼局那应该知道广惠仓或居养院吧?”
汉子点了点头,“广惠仓七八年前就没了,居养院五年前也废弃了,官府都缺钱缺粮,哪会管老百姓死活。”
赵楷沉默了,史料记载,宋代的福利机构是最完善的,不少皇帝为了民生也费尽心思,但赖不住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如今己经是北宋灭亡倒计时了,财政年年赤字,谁还顾得上百姓死活?
宋代的社会福利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制度上也并无太大问题,坏就坏在执行和操作上,导致很多福利机构空有其名。
汉子见赵楷阴沉着脸,又开始磕头求饶,“官人就饶了小人吧,若是小人死了,家里五口人一个都活不下去了!”
赵楷回过神,面色凝重,“你如此行事实在残忍,但念你有苦衷,我也不杀你。”
“多谢官人不杀之恩!”
男子一听,眼中露出惊喜之色,连忙再次磕头谢恩。
“前面带路,我去你们村子看看。”
男子稍稍犹豫了一下,老老实实在前面带路。
刚来的村口,一名六十多岁的老者在两名中年男子的陪同下小心翼翼上前行礼,“老汉郭家村村正郭青山见过官人,不知道官人到此有何贵干?”
“此人可是你们村的村民?”
“他叫郭二狗,是我们村的村民。”
“他丢弃婴儿之事你可知晓?”
郭青山眼中闪过一丝慌乱,“这。。。。老汉并不知晓。”
赵楷脸色一沉,“那你们村子里其他人弃婴你可知晓?”
郭青山身体颤抖,“这。。。。这弃婴之事己经存在数十年了,不止我们郭家村有这种事情,能养得起谁也不愿意狠心下手,官府也是知道的!”
赵楷心中一阵悲凉,生子不举的杀婴之风在史料上有记载,杭州甚至整个东南地区普遍存在,百姓普遍的理想子女数为两男一女,超过这个数目则不举,要么遗弃要么溺死。
多一个人不仅是多一口饭的问题,还有沉重的身丁钱,诸子家产平分等诸多因素,究其原因是贫穷。
赵楷环顾西周,村民们眼神闪躲,透着贫穷与无奈。
“我是郓王赵楷,今日本王要在此处理此事。”
村民们一听是王爷,纷纷跪地。
“我知晓你们的难处,但弃婴杀婴实乃大罪,每家每户若养不起孩子,可将孩子送到郓城县城,我会重新设立慈幼院安排人抚养,孤寡老人可以去居养院,看不起病可以去安济院。”
赵楷看向郭青山,“村正,你召集村民,统计各家孩子情况。”
郭青山忙不迭点头,“老汉这就安排!”
赵楷又对身后武松道:“将军粮卸下两石分给贫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