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残唐有哪些 > 第95章 粮价连环策(第2页)

第95章 粮价连环策(第2页)

雷霆手段!杀鸡儆猴!

整个洛阳的粮商圈子瞬间噤若寒蝉!巨大的恐惧压过了贪婪!当天,就有数家粮行悄悄开门,以略低于疯狂市价的价格开始售粮。虽然量不大,但这是一个信号!

开仓济民(稳):

在钱万贯人头高悬的同一天,洛阳城南、城东几处前朝的官仓和义仓大门,在无数双饥渴、绝望又带着一丝期盼的目光注视下,缓缓打开。仓门内,堆积的粮米在昏暗的光线下散发出令人心安的谷物香气。

“奉大齐皇帝陛下旨意,开仓济民!平价售粮!每人每日限购三升!斗米八百钱!”(远低于市价三千钱)暗夜司的吏员和士兵大声宣告着,维持着秩序。

“八百钱?!”

“老天开眼啊!”

“陛下万岁!新朝万岁!”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震天的哭喊和欢呼!虽然限购,虽然依旧昂贵,但这八百钱一斗的“平价”,如同黑暗中的一缕曙光,给了无数濒临绝境的家庭一丝喘息之机!长长的队伍排了起来,虽然依旧拥挤,但在暗夜司士兵冰冷的注视下,秩序井然。买到粮食的人,紧紧抱着那救命的米袋,如同抱着稀世珍宝,蹒跚离去,眼中终于有了一丝生气。

暗度陈仓(买):

几乎在开仓的同时,几支装扮成商旅、却眼神精悍的车队,满载着沉重的木箱(内藏金银),在精锐“夜枭”的护卫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洛阳。他们走的是废弃的隋唐古运河支流,或是人迹罕至的山间小道,目标首指淮南、荆襄等鱼米之乡。林缚动用了暗夜司最隐秘的江湖渠道和沿途驿站,不惜高价,只求速购速运。第一批购得的数千石粮食,己通过隐秘的水路,悄然运抵洛阳近郊的秘密码头,正等待时机输入城内。

以工代赈(工):

洛阳城北,原神策军废弃的校场被清理出来,成了临时的工赈营地。招募流民壮丁的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修葺城墙,清理废墟,疏浚沟渠!壮丁日给粟米三升!老弱妇孺可参与缝补、炊爨,日给一升半!凭劳力换粮,童叟无欺!”

告示一出,无数面黄肌瘦、走投无路的流民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般涌来。暗夜司的吏员严格登记,分发粗糙但清晰的竹制工牌。城墙上,废墟间,沟渠旁,很快便布满了挥汗如雨的身影。沉重的砖石被抬起,堵塞的沟渠被疏通,断壁残垣被清理。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号子声,取代了绝望的哭嚎。每当夕阳西下,工赈营地前便会排起长队,壮丁们捧着沉甸甸的三升粟米,妇孺们领到那一升半的救命口粮,脸上虽然依旧疲惫,眼中却有了活下去的光亮。混乱的秩序,在汗水的浇灌下,悄然恢复。

西策并行,如同西股坚韧的绳索,死死勒住了粮价这匹失控的疯马!

效果立竿见影!

钱万贯的人头震慑了奸商,陆续有粮行开始平价或略高于平价售粮。

官仓、义仓的平价粮如同定海神针,稳住了民心底线。

第一批秘密购回的粮食如同甘霖,悄然流入市场,进一步缓解了压力。

以工代赈则吸纳了大量不安定因素,变消耗为产出。

短短十余日,洛阳城内那令人窒息的“斗米三千钱”的天价,如同被戳破的气球,迅速干瘪下来!粮价一路狂泻,从三千跌至两千,再跌破一千五,最终在“斗米八百钱”左右(略高于官仓平价,但远低于之前)逐渐企稳!虽然依旧高昂,但对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来说,己是天壤之别!

街市上,疯狂抢购的景象消失了,虽然依旧清冷,但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平静。工赈营地成了新的希望之地。民心,这原本即将彻底崩坏的基石,在粮价企稳的喘息中,竟奇迹般地开始缓慢弥合。林缚的名字,连同他那套冷酷而有效的“连环策”,第一次以“救民于水火”的形象,在无数普通百姓和底层士卒口中悄然流传。

齐王府内,黄揆听着手下汇报粮价暴跌、民心渐安的消息,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他摔碎了手边最后一个名贵的玉杯,对着空荡荡的大厅发出不甘的咆哮:

“林缚!又是林缚!他凭什么?!他凭什么既能杀人立威,又能收买人心?!这洛阳城…到底是谁的天下!”

咆哮声在奢华的厅堂内回荡,却显得无比空洞。他清晰地感觉到,那个他恨之入骨的阴影之主,正借着这场粮荒危机,不仅化解了勋贵反扑的压力,更以一种他无法企及的方式,将权力的触角,更深地扎进了这座帝都的土壤之中。而他那“均田新制”的根基,似乎也在这粮价企稳的喘息声中,变得更加难以撼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