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介入的雷霆之势,如同在惊涛骇浪中投下了一根定海神针,暂时稳住了“江辽实业”的危局,也让林凡赢得了极其宝贵的喘息之机。然而,会议室里那條“棋局未完。断我一指,毁你一城。等着。”的短信,却像一枚冰冷的针,深深扎在林凡心头,时刻提醒他风暴只是暂歇,而非结束。
“赵老板”断掉的只是徐明辉这根“指头”,其本体依然隐藏在江城乃至省里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深处,伺机反扑。周文远被带走“协助调查”的消息,更是让林凡内心充满了焦灼与愧疚,他知道,这是受自己牵连,是对方“毁你一城”报复的开始。而被质监部门突然查封的林凡食品厂,则像一记闷拳,重重打在他的实业根基上,品牌声誉岌岌可危。
内忧外患,前所未有的压力从西面八方挤压而来。林凡站在擎天投资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窗外是渐渐复苏生机的江城,但他看到的却是无数隐形的刀光剑影。他深知,上一轮的胜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了“贵人”那神秘而强大的外力干预,以及对方猝不及防下的措手不及。但这种依赖不可持续,擎天投资自身的脆弱性在危机中暴露无遗:过度依赖他个人的决策和关系、核心团队专业化不足且磨合不够、内部管理流程粗放、风险抵御体系近乎于无、资金链更是惊险得如同走钢丝。
“不能再将安危系于外力和运气之上了。”林凡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是对自己的告诫,也是对身后整个团队的宣言,“敌人下一次的反扑,只会更凶猛、更精准。我们必须在自己垮掉之前,先让自己变得坚不可摧!”
筑基,刻不容缓。不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
他立刻召集了所有核心管理层——经历了血火考验的刘建军、赵大军,新加盟的孙怡、吴伟、陈建国,以及负责生产的马建国和金融操作的张志强。会议室的氛围凝重得如同战前部署,但这一次,目标不再是外部的某个强敌,而是自身的革新与强化。
“同志们,”林凡开门见山,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疲惫、或焦虑、或坚定的面孔,“‘江辽实业’这一仗,我们勉强守住了,但赢得多惨烈,多侥幸,大家心里都清楚。周先生的遭遇、食品厂的查封,就是血淋淋的警告!对手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舔舐伤口。”
他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公司的命门:“我们之前更像一个江湖草台班子,靠义气、靠胆量、靠我个人东奔西突。但现在,我们的对手是隐藏在体制内的庞然大物,我们的业务牵扯到上市公司、复杂金融、实体制造,再靠过去那套,死路一条!我们必须**向内求**,完成一场彻底的蜕变,打造出一支真正专业化、职业化、能打硬仗也能扛风险的‘正规军’!”
他宣布,擎天投资进入“战时筑基”阶段,核心任务就是“强化组织、淬炼文化、构建系统。
”
第一刀,砍向管理体系的现代化与标准化。
他任命孙怡和吴伟牵头,组成制度建设小组。“我们要立规矩,建流程。从今天起,所有的决策,尤其是投资和资金使用,必须有事前的可行性报告、有风险评估、有集体决策记录!不能再靠拍脑袋!”林凡的语气不容置疑。
《岗位职责说明书》:首次被下发时,引起了老团队的巨大不适。赵大军拿着那几页纸,找到林凡,满脸不情愿:“凡哥,这玩意儿太麻烦了!兄弟们跟着你干,指哪打哪不就完了?弄这些条条框框,多耽误事!”
林凡没有发火,而是耐心解释,目光却异常锐利:“大军,以前人少,可以。但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什么级别的对手?他们随时会抓住我们任何一个程序上的漏洞,给我们致命一击!这不是束缚,是铠甲!是保护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保护公司!让大家清楚自己的权责边界,出了问题才知道怎么找原因、怎么改进,而不是一盆糊涂浆糊,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项目流程管理和初步的绩效考核(KPI),推行时,阻力更大。张志强第一次被要求提交带有多重假设和敏感性分析的的投资测算模型时,额头首冒汗。财务报销制度严格化,也让习惯了实报实销的元老们怨声载道。
林凡顶住了所有压力,甚至不惜拿一位跟了他很久、却屡次违反新采购流程的部门经理“开刀”,给予了严厉处罚。“规矩立了,就要执行。谁再抱着老黄历不放,就是和公司的未来过不去!”他的铁腕手段,让所有人意识到,这次是动真格的。
第二刀,也是林凡认为更根本的一刀,挥向企业文化的重塑。
他知道,没有灵魂的认同,再完美的制度也是空壳。在又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他没有画饼,而是坦诚了公司面临的真实困境和挑战,然后,首次系统地提出了擎天投资的核心价值观:
“诚信——这是我们最后的护城河!对手可以用阴招,我们不能!食品厂的官司,我们就用最干净的产品、最公开透明的流程去打垮谣言!对外合作,一口唾沫一个钉!”
(台下,经历过查封风波的食品厂员工们握紧了拳头。)
“创新——这是我们唯一的生路!不能只躺在过去的成功上。我要求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思考如何改进你们的工作!公司设立‘创新基金’,哪怕失败了,只要过程有价值,公司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