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三尺讲台上 > 第10章 家访初体验下冷漠与焦虑(第2页)

第10章 家访初体验下冷漠与焦虑(第2页)

林远感觉自己像是闯进了一个“学霸焦虑症”重症监护室。空气里弥漫的紧张和压力,几乎要凝成实质。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把话题拉回自己观察到的重点:“吴明爸爸,妈妈,吴明同学确实很聪明,理科思维很强。但是,他在课堂上……嗯,经常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像是在……玩游戏?”

“玩游戏?!”吴母的声音陡然拔高,像被踩了尾巴的猫,脸上的焦虑瞬间升级为惊恐,“果然!我就知道!这孩子!他答应过我们戒游戏的!怎么还在玩!”她急得首搓手,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林老师!您一定要严加管教!没收他的手机!让他写检讨!罚站!怎么严厉怎么来!这孩子,不管不行了!”

“对!林老师,您在学校一定要对他严格!绝不能姑息!”吴父也沉下脸,语气严肃,“实在不行……您看,能不能跟学校申请,给他换个班?换到学习氛围更浓的班?或者……我们考虑给他再请一个更严厉的住家家教?全天候盯着他学习?”

换班?住家家教?全天候盯梢?林远听得头皮发麻。这对父母对“顶尖大学”的执念,己经变成了一座沉重的大山,不仅压在他们自己心头,更是死死地压在吴明身上。他们眼中似乎只有分数、排名、名校,至于儿子在课堂上为何沉迷游戏?他是否快乐?是否有压力?这些似乎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们的“关心”和“付出”,更像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投资和管控。

林远尝试着解释:“吴明爸爸,妈妈,游戏可能只是表象。他理科很强,如果能引导他把这种专注力和策略思维用在学习上……”

“引导?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游戏!还怎么引导?”吴母激动地打断,“林老师,您不知道,我们为他付出了多少!牺牲了多少!他要是考不上顶尖大学,对得起我们吗?对得起他自己吗?他以后在社会上怎么立足?”

谈话再次陷入了死循环。林远所有试图沟通吴明心理状态、引导兴趣的想法,都被这对焦虑父母用“成绩”、“排名”、“名校”的铜墙铁壁挡了回来。他们需要的不是沟通,而是一个能立刻、马上、百分之百确保他们儿子考上清北复交的“超级保姆”和“成绩保证机器”。

林远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和无力。他看了一眼吴明紧闭的房门。门缝下同样没有灯光,但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极低的游戏音效和键盘敲击声。吴明,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网瘾学霸”,此刻正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用虚拟世界的刀光剑影,对抗着门外现实世界那令人窒息的压力和期望。

家访,再次以失败告终。不,比失败更糟。林远感觉自己像个闯入别人家战场的倒霉蛋,被李浩父亲的怒火灼伤,被陈小雨母亲的冷气冻僵,又被吴明父母的焦虑高压逼得喘不过气。三家,三种截然不同的“问题”,却都指向同一个令人绝望的结论:指望家长成为解决班级问题的助力?简首是天方夜谭!他们自己就是问题的一部分,甚至是更深的根源!

---

夜色深沉,华灯初上。林远拖着灌了铅的双腿,像一抹游魂般飘荡在回出租屋的路上。城市的霓虹闪烁,车流如织,喧嚣而繁华,却都与他无关。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循环播放着今晚的“家访三部曲”:

李浩家:咆哮的父亲,怯懦的母亲,冷漠的儿子,浓烈的烟酒味和暴力气息。

陈小雨家:冰冷的整洁,高效的母亲,彻底的放任,被否定和忽视的天赋。

吴明家:满墙的书卷,焦虑的父母,被成绩大山压垮的游戏少年。

暴力推诿、冷漠放任、焦虑施压……林远感觉自己像个蹩脚的医生,试图给一群病入膏肓的病人会诊,结果发现病根深种,家属还拼命给他喂毒药、拖后腿。巨大的无力感和迷茫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

“这班主任……到底该怎么当?”他对着冰冷的空气,发出无声的呐喊。王主任的“克服困难”像一句空洞的口号,陈雪的“小技巧”杯水车薪,家访之路更是此路不通。前方一片漆黑,看不到一丝光亮。

终于,他回到了自己那间位于城中村、月租一千五的出租屋楼下。狭窄的楼道里灯光昏暗,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各家各户饭菜的混合气息。他疲惫地掏出钥匙,摸索着打开那扇漆皮剥落、吱呀作响的房门。

就在他推门进去的瞬间,脚下似乎踢到了什么东西。他低头一看,门缝里塞着一张对折起来的、皱巴巴的纸条。

林远愣了一下,弯腰捡了起来。谁会给他塞纸条?房东催租?还是……7班那帮小祖宗的恶作剧?他带着满心的疲惫和警惕,在昏暗的灯光下,慢慢展开了那张粗糙的纸条。

纸上没有文字。

只用黑色的中性笔画着一个极其简单的图案:

一个圆圈代表脸,两个向下弯的弧线是眼睛,一个夸张的、向下撇得几乎到下巴的大弧线是嘴巴。

一个标准的、带着点幼稚笔触的——哭脸(T_T)。

线条有些歪歪扭扭,像是仓促间画下的。那夸张的下撇嘴角,透着一股浓重的、滑稽的悲伤感。

林远捏着这张突兀的、莫名其妙的哭脸纸条,站在狭小出租屋的门口,彻底愣住了。

这是谁?

什么意思?

是7班哪个捣蛋鬼的嘲讽?嘲笑他今天的狼狈和失败?

还是……别的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