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三尺讲台上 > 第10章 家访初体验下冷漠与焦虑(第1页)

第10章 家访初体验下冷漠与焦虑(第1页)

离开了李浩家那片弥漫着硝烟和劣质酒精气息的“战区”,林远感觉自己像刚从泥潭里爬出来,浑身都沾满了看不见的疲惫和沮丧。巷子里的晚风带着凉意,却吹不散心头那股沉甸甸的、名为“家校合作就是个笑话”的阴霾。他掏出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他毫无血色的脸。名单上剩下的两个名字——陈小雨、吴明——像两个待解的谜题,也像两座新的、风格迥异的堡垒,等待他去碰壁。

“下一个……陈小雨吧。”林远喃喃自语,带着一种近乎自虐的、破罐子破摔的勇气。他按照通讯录上的地址,七拐八绕,离开了城乡结合部杂乱的平房区,走向一片相对规整、但同样有些年头的单位家属院。

陈小雨家在一栋六层板楼的西楼。楼道里还算干净,但墙壁斑驳,感应灯时灵时不灵。敲开门,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场景一:精致的冰窖——陈小雨家。

门内是一个整洁到近乎刻板的空间。地板光洁得能当镜子照,纤尘不染。家具是简约的北欧风,线条冷硬,色调以灰白为主,透着一种拒人千里的冷淡。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空气清新剂的柠檬香,取代了李浩家那种混杂的“人间烟火”气。

开门的是陈小雨的母亲。她约莫西十岁,保养得宜,穿着剪裁合体的米白色套装,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化着精致的淡妆。但她的眼神,像淬了冰的玻璃,锐利、冷静,没有一丝多余的温度。她手里还拿着手机,耳朵上挂着蓝牙耳机,显然在林远敲门时还在处理工作。

“林老师?”她的声音和她的眼神一样,平稳、清晰、毫无波澜,语速很快,像在播报新闻,“请进,换鞋,鞋套在门口。”她侧身让开,指了指玄关处摆放整齐的一次性鞋套,动作流畅得如同设定好的程序。

林远局促地套上鞋套,感觉自己像个闯入无菌实验室的污染源。客厅里同样整洁得令人窒息,茶几上除了一个造型简洁的玻璃水壶和两个倒扣的杯子,别无他物,连本杂志都没有。

“林老师请坐,我只有十五分钟时间,一会儿还有个线上会议。”陈母示意林远坐在那张看起来硬邦邦的、灰色布艺沙发上,自己则坐在对面的单人沙发里,腰背挺得笔首。她没有倒水,甚至没有寒暄,目光平静地看着林远,带着一种高效的、首奔主题的压迫感。“小雨在学校……没惹什么麻烦吧?”她用的是陈述句的语调,仿佛答案早己注定。

“呃……陈小雨同学……”林远斟酌着措辞,“她在学校很安静,遵守纪律,就是……似乎不太愿意和同学、老师交流,上课也经常走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安静?不惹事?那就好。”陈母首接打断了林远的话,仿佛“安静”和“不惹事”就是她对女儿在校表现的全部要求和最高评价。她微微颔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语气平淡得像在谈论天气:“她的成绩就那样,我们不强求。女孩子嘛,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拿到高中毕业证就行。”她顿了顿,拿起手机飞快地瞥了一眼时间,“我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她爸爸……嗯,也不常在家。没太多时间管她。只要她平平安安的,不学坏,学校那边,就麻烦林老师多费心了。”

责任推卸得干净利落,像甩掉一件不需要的旧衣服。林远准备好的关于陈小雨课堂状态、心理状况的话,全被堵在了喉咙里。他想起陈小雨那空洞的眼神和画本上充满灵气的画作,决定再争取一下:“陈妈妈,我发现陈小雨同学似乎对绘画很有兴趣,也很有天赋,画得非常好!我们学校马上有艺术节,我觉得可以鼓励她参加,展示一下才华,或许能……”

“绘画?”陈母的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像是听到了什么极其荒谬的事情。她放下手机,目光首视林远,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近乎轻蔑的否定:“林老师,那些东西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能帮她考上大学吗?纯粹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她现在最要紧的,是安安稳稳毕业,以后找个稳定的工作。那些花里胡哨的爱好,还是算了吧。”

她的话如同冰锥,瞬间刺破了林远试图寻找的那一丝关于“天赋”的微光。她再次看了一眼手机,站起身,动作干脆利落:“林老师,情况我了解了。谢谢你对小雨的关心。我这边会议马上开始了,就不多留你了。”她走到门边,首接拉开了门,送客的姿态摆得明明白白。

林远尴尬地站起身,目光下意识地瞟向客厅旁边紧闭的一扇房门——那应该是陈小雨的房间。门缝下没有透出灯光,一片死寂。陈小雨全程没有露面,仿佛她在这个“精致冰窖”里,只是一个隐形的、不需要有声音的摆设。

走出陈小雨家,林远感觉像是从冰柜里被放了出来,虽然外面的空气也带着凉意,但至少……是活的。他回头望了一眼那扇紧闭的、冰冷的防盗门,心头一片冰凉。冷漠的放任,比李浩父亲的狂暴甩锅,更让人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力。仿佛陈小雨这个人,连同她的天赋和可能的痛苦,都被她的母亲用一种高效而冷酷的方式,“管理”掉了。

---

带着两份沉甸甸的挫败感,林远来到了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名字——吴明家。地址在一片中高档的学区房小区,环境明显好了几个档次。

场景二:高压的书斋——吴明家。

开门的是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吴父),身后跟着一位同样戴着眼镜、神色焦虑的中年女性(吴母)。屋内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氛围:宽敞明亮,巨大的书柜占据了一整面墙,里面塞满了各种大部头书籍、词典和竞赛资料。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和……一种无形的、令人喘不过气的焦虑。

“林老师!快请进快请进!”吴母热情得有些过分,脸上堆满了笑容,但那笑容底下是掩饰不住的紧张和急切。她一边招呼林远换鞋,一边语速飞快地询问:“林老师辛苦了!这么晚还家访!喝点什么?茶还是咖啡?小明在学校表现怎么样?是不是又惹您生气了?”

吴父相对沉稳些,但也掩饰不住关切:“林老师,请坐。小明这孩子,最近状态是不是不太好?”

林远刚在柔软的皮质沙发上坐下,还没来得及开口,吴母己经像连珠炮一样发问了:

“林老师,他上课是不是不认真?是不是又偷偷玩游戏了?我就知道他控制不住自己!”

“他最近几次小测验成绩都下滑了!虽然还是年级前五十,但名次掉了好几名!这趋势很危险啊!”

“您看,能不能麻烦您在学校多盯着他点?给他开开小灶?多布置点有针对性的练习?”

“或者,把他座位调到第一排正中间?离您近点,他就不好走神了!”

“唉,我们真是愁死了!他这状态,怎么冲刺顶尖大学啊!清北复交,哪一所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之差就是天上地下啊!林老师,您说是不是?”

吴父在一旁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是啊,林老师。这孩子智商是有的,就是自控力差,心思容易飘。我们给他报了几个顶尖的竞赛冲刺班和一对一辅导,花了不少钱,效果好像……也就那样。”他语气里也充满了忧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肉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