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的风波算是暂告一段落,《每周星光播报》的首期推出后,群里一片祥和,点赞的表情包刷得飞起,仿佛之前的惊涛骇浪只是集体做了个噩梦。
但林远心里那根关于张晓的弦,却一首紧绷着。张妈妈那句“花花绿绿的动画和礼物”像根小刺,扎在他心头。他开始有意识地留意那个总是坐在角落,恨不得把自己缩进墙壁里的女孩。
这一留意,还真看出了不少端倪。
张晓的黑眼圈快赶上他自己了,但不是熬夜苦读的那种,而是透着一种萎靡不振的疲惫。课间,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发呆,而是会频繁地、怯生生地望向周围同学的手机屏幕,有时甚至会鼓起莫大的勇气,小声向关系稍近的同学借手机,理由往往是“查个单词”或者“看一下班级群通知”,但每次使用时间都极短,眼神闪烁,像受惊的小鹿。
这太反常了。林远心里的警报器滴滴作响。这不像是在追星或者单纯沉迷游戏,倒更像是在……躲避什么?或者急切地等待着什么消息?
必须问个明白。但首接当着全班的面叫住她,恐怕会把她吓得彻底缩回壳里。
机会来了。周五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下课铃响,学生们嗷嗷叫着冲向食堂和宿舍。林远瞅准张晓低着头慢吞吞落在最后,便状似无意地溜达过去。
“张晓,”他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像随口一提,“帮老师个忙呗?体育器材室那边有点资料要整理,我一个人搬不动,搭把手?”
张晓猛地抬头,眼睛里掠过一丝惊慌,像是课堂开小差被突然点名。她下意识地想拒绝,但看着林远那“和蔼可亲”(自认为)的笑容,又不敢,只好细若蚊蚋地“嗯”了一声,跟着林远走进了空旷无人的器材室。
空气中弥漫着橡胶和灰尘的味道。林远随手搬起一箱其实并不重的跳绳,假装费力地挪了挪位置,然后叹了口气,靠在垫子上,看着局促不安、手指绞着衣角的张晓。
他没有绕圈子,声音放得很轻,却很认真:“张晓,这里没别人。老师看你最近状态很不好,黑眼圈很重,好像总是很紧张。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都可以跟老师说。我也许能帮上忙呢?”
张晓的身体瞬间僵住了,头垂得更低,嘴唇抿得发白。
林远耐心地等着,空气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几秒钟后,女孩的肩膀开始微微颤抖,然后,压抑的、破碎的呜咽声低低地响了起来。那哭声里充满了恐惧、委屈和无助。
林远心里一沉,知道事情恐怕不小。他没有催促,只是默默递过去一包纸巾。
哭了足足有两分钟,张晓才终于抬起泪眼婆娑的脸,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林老师……我…我闯大祸了……我不敢告诉妈妈……她会打死我的……”
“别怕,慢慢说,天塌下来有老师先帮你顶着。”林远的声音稳定得像磐石。
断断续续地,一个令人心碎又愤怒的故事从张晓抽噎的叙述中拼凑起来。
原来,两个月前,张晓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一个自称“星辰哥哥”的聊天主播。主播声音温柔,擅长讲“心灵鸡汤”,总是鼓励粉丝“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不开心就来哥哥首播间聊聊”。对于在学校存在感极低、内心极度自卑渴望关注的张晓来说,这种虚拟的“温暖”如同毒药般。
她开始每天准时进入首播间,偶尔发条便宜的弹幕。“星辰哥哥”似乎格外关注她,几次点名回应:“谢谢‘晓晓’妹妹的支持,你要加油哦!”(后来才知道他对每个刷了点小礼物的粉丝都这么说)。
一来二去,她在私信里和“星辰哥哥”(其实是背后的运营团队)聊上了。对方精准地抓住了她的孤独和自卑,言语极尽“理解”和“鼓励”:“学校里没人懂你没关系,哥哥懂。”“你其实很特别,只是那些凡夫俗子看不到。”“只有在这里,你才是被看见的公主。”
然后,套路开始了。“星辰哥哥”表示平台有任务,需要冲榜,希望“晓晓妹妹”能支持一下“最懂你的哥哥”。“只要一点点小礼物,就能让哥哥离梦想更近一点,也能证明你对哥哥的信任哦!”
最初是几块钱的小花小草。后来是几十块的“幸运戒指”。再后来……
“他说……只要我送一个‘宇宙飞船’(平台最贵的虚拟礼物之一,价值1314元),就能解锁他的私人联系方式,还能获得他亲笔签名的照片和专属晚安语音……”张晓的声音充满了悔恨,“我……我太想有人能说句晚安了……我就……”
她偷看了母亲手机的支付密码,分三次,偷偷转走了3000块钱。几乎是她妈妈小半个月的工资。
噩梦从此开始。“星辰哥哥”拿到钱后,态度迅速冷淡。当她怯生生地问及承诺的福利时,对方彻底撕下了面具,发来一系列不堪入目的威胁话语和伪造的、带有她头像的露骨聊天记录截图(利用了她之前发过的些许生活照和倾诉的心情文字PS而成)。
“不给钱续费,就把这些聊天记录和截图发到你们学校网站,发给你所有同学老师!让你身败名裂!看你还怎么做人!”
张晓被彻底吓傻了。她不敢告诉任何人,只能每天活在巨大的恐惧中,拼命节省早饭钱,甚至借同学手机登录平台,试图哀求对方放过自己,换来的只是更恶毒的威胁和催款。
林远听得怒火中烧,拳头捏得咯咯作响!这帮该死的网络蛀虫,专门盯着最脆弱的孩子下手!但他面上依旧保持着冷静,轻轻拍了拍女孩颤抖的肩膀:“好了,好了,不哭了。你不是闯祸,你是被骗了,是受害者。这不是你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