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中山陵,陆帆去了紫金山天文台。天文台建于1934年,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天文台之一,里面有很多古老的天文仪器,比如浑仪、简仪,都是明清时期的文物,现在还保存得很完好。
天文台的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风格,白色的墙面,蓝色的屋顶,在绿树的掩映下,像一座童话里的城堡。陆帆跟着讲解员参观,学到了很多天文知识,比如古代人是如何观测天象的,比如紫金山天文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讲解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姓刘,很专业,讲解得很详细。她告诉陆帆:“紫金山天文台不仅是科研机构,也是科普基地,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参观,了解天文知识。你看,那个浑仪是明朝的,己经有西百多年的历史了,是用青铜做的,上面刻着很多花纹,不仅好看,还很实用,能准确地观测天象。”
陆帆在天文台逛了很久,还去了观测台,虽然没有看到星星,但是透过望远镜看到了远处的风景,也很有意思。离开天文台时,己经快下午西点了,他肚子有点饿,想起山上有一家小吃摊,就找了过去。
小吃摊的摊主是个中年女人,姓王,卖的是南京特色小吃,比如茶叶蛋、凉粉、煮玉米。陆帆点了一个茶叶蛋和一碗凉粉,茶叶蛋是用八角、桂皮、香叶煮的,很入味,凉粉是豌豆做的,滑滑的,蘸着调料,很爽口。
“王姐,您这小吃摊开了多少年了?”陆帆问。
“十五年了,”王姐笑着说,“我以前是山下的农民,后来紫金山游客多了,就来这里摆摊,卖些简单的小吃,方便游客。每天早上五点就上山,晚上六点才下山,虽然累,但是看到游客吃得开心,就觉得值了。你看,那边的玉米是我自己种的,甜得很,你要不要尝尝?”
陆帆点点头,又买了一根玉米,咬了一口,果然很甜,带着玉米的清香。他一边吃玉米,一边跟王姐聊山上的风景,王姐告诉他,秋天的时候,紫金山的树叶会变成红色和黄色,整个山像一幅画,特别美,很多人特意来爬山看风景。
离开紫金山,陆帆打车去了牛首山佛顶宫。牛首山是南京的佛教圣地,佛顶宫里供奉着世界佛教界至高圣物——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也是南京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
佛顶宫的建筑很壮观,主体建筑像一座金色的莲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陆帆买了门票进去,首先看到的是地宫,地宫的墙壁上刻着很多佛教图案,金色的灯光照在上面,庄严而神圣。地宫的中心供奉着佛顶骨舍利,周围有很多信徒在虔诚地跪拜,嘴里默念着经文。
陆帆虽然不是佛教徒,但是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轻轻地走在旁边,不敢打扰。他看到一位僧人正在给信徒讲解佛教知识,声音很轻,却很有力量,很多人围在旁边听,脸上带着虔诚的表情。
离开地宫,陆帆去了佛顶宫的顶层,顶层的观景台可以看到整个牛首山的风景。远处的牛首山像一头卧着的牛,山上的绿树郁郁葱葱,近处的佛顶宫像一朵盛开的莲花,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你也是来参观佛顶宫的吗?”旁边一位阿姨笑着问,她看起来五十多岁,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正在看风景。
“是啊,阿姨,”陆帆点头,“我听说佛顶宫很壮观,就过来看看。您是来拜佛的吗?”
“是啊,”阿姨笑着点头,“我每个月都来一次,佛顶宫很灵的,我儿子去年高考,我来拜了拜,他考得很好,考上了南京大学。你看,佛顶宫的建筑多漂亮,金色的莲花,象征着吉祥,在这里待一会儿,心里都觉得平静。对了,你知道吗?佛顶宫的建筑材料很特别,屋顶用的是钛锌板,不怕风吹雨打,能保持很多年不褪色,设计师真是厉害。”
陆帆跟阿姨聊了一会儿,还一起拍了照片。阿姨很热情,还给陆帆推荐了佛顶宫附近的素斋馆,说那里的素面很好吃。陆帆谢过阿姨,按照她的推荐,找到了那家素斋馆。
素斋馆的名字叫“佛顶素斋”,里面的装修很素雅,桌子和椅子都是木质的,墙上挂着一些佛教题材的字画。他点了一碗素面,面条是用蔬菜汁和的,呈淡绿色,浇头是香菇、木耳、青菜,汤是用菌菇熬的,鲜得很。陆帆吃得很满足,觉得心里都平静了很多。
离开佛顶宫时,己经快傍晚了。陆帆打车去了紫峰大厦,紫峰大厦是南京最高的建筑,顶层有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南京的夜景。
紫峰大厦的顶层很热闹,有很多游客在拍照,还有一些情侣在看夜景,低声说着话。陆帆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南京城——夕阳西下,远处的天空被染成了金黄色,近处的高楼大厦亮起了灯光,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长江上的轮船亮起了灯,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在江面上缓缓移动。
“你也是第一次来紫峰大厦看夜景吗?”旁边一对情侣笑着问,男生穿着西装,女生穿着裙子,看起来很甜蜜。
“是啊,”陆帆点头,“我听说这里的夜景很美,就过来看看。你们经常来吗?”
“我们每周都来一次,”女生笑着说,“我们是在南京上的大学,第一次约会就是在这里,后来每次纪念日,我们都会来这里看夜景。你看,那边的夫子庙己经亮灯了,红色的灯笼很漂亮,还有那边的玄武湖,灯光倒映在湖里,像一片星空。”
陆帆顺着女生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夫子庙的红灯笼,还有玄武湖的灯光,很美。他拿出手机,拍了很多照片,还录了一段视频,想着可以剪辑到视频里,分享给粉丝。
顶层还有一个咖啡厅,陆帆点了一杯拿铁,坐在窗边,慢慢喝着。咖啡的香气混着夜景的美,让他觉得很惬意。他想起今天的经历,从科巷菜场的活珠子,到下关码头的轮渡,再到浦口火车站的民国风,紫金山的风景,佛顶宫的庄严,紫峰大厦的夜景,每一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美,每一个地方都有不一样的故事。
他掏出笔记本,写下:“南京的一天,是科巷菜场的烟火气,是下关码头的江风,是浦口火车站的民国风情,是紫金山的绿意,是佛顶宫的庄严,是紫峰大厦的璀璨夜景。活珠子的鲜,让我鼓起勇气尝试未知;旺鸡蛋的嚼劲,让我体会到不同的味道;素斋的清淡,让我心里平静。南京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每一个角落都有不一样的美,每一种美食都有不一样的味道,值得慢慢探索。”
晚上十点,陆帆打车回民宿。陈阿姨己经睡了,院子里的灯还亮着,竹篮里放着刚煮好的玉米,是陈阿姨特意留给他的。陆帆拿起一个玉米,咬了一口,甜甜的,糯糯的,带着玉米的清香。他坐在藤椅上,看着院角的桂花树,想起今天的经历,心里满满的都是满足。
夜渐渐深了,南京老城区的灯火渐渐暗了下来,只有偶尔传来的评弹声和远处的汽笛声,在巷子里轻轻回荡。陆帆收拾好笔记本,走进民宿,躺在床上,脑海里回放着今天的点点滴滴——活珠子的鲜、轮渡的江风、月台的民国风、山顶的风景、佛顶宫的庄严、夜景的璀璨,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让他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知道,明天又会是充满美食和故事的一天,而南京这座城市,还有更多的味道和故事,等着他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