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闻,这桂花好香啊,”小苏说,“瘦西湖的桂花树有几十年了,每年这个时候都开得特别好,很多人专门来赏桂。”
陆帆深吸了一口气,桂花的甜香沁人心脾,混着湖水的清新,让人觉得很舒服。他拿出手机,拍了很多照片,有五亭桥、白塔、柳树和桂花,想着以后可以放进书稿里,让读者看看瘦西湖的美。
逛到中午,两人在瘦西湖里的一家餐厅吃午饭。小苏点了几道扬州名菜,有扬州炒饭、狮子头和扒烧整猪头。“扬州炒饭一定要在扬州吃,”小苏说,“用的是本地的大米,颗粒分明,加鸡蛋、火腿、虾仁、笋丁、胡萝卜丁,炒出来特别香。”
陆帆尝了一口扬州炒饭,饭果然颗粒分明,鸡蛋香、火腿香、虾仁鲜、笋丁脆、胡萝卜丁甜,混在一起,好吃得停不下来。“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扬州炒饭,”他说,“比在南京吃的好吃多了。”
狮子头也很好吃,肉质很嫩,里面加了马蹄丁,脆嫩爽口,汤汁鲜得很。扒烧整猪头看起来很油腻,其实一点都不腻,肉质很烂,入口即化,酱汁甜咸适中,很好吃。
“扬州菜讲究‘鲜’和‘嫩’,”小苏说,“不管是炒菜还是炖菜,都要保持食材的本味,不能加太多调料。比如狮子头,要用五花肉,剁成肉末,加马蹄丁,顺时针搅拌,然后用小火慢炖,这样才嫩。”
吃完午饭,两人继续逛瘦西湖。下午的阳光有点烈,游客也多了起来,但是瘦西湖的美一点都没减。他们走到钓鱼台,这是一个圆形的亭子,三面都有洞,对着五亭桥、白塔和二十西桥,站在亭子里,从每个洞里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像一幅画一样。
“钓鱼台是以前盐商钓鱼的地方,”小苏说,“现在成了拍照的好地方,很多游客都在这里拍照,从洞里拍五亭桥和白塔,特别好看。”
陆帆也忍不住拍了几张,从洞里看五亭桥,果然像一幅画,很有意境。他想起早上在冶春茶社吃的汤包,觉得扬州的美不仅在风景,还在美食,在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老手艺里。
逛到下午三点,两人走出瘦西湖。小苏说:“我们去大明寺吧?大明寺在瘦西湖的旁边,是扬州最有名的寺庙,里面的鉴真纪念堂很有名,还有栖灵塔,可以登高望远。”
陆帆点点头,跟着小苏往大明寺走。大明寺的门口有一块巨大的石牌坊,上面写着“栖灵遗址”西个大字,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写的。走进大明寺,首先看到的是大雄宝殿,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很庄严。
“大明寺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所以叫大明寺,”小苏说,“唐代鉴真和尚曾在大明寺讲经说法,后来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国文化,所以大明寺也很受日本人的尊敬。”
走到鉴真纪念堂,陆帆看到纪念堂是仿唐代建筑风格,白色的墙面,黑色的屋顶,很简洁。纪念堂里有鉴真和尚的坐像,像高两米多,用汉白玉雕成,很慈祥。“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六次,才成功,”小苏说,“他在日本建了唐招提寺,传播了中国的佛教、医学、建筑和艺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陆帆看着鉴真和尚的坐像,心里很敬佩。他想起早上在冶春茶社看到的厨师们,他们也像鉴真和尚一样,坚守着老手艺,把扬州的文化传承下去。
走到栖灵塔下,陆帆看到塔很高,有九层,是仿唐代风格建造的。“栖灵塔始建于隋代,后来毁于战火,现在的塔是2002年重建的,”小苏说,“登上塔顶可以看到整个扬州城的景色,很漂亮。”
两人买了票,沿着楼梯爬上塔顶。楼梯很陡,陆帆爬得满头大汗,但是登上塔顶后,他觉得一切都值了——整个扬州城的景色尽收眼底,瘦西湖像一条绿色的带子,绕着城市流淌,五亭桥和白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远处的东关街、古运河和高楼大厦交错在一起,很有层次感;天空很蓝,飘着几朵白云,风一吹,很舒服。
“你看,那边就是我们住的东关街,”小苏指着远处,“还有古运河,早上我们就是沿着古运河去的冶春茶社。”
陆帆顺着小苏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东关街的青石板路和古运河的画舫,心里觉得很亲切。他拿出手机,拍了很多照片,想着以后可以放进书稿里,让读者看看扬州的全景。
下来栖灵塔,两人在大明寺的素斋馆吃了点东西。小苏点了几道素斋,有素鸡、素鸭和素火腿,都是用豆制品做的,但是味道很像肉,很好吃。“大明寺的素斋很有名,”小苏说,“用的是本地的蔬菜和豆制品,做法很讲究,很多游客都来吃。”
陆帆尝了一口素鸡,果然很像鸡肉,肉质很嫩,味道鲜得很。“这素斋也太好吃了,”他说,“没想到豆制品能做得这么好吃。”
“是啊,”小苏说,“扬州的厨师很会用普通的食材做出好吃的东西,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都很讲究。”
吃完素斋,两人走出大明寺。己经是下午五点了,夕阳西下,把天空染成了金黄色。瘦西湖的湖面也被染成了金黄色,像撒了一层金粉,很漂亮。
“我们去古运河坐船吧?”小苏说,“晚上的古运河很漂亮,有灯光,还有船夫的讲解。”
陆帆点点头,跟着小苏往古运河码头走。码头的游客很多,都在排队买票。两人买了票,上了一艘画舫。画舫慢慢驶离码头,沿着古运河行驶。两岸的灯光亮了起来,老房子的轮廓在灯光下很清晰,有的房子里还亮着灯,能看到里面的人在吃饭聊天,很温馨。
船夫拿着话筒,讲解着古运河的历史:“扬州古运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盐商的货物都是通过古运河运输的,古运河见证了扬州的兴衰,也见证了扬州的文化。”
陆帆看着窗外的景色,古运河的水很平静,倒映着两岸的灯光,像一条银色的带子。画舫经过东关街时,能看到“皮包水茶社”的红灯笼,还有早上吃早茶的窗口,心里觉得很亲切。经过冶春茶社时,能看到茶社临水的楼阁,灯光亮着,很温馨。
画舫行驶了一个小时,回到了码头。陆帆和小苏下了船,沿着古运河慢慢走。岸边有很多长椅,有的老人在聊天,有的情侣在散步,还有的孩子在玩耍,很热闹。两人找了个长椅坐下,看着湖面的灯光,聊着今天的经历。
“今天吃了冶春的汤包,逛了瘦西湖和大明寺,觉得扬州真的太美了,”陆帆说,“不仅有好吃的,还有好看的风景,还有很多老手艺,很有文化底蕴。”
“是啊,”小苏说,“扬州是一座慢城市,这里的人都很会享受生活,早上吃早茶,下午逛园林,晚上坐船,很惬意。很多人来了扬州就不想走,觉得这里的生活很舒服。”
陆帆拿出笔记本,写下:“扬州的一天,是被冶春茶社的蟹黄汤包唤醒的,是被瘦西湖的五亭桥打动的,是被大明寺的鉴真纪念堂震撼的,是被古运河的灯光温暖的。蟹黄汤包的鲜,三丁包的香,烫干丝的嫩,翡翠烧卖的脆,还有魁龙珠的醇,都藏着扬州人的匠心。瘦西湖的美,不仅在风景,还在那些藏在亭台楼阁里的历史故事,在那些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里。大明寺的庄严,鉴真和尚的执着,让我明白,传承不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精神的传承。晚上的古运河,灯光璀璨,像一条时光的带子,连接着过去和现在。明天还要去尝尝冶春的大煮干丝,还要去逛东关街的老店,扬州还有很多故事等着我去发现,还有很多美食等着我去品尝。”
回到民宿时,己经快八点了。小苏给陆帆端来一碗桂花汤圆,是用本地的糯米做的,里面包着豆沙馅,上面撒着桂花碎,甜香可口。“这是我奶奶教我做的,”小苏说,“晚上吃一碗,暖和。”
陆帆吃着汤圆,觉得心里暖暖的。他想起今天遇到的王爷爷、王师傅,还有卖豆腐脑的张奶奶,他们都像小苏一样,热情、善良,对生活充满热爱。扬州这座城市,就像一碗桂花汤圆,甜而不腻,暖人心脾。
他躺在床上,脑海里回放着今天的点点滴滴——冶春茶社的蟹黄汤包、瘦西湖的五亭桥、大明寺的栖灵塔、古运河的灯光,还有小苏的笑容,王爷爷的故事,王师傅的手艺,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让他嘴角忍不住上扬。
他知道,明天又会是充满美食和故事的一天,扬州这座城市,像一本精致的书,每一页都藏着惊喜,等着他慢慢读,慢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