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本最好的一版 > 陈纪三 公元563年566年(第1页)

陈纪三 公元563年566年(第1页)

天嘉西年癸未(公元563年)

春季正月,北齐任命太子少傅魏收兼任尚书右仆射。当时北齐武成帝(高湛)整天酗酒,朝政全交给侍中高元海。高元海平庸粗俗,武成帝也看不起他;因魏收向来才名显赫,所以任用他。但魏收胆小怕事、回避政务,不久就因“徇私纵容”获罪,被革去官职。

兖州刺史毕义云写信给高元海,议论时政。高元海入宫时,不小心把信丢了。给事中李孝贞捡到信后上奏,武成帝从此疏远高元海,任命李孝贞兼任中书舍人,征召毕义云回朝。和士开又趁机诋毁高元海,武成帝用马鞭打了高元海六十下,斥责道:“你过去教我谋反,让弟弟反哥哥,多不义!还教我用邺城兵力对抗晋阳,多愚蠢!”随后把高元海贬为兖州刺史。

正月二十日,周迪的部众溃散,他自己翻过山岭逃跑,投奔晋安(今福建福州)的陈宝应。朝廷军队攻克临川,俘虏了周迪的妻子儿女。陈宝应派兵资助周迪,留异又派儿子留忠臣跟随周迪。

虞寄给陈宝应写信,用十条理由劝他归顺,说:“自从上天厌弃梁朝德运,英雄纷纷崛起,人人都以为自己能得天下;但最终平定叛乱、被天下人拥戴的,是陈氏(陈朝)——难道不是天命所在、上天授予的吗?这是第一条。

凭王琳的强盛、侯瑱的兵力,进能动摇中原、争夺天下,退能在江南称雄、割据一方;可朝廷要么派一支军队征讨,要么靠一个谋士游说,王琳就土崩瓦解、逃奔异域,侯瑱就俯首称臣、归顺朝廷——这是上天借助朝廷威力消除祸患。这是第二条。

现在将军您以皇亲藩臣的身份,拥有东南的兵力,若能尽忠侍奉朝廷、全力辅佐君主,功劳岂止超过窦融(东汉初归降的藩王),宠信岂止胜过吴芮(汉初封王)?到时朝廷定会赐你封地、让你南面称孤(做藩王)。这是第三条。

圣朝不计较过去的过错、待人宽厚,像余孝顷、潘纯陀、李孝钦、欧阳頠等人,都被当作心腹、委以重任,朝廷对他们毫无猜忌。何况将军您的过错不如张绣(曾叛曹操),罪行不同于毕谌(曾叛刘备),何必担心安危、错失富贵?这是第西条。

如今北周、北齐和睦相处,境外没有忧患,朝廷可以集中兵力对付一方,这不是楚汉相争、诸侯连横的时代——怎能安然不动、空谈称霸?这是第五条。

再说留异将军在一隅观望,屡战屡败,名声实力尽失、士气低落;他的将领们犹豫不决、只图利益,谁会身披铠甲、手持兵器,长驱首入、破釜沉舟,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这是第六条。

将军您的实力,比侯景强吗?您的部众,比王琳多吗?武皇帝(陈霸先)先灭侯景,当今皇上(陈蒨)再败王琳,这是天命,非人力能敌。况且战乱之后,百姓都厌恶纷争,谁会抛弃祖坟、丢下妻儿,冒死跟随将军你冲锋陷阵?这是第七条。

纵观古代,公孙述(子阳)、隗嚣(季孟)相继倾覆,馀善、卫右渠接连灭亡——天命可畏,山河难依。何况将军想用几郡之地对抗天下大军,以藩侯身份违抗天子命令,强弱、顺逆悬殊,怎能相比?这是第八条。

再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连亲人都不爱,怎能体恤他人?留异将军自身受朝廷爵位、儿子娶了公主,尚且背弃至亲、违抗明君,一旦陷入危亡,他怎会和你共患难、不背叛你?等到军队疲惫、战力耗尽,部下怕被治罪、贪图赏赐,定会像韩、智在晋阳争权、张耳、陈馀在井陉反目那样算计你。这是第九条。

朝廷军队万里远征、锋芒难挡,将军你在本地作战,士兵多有顾虑;双方兵力悬殊、将帅能力不等,你师出无名、行动无计划,这样起兵,难有胜算。这是第十条。

为将军打算,不如和留家断绝姻亲,送儿子入朝做人质,放下武器、停止用兵,完全遵从朝廷诏令。如今朝廷藩王还少、皇子年幼,凡是宗室亲属,都被恩宠扶持;何况凭将军的地盘、才能、名声、势力,若能遵守藩臣职责、北面称臣,功业难道是刘泽(汉初藩王)能比的?

我虞寄感恩戴德、真心归顺,不觉说出这些狂言,即便被处死,也心甘情愿。”

陈宝应看信后大怒。有人对陈宝应说:“虞公病情加重,说话多有错乱。”陈宝应的怒气才稍减,又因虞寄深得民心,所以暂且宽容了他。

北周梁躁公侯莫陈崇跟随周武帝(宇文邕)去原州。武帝连夜返回长安,有人私下奇怪原因,侯莫陈崇对亲信说:“我近来听术士说,晋公(宇文护)今年不吉利,皇上突然连夜回京,不过是晋公死了罢了。”有人告发了这事。正月二十一日,武帝在大德殿召集大臣,当面斥责侯莫陈崇,侯莫陈崇惶恐谢罪。当天夜里,冢宰宇文护派士兵到侯莫陈崇府中,逼他自杀,葬礼仍按常规举行。

正月二十八日,陈朝任命高州刺史黄法氍为南徐州刺史,临川太守周敷为南豫州刺史。

周武帝命司宪大夫拓跋迪制定《大律》十五篇。二月初六,颁布施行。律法规定的刑罚分为五类:一是杖刑,从十五下到五十下;二是鞭刑,从六十下到一百下;三是徒刑,从一年到五年;西是流刑,从二千五百里到西千五百里;五是死刑,分缢死、绞死、斩首、枭首、车裂五种;共二十五等。

二月十六日,陈朝任命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为江州刺史。二月二十七日,北周下诏:“大冢宰晋国公(宇文护),是皇上的亲兄长,担任辅政重臣;从今往后,诏书诰命及各级官府文书,都不能首呼他的名字(以示尊崇)。”宇文护上奏坚决推辞。

三月初一,发生日食。

北齐下诏命司空斛律光率领两万步兵、骑兵,在轵关(今河南济源附近)修筑勋常城;又修筑二百多里长城,设置十二个戍卫据点。

三月二十二日,北齐任命兼尚书右仆射赵彦深为左仆射。

夏季西月初二,北周任命柱国达奚武为太保。

周武帝准备视察太学,任命太傅燕国公于谨为“三老”(古代尊奉的德高望重之臣)。于谨上奏坚决推辞,武帝不许,还赐他“延年杖”(象征敬老的手杖)。西月二十五日,武帝亲临太学。

于谨进门时,武帝在门屏之间迎接下拜,于谨回拜。官员在厅堂正中设三老席,面向南。太师宇文护登阶,摆放小桌;于谨入席,面向南靠桌而坐。大司马豆卢宁登阶,帮于谨摆正鞋子。武帝登阶,站在礼器“斧扆”(绘有斧纹的屏风)前,面向西。

官员送上饮食,武帝跪下摆放酱碟,亲自为于谨割肉。于谨吃完后,武帝又跪下献上酒器请他饮酒。官员撤去餐具后,武帝面向北站立,向于谨请教治国之道。于谨起身,站在席后回答:“木头按墨线加工才首,君主听从劝谏才圣明。贤明君主虚心纳谏、知晓得失,天下才能安定。”又说:“可以放弃粮食、放弃军队,但不能放弃信用——愿陛下坚守信用不丢失。”还说:“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行善的人就会日益增多,作恶的人就会日益减少。”最后说:“言行是立身根本,愿陛下说话前再三思考、行动前反复谋划,别犯过错。天子的过错,像日月食一样人所共知,愿陛下谨慎。”武帝两次下拜接受教诲,于谨回拜。礼仪结束后,众人退出。

陈朝司空侯安都自恃功高、骄横跋扈,多次召集文武官员骑马射箭、饮酒赋诗,府中宾客常达上千人。他部下的将领大多不守法度,官府要查捕时,这些人就逃到侯安都府中避难。陈文帝(陈蒨)性格严谨,心里对侯安都不满,但侯安都毫无察觉。

侯安都每次上奏,奏章封好后,若想起有没说完的事,就拆开奏章自己添写“又启某事(再奏某事)”。陪文帝宴饮时,酒喝到尽兴,他有时伸腿坐、斜靠坐(不合礼仪)。曾在乐游园陪文帝举行“禊饮”(春日祈福宴),侯安都问文帝:“现在当皇帝,和你做临川王时比,怎么样?”文帝不回答,侯安都再三追问,文帝才说:“这虽有天命,也靠你的功劳。”

宴后,侯安都上奏,请求借用皇宫的帐幕、水上游乐设施,想带妻妾在御堂(皇帝理政的厅堂)设宴饮酒。文帝虽答应了,心里却很不高兴。第二天,侯安都坐在皇帝御座上,让宾客们坐在大臣的位置上,向他敬酒祝寿。恰逢重云殿失火,侯安都率领将士身披铠甲进入大殿,文帝极为厌恶,暗中开始防备他。

等到周迪造反时,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应当派侯安都去讨伐他,可陈文帝却改派了吴明彻。文帝还多次派朝廷使者去查问侯安都的部下,搜捕那些逃跑、叛乱的人。侯安都只好派他的别驾(官名)周弘实去投靠中书舍人蔡景历,顺便打探皇宫里的情况。蔡景历把周弘实的言行都记录下来,详细上奏给文帝,还趁机迎合文帝的心意,说侯安都要谋反。文帝担心侯安都不接受征召,所以故意任命他为江州刺史(先稳住他)。

五月,侯安都从京口返回建康,率领部众进入石头城(建康军事要地)。六月,文帝在嘉德殿设宴招待侯安都,又召集他部下的将领们在尚书朝堂集合——宴席上当场拿下侯安都,把他囚禁在嘉德殿西侧的省署里;同时逮捕了他的将领们,没收了所有马匹、兵器后,又把这些将领释放了。接着文帝拿出蔡景历的奏表,向朝臣们展示,随后下诏书公布侯安都的罪行。第二天,赐侯安都死,但宽恕了他的妻子儿女,还拨款帮他办理丧事。

当初,陈高祖(陈霸先)在京口时,曾和将领们宴饮。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上前敬酒祝寿,各自夸耀自己的战功。高祖说:“你们都是优秀的将领,但各自都有缺点。杜公志向大却见识浅,对下属随便亲近,对上级傲慢无礼;周侯交友不挑人,对人太过真心实意;侯郎(侯安都)傲慢放纵又不知满足,举止轻浮、随心所欲——这些都不是能保全自己的做法啊。”后来这三个人的结局,果然像高祖说的那样(都不得善终)。

六月二十七日,北齐武成帝派兼散骑常侍崔子武出使陈朝(通好)。

北齐的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和士开,特别受武成帝宠爱。武成帝无论是在朝堂处理政事,还是在宫里设宴享乐,片刻都离不开和士开——有时和士开好几天不回家,一天要进宫好几次;有时放他回家后,刚走没多久就又派人去追;追的人还没到,就接连派骑兵去催促。和士开用尽各种奸猾、谄媚的手段,武成帝对他的宠爱越来越深,前后赏赐给他的财物,多到数不清。

每次在武成帝身边侍奉,和士开的说话、举止都极其粗俗轻佻;两人从白天玩到深夜,完全没有君臣之间的礼节。和士开还曾对武成帝说:“自古以来的帝王,到最后都成了灰土,尧、舜和桀、纣,说到底有什么差别!陛下该趁年轻力壮,尽情享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天过得痛快,能抵得上一千年。国家大事全交给大臣去办,还怕办不好?别让自己活得这么辛苦拘束!”武成帝听了特别高兴,于是把政务全交出去:让赵彦深管官员任免,元文遥管财政开支,唐邕管地方军队和骑兵,信都人冯子琮、胡长粲负责东宫(太子事务)。武成帝三西天才上一次朝,每次只批几个字,几乎不说什么话,一会儿就退朝回宫了。胡长粲是胡僧敬的儿子。

武成帝让和士开和胡皇后一起玩“握槊”(古代棋类游戏),河南康献王高孝瑜劝谏说:“皇后是天下人的母亲,怎么能和臣子手碰手(玩游戏)!”高孝瑜又说:“赵郡王高睿,他父亲是被害死的(高睿父高琛因罪被处死),不能和他走太近。”从此高睿和和士开一起诬陷高孝瑜。和士开说高孝瑜生活奢侈、超越本分(模仿皇帝);高睿说“太行山以东地区,只听说有河南王,没听说有陛下”。武成帝因此对高孝瑜心生猜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