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pdf > 梁纪十七公元548年(第2页)

梁纪十七公元548年(第2页)

乙卯日,东魏大将军高澄到邺城朝见孝静帝。因道士大多弄虚作假,下令废除南郊的道坛。八月庚寅日,高澄返回晋阳,派尚书辛术率领众将攻占江淮以北地区,共夺取二十三个州。

侯景自从到了寿阳,就不断向朝廷索要物资,朝廷从未拒绝。侯景请求娶王、谢两家的女儿为妻,梁武帝说:“王、谢门第太高,和你不匹配,可在朱、张以下的家族中寻访。”侯景怨恨地说:“我早晚要让吴地的儿女配给奴仆!”又上奏请求赐一万匹锦缎为士兵做战袍,中领军朱异提议用青布代替。侯景又以朝廷给的兵器大多不精良为由,请求调东冶(官营铁匠作坊)的工匠,想重新打造兵器,梁武帝下令全部批准。侯景任命安北将军夏侯夔的儿子夏侯譴为长史,徐思玉为司马,夏侯譴于是去掉“夏”姓,改姓“侯”,假托是侯景的同族子弟。

梁武帝不听侯景的劝谏,坚持和东魏和亲,此后侯景的奏疏逐渐傲慢无礼;又听说徐陵等人出使东魏,谋反的念头更加强烈。元贞知道侯景有异心,多次上奏请求返回朝廷。侯景对他说:“河北的事虽然没成,江南还怕保不住吗,何必不能忍耐片刻!”元贞害怕,逃回建康,把侯景的情况全部上报;梁武帝任命元贞为始兴内史,却没追究侯景的罪责。

临贺王萧正德,无论到哪里都贪婪残暴、不守法纪,多次得罪梁武帝,因此心怀怨恨,暗中豢养敢死之士,囤积粮食财物,盼望国家发生动乱;侯景知道后,就暗中联络他。萧正德在北方时和徐思玉相识,侯景派徐思玉给萧正德送书信说:“现在天子年老,奸臣乱国。以我看来,朝廷不久就会灾祸败亡。大王本应是太子,却被废黜,天下人都心系大王。我侯景虽不才,实在想为您效力。希望大王顺应民心,体察我的诚意!”萧正德大喜,回复:“朝廷的事,正如您所说。我有起兵的心思,己经很久了。现在我在朝廷内,您在朝廷外,哪有不成功的道理!事情要快,现在正是时候。”

鄱阳王萧范秘密上奏侯景谋反。当时梁武帝把边境事务全交给朱异,任何动静都要经他汇报,朱异认为绝无此事。梁武帝回复萧范:“侯景孤立无援、寄身我国,就像婴儿依赖母乳存活,看这形势,他怎会谋反!”萧范再次上奏:“不趁早消灭他,会祸及百姓。”梁武帝说:“朝廷自有安排,不用你过分担忧。”萧范又请求亲自率领合肥的军队讨伐侯景,梁武帝不同意。朱异对萧范的使者说:“鄱阳王是不许朝廷有一个客人吗!”从此萧范的奏疏,朱异不再上报。

侯景邀约羊鸦仁一起谋反,羊鸦仁抓住他的使者上报朝廷。朱异说:“侯景不过几百个叛兵,能成什么事!”梁武帝下令把使者关进建康监狱,不久又释放遣返。侯景更加肆无忌惮,上奏梁武帝:“要是臣谋反属实,理应受国法严惩;要是蒙陛下明察,就请杀了羊鸦仁!”侯景又上奏:“高澄狡猾,怎能全信!陛下听信他的谎言,要和他讲和,臣私下也觉得可笑。臣宁可粉身碎骨,也不会投靠仇人,恳请陛下把江西一带交给臣管辖。要是不答应,臣就率领骑兵,逼近长江,攻打闽、越地区。到时候不仅朝廷蒙羞,三公大臣也得为这事日夜操劳。”梁武帝派朱异传话给侯景的使者:“就像穷人家,养十个、五个客人还能和睦;朕只有侯景一个客人,却让他有怨言,这也是朕的过错。”反而给侯景更多锦缎、钱财、布匹赏赐,使者往来不断。

戊戌日,侯景在寿阳起兵反叛,以诛杀中领军朱异、少府卿徐驎、太子右卫率陆验、制局监周石珍为名义。朱异等人都因奸诈谄媚、骄横贪婪,蒙蔽君主、玩弄权术,被世人痛恨,所以侯景借讨伐他们起兵。徐驎、陆验是吴郡人,周石珍是丹杨人。徐驎、陆验先后担任少府丞,以苛刻盘剥为能事,商人都怨恨他们;朱异尤其和他们亲近,世人称他们为“三蠹”(三种蛀虫)。

司农卿傅岐是刚正耿首的人,曾对朱异说:“你身居要职,享受如此荣宠。近来听到的传闻,全是你卑鄙污秽的事——要是圣明的君主醒悟,你想脱身都难!”朱异说:“外面的诽谤,我早知道了。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何必在乎别人的话!”傅岐对人说:“朱彦和活不长了。他靠谄媚讨好容身,靠花言巧语拒绝劝谏,听到危难不害怕,知道过错不改正,上天要夺走他的理智,他还能活多久!”

侯景向西攻打马头城,派将领宋子仙向东攻打木栅城,活捉戍主曹璯等人。梁武帝听说后,笑着说:“他能有什么本事!我折根马鞭就能抽打他。”下令悬赏:凡斩杀侯景者,封三千户公,授州刺史。甲辰日,下诏任命合州刺史鄱阳王萧范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礼为西道都督,通首散骑常侍裴之高为东道都督,命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邵陵王萧纶持节统领各路军队讨伐侯景。萧正表是萧宏的儿子,柳仲礼是柳庆远的孙子,裴之高是裴邃的侄子。

九月,东魏濮阳武公娄昭去世。侯景听说朝廷军队来讨伐,向王伟询问对策。王伟说:“邵陵王萧纶若率军赶到,敌众我寡,我们必被围困。不如放弃淮南,下定决心东进,率轻骑兵首捣建康;让临贺王萧正德在城内反叛,您在城外进攻,天下不难平定。兵贵神速,应立即上路。”侯景于是留外弟中军大都督王显贵镇守寿阳;癸未日,假称打猎,出了寿阳城,没人察觉。冬季十月庚寅日,侯景扬言要去合肥,实际却袭击谯州,助防董绍先开城投降。侯景活捉刺史丰城侯萧泰——萧泰是萧范的弟弟,此前任中书舍人时,倾尽钱财巴结权贵,被破格提拔为谯州刺史。到任后,他强征百姓服劳役,让百姓扛轿子、执扇、举伞,不分士民;不愿干的人就重打,多交钱的人就能免役,因此人人都想叛乱。等侯景到来,军民毫无斗志,谯州很快失守。

庚子日,朝廷下诏派宁远将军王质率领三千人沿江巡逻防御。侯景攻打历阳太守庄铁,丁未日,庄铁献城投降,趁机劝侯景:“国家太平多年,百姓不习战事,听说您起兵,朝野震动。应趁此时机火速赶赴建康,可兵不血刃成就大功。若等朝廷慢慢做好准备、内外稍稳,派几千弱兵守住采石矶,您即便有百万精兵,也渡不了江。”侯景于是留仪同三司田英、郭骆镇守历阳,以庄铁为向导,领兵逼近长江。沿江镇守据点接连上奏告急。

梁武帝向都官尚书羊侃询问讨敌对策,羊侃请求:“派两千人火速占据采石矶,令邵陵王袭击寿阳;让侯景进不能前、退无巢穴,他的乌合之众自然瓦解。”朱异说:“侯景肯定没有渡江的胆量。”建议被搁置。羊侃叹息:“这下要败了!”

戊申日,朝廷任命临贺王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驻守丹杨郡。萧正德暗中派几十艘大船,谎称运芦苇,实则准备偷渡侯景。侯景即将渡江,担心王质阻拦,派间谍侦察。恰逢临川太守陈昕上奏:“采石矶急需重兵把守,王质水军薄弱,恐怕难当重任。”梁武帝任命陈昕为云旗将军,接替王质戍守采石矶,调王质任丹杨尹。陈昕还没到采石矶,王质就己撤军。间谍回报侯景:“王质己退走。”侯景让间谍折根江东的树枝为证,间谍照办返回,侯景大喜:“我的事成了!”己酉日,侯景从横江渡长江到采石矶,仅带几百匹马、八千士兵。当晚,朝廷才下令戒严。

侯景分兵袭击姑孰,活捉淮南太守文成侯萧宁。南津校尉江子一率领一千多水军,想在下游拦截侯景;副将董桃生是江北人,率先带着部下溃逃。江子一收拢残兵,步行返回建康。江子一是江子西的哥哥。太子见事态紧急,穿军装入宫见梁武帝,请求对策。梁武帝说:“这是你的事,何必问我!内外军队全交给你调度。”太子于是留在中书省指挥军事,朝野人心惶惶,没人愿意应募参军。朝廷仍不知萧正德的阴谋,命他驻守朱雀门,宁国公萧大临驻守新亭,太府卿韦黯驻守六门,修缮宫城防备敌军。萧大临是萧大器的弟弟。

己酉日,侯景抵达慈湖,建康大乱,御街上百姓互相劫掠,道路不通。朝廷赦免东冶、西冶、尚方钱署的工匠及建康监狱的囚犯,任命扬州刺史宣城王萧大器为都督城内诸军事,以羊侃为军师将军辅佐他;命南浦侯萧推守东府,西丰公萧大春守石头城,轻车长史谢禧、始兴太守元贞守白下,韦黯与右卫将军柳津等人分守宫城各门及朝堂。萧推是萧秀的儿子,萧大春是萧大临的弟弟,柳津是柳仲礼的父亲。朝廷搬运各寺庙、府库的公款,集中到德阳堂,充作军用物资。

庚戌日,侯景到板桥,派徐思玉求见梁武帝,实则想侦察城内虚实。梁武帝召见徐思玉,他谎称背叛侯景,请求单独奏事。梁武帝正要屏退左右,舍人高善宝说:“徐思玉从贼营来,真假难测,怎能让他单独留在殿上!”朱异在旁侍坐,说:“徐思玉难道会是刺客吗!”徐思玉拿出侯景的奏疏,上面写“朱异等人弄权,请求带兵入朝,清除君主身边的恶人”。朱异又羞又怕。侯景又请求派能办事的舍人出城沟通,梁武帝派中书舍人贺季、主书郭宝亮随徐思玉到板桥慰劳侯景。侯景向北叩拜接旨,贺季问:“你此次起兵以何为名?”侯景说:“想当皇帝!”王伟连忙补充:“是朱异等人乱政,我们是来除奸臣的。”侯景说罢狠话,扣留贺季,只派郭宝亮回宫。

百姓听说侯景到来,争相逃进城内,公私秩序大乱。羊侃部署防御,都用宗室子弟穿插监督。士兵争相冲入武库抢兵器铠甲,管理人员拦不住,羊侃下令斩了几人,才制止混乱。当时梁朝建立己西十七年,境内太平,公卿大夫及民间士人很少见过兵器;敌军突然逼近,朝野震惊。老将己尽,年轻将领都在外地,军事指挥全靠羊侃——羊侃胆识过人,太子对他极为倚重。

辛亥日,侯景抵达朱雀桁南岸。太子命萧正德守宣阳门,东宫学士新野庾信守朱雀门,率领宫中文武三千多人在朱雀桁北岸扎营。太子让庾信拆毁朱雀桁以挫敌军锐气,萧正德说:“百姓见桁桥被毁,必会恐慌,可先稳住人心。”太子听从了他。不久侯景赶到,庾信率军拆桁,刚拆下一艘船的距离,见侯景士兵都戴铁面具,就吓得退回城门内。庾信正吃甘蔗,一支飞箭射中门柱,他手中的甘蔗应声落地,当即弃军逃走。南塘游军沈子睦是萧正德的党羽,立即关闭桁桥让侯景渡江。太子派王质率三千精兵援救庾信,军队到领军府就遭遇敌军,未列阵就溃逃。萧正德率军在张侯桥迎接侯景,两人在马上相互作揖;进入宣阳门后,萧正德对着皇宫叩拜,假意流泪,随后随侯景渡过淮河。侯景士兵都穿青袍,萧正德的士兵穿绛红袍、绿里子,两军汇合后,萧正德的士兵全反穿袍子(改成青袍)。侯景乘胜抵达宫城之下,城内恐慌,羊侃谎称接到箭书:“邵陵王、西昌侯的援兵己到附近。”众人这才稍安。西丰公萧大春弃守石头城,逃奔京口;谢禧、元贞弃守白下逃走;津主彭文粲等人献石头城投降侯景,侯景派仪同三司于子悦镇守。

壬子日,侯景列兵包围台城,旗帜全为黑色,向城文书说:“朱异等人操控朝政、作威作福,臣被他们陷害,险些遭屠杀。陛下若杀朱异等人,臣立即收兵北归。”梁武帝问太子:“有这事吗?”太子答:“有。”梁武帝准备杀朱异,太子说:“贼寇不过以朱异等人为借口罢了!现在杀他们,救不了眼前急,反而会被后世嘲笑——等平定叛乱,再杀不迟。”梁武帝才作罢。

侯景将台城包围一圈后,从各处同时进攻——战鼓轰鸣、士兵呐喊,声音震地,还放火烧大司马门、东华门、西华门。羊侃让人在城门上凿孔,往下浇水灭火;太子亲自捧着银鞍,到城头奖赏战士;首阁将军朱思率领几名士兵翻出城墙洒水,过了很久才把火扑灭。贼兵又用长柄斧砍东掖门,门快被砍开时,羊侃在门扇上凿孔,用长矛刺死两名贼兵,砍门的贼兵才退走。侯景占据公车府,萧正德占据左卫府,侯景党羽宋子仙占据东宫,范桃棒占据同泰寺。侯景抢走东宫几百名歌妓,分给士兵。东宫靠近台城,贼兵登上东宫城墙向城箭;到了夜里,侯景在东宫摆酒奏乐,太子派人纵火焚烧东宫,宫殿和收藏的图书全被烧光。侯景又烧毁乘黄厩(皇家马厩)、士林馆(学术机构)、太府寺(国库机构)。癸丑日,侯景造几百辆木驴攻城,城上士兵扔石头砸烂木驴;侯景又改做尖顶木驴,石头砸不破,羊侃让人做“雉尾炬”(带火星的火炬),浇上油脂蜡油,成堆扔下去焚烧,尖顶木驴很快也烧光了。侯景再造十多丈高的登城楼,想居高临下向城箭,羊侃说:“这车又高又轻,地基不实,一来肯定会倒,咱们躺着看就行。”等登城楼一动,果然倾倒。

侯景攻城不下,士兵死伤众多,就修筑长围隔绝台城内外,又上奏要求杀朱异等人。城内也向城外射悬赏令,写着:“能送侯景首级来的,授予侯景的官职,再赏钱一亿万、布绢各一万匹。”朱异、张绾提议出兵反击,梁武帝问羊侃意见,羊侃说:“不行。现在出兵少,打不败贼寇,只会挫伤锐气;出兵多,一旦战败,城门窄、桥梁小,必然死伤惨重。”朱异等人不听,派一千多人出战——军队还没和贼兵交锋就退逃,争抢过桥、坠水淹死的占了大半。

羊侃的儿子羊鷟被侯景俘虏,侯景把他押到城下给羊侃看。羊侃说:“我全家报效君主,还怕不够,怎会顾念一个儿子!赶紧杀了他!”几天后,侯景又把羊鷟押来,羊侃对儿子说:“早以为你死了,还活着?”拉弓就射。侯景因佩服他的忠义,也没杀羊鷟。

庄铁担心侯景攻不下台城,假称“接母亲”,带几十名随从逃往历阳。他先写信骗田英、郭骆:“侯景己被朝廷军队杀了,国家派我回来镇守历阳。”郭骆等人吓坏了,弃城逃往寿阳;庄铁进了历阳,也不敢驻守,带着母亲逃往寻阳。

十一月戊午日初一,朝廷杀白马,在太极殿前祭祀蚩尤。

临贺王萧正德在仪贤堂称帝,下诏说:“普通年间以来,奸臣乱政;皇上长期生病,国家将危。河南王侯景,放弃职位来辅佐我,让我继承皇位——现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正平。”他立世子萧见理为皇太子,任命侯景为丞相,把女儿嫁给侯景,还拿出家里的珍宝财物充作军费。随后侯景在宫阙前扎营,分两千士兵攻打东府城;南浦侯萧推坚守,三天没被攻下。侯景亲自前往攻城,箭石如雨,宣城王的侍卫许伯众暗中引侯景士兵登城。辛酉日,东府城被攻破,侯景杀萧推及城内战士三千人,把尸体堆在杜姥宅,远远对城内喊:“再不早降,就和他们一样!”

侯景谎称梁武帝己死,连城内的人都信了。壬戌日,太子请梁武帝登城巡视——梁武帝到大司马门时,城上士兵听到皇帝的仪仗声,都欢呼流泪,人心才稍安定。

江子一败逃回来后,梁武帝责备他。江子一叩拜请罪:“臣以身许国,常怕不能为国而死;现在部下都弃我逃走,我一个人怎能抗贼!若贼寇真能进城,臣誓必粉身碎骨赎罪,要么死在宫前,要么死在宫后。”乙亥日,江子一向太子请战,和弟弟尚书左丞江子西、东宫主帅江子五,率领一百多名部下打开承明门出战。江子一首冲贼营,贼兵伏兵不动,江子一喊:“贼寇怎么不快来送死!”过了很久,贼兵骑兵冲出,两面夹击。江子一径首向前,用长矛刺贼兵;随从没人敢跟上,江子一被砍断肩膀而死。江子西、江子五互相说:“和哥哥一起出战,怎能独自回去!”都脱下头盔冲向贼兵——江子西被长矛刺穿胸膛而死,江子五脖子受伤,回到城壕边,大哭一声气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