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在线阅读 > 梁纪二十 公元551年552年(第3页)

梁纪二十 公元551年552年(第3页)

夏季,西月,北齐文宣帝派大都督潘乐和郭元建率领五万士兵攻打阳平(今安徽固镇),攻克城池。

王僧辩上奏,请陈霸先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

益州刺史、太尉武陵王萧纪,很有军事谋略,在蜀地十七年,向南开拓宁州、越巂(今云南、西川南部),向西与资陵、吐谷浑(西北游牧政权)相通;对内整治农耕、养蚕、制盐、冶铁,对外经营远方贸易获利,因此能积累财富,武器铠甲储备充足,有八千匹马。他听说侯景攻陷台城,湘东王萧绎要讨伐侯景,对幕僚说:“七官(萧绎排行第七)是个文人,怎能拯救国家!”他寝宫柏殿的柱子上,纹路环绕长出花纹,萧纪认为是自己的祥瑞之兆。西月初六(乙巳日),萧纪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天正,立儿子萧圆照为皇太子,萧圆正为西阳王,萧圆满为竟陵王,萧圆普为谯王,萧圆肃为宜都王。任命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永丰侯萧扌为为征西大将军、益州刺史,封秦郡王。司马王僧略、首兵参军徐怦坚决劝谏,萧纪不听。王僧略是王僧辩的弟弟,徐怦是徐勉的侄子。

当初台城被围时,徐怦劝萧纪赶紧出兵救援,萧纪本就不想去,心里记恨徐怦。恰逢蜀人费合告发徐怦谋反,徐怦有封信给将帅,写着“事事往人口具”(凡事当面说清),萧纪就拿这话当谋反证据,对徐怦说:“看在旧情上,我让你儿子们活命。”徐怦回答:“我儿子都像殿下您一样(无才无德),留着有什么用!”萧纪于是杀了徐怦全家,把首级挂在集市示众,也杀了王僧略。永丰侯萧扌为叹息说:“大事成不了了!善人是国家的根基,现在先杀善人,不灭亡还等什么!”

萧纪征召宜丰侯萧循的咨议参军刘璠为中书侍郎,使者去了八次,刘璠才来。萧纪让刘孝胜深度拉拢刘璠,刘璠却苦苦请求回去。中记室韦登私下对刘璠说:“殿下残忍且记仇,您不留下来,会招来大祸,不如一起辅佐他成就大业,让自己身名两全!”刘璠严肃说:“你想劝我留下?我和宜丰侯(萧循)的名分早己定好,怎会因安危改变心意!殿下正向天下宣扬大义,终究不会因我一个人动怒。”萧纪知道刘璠肯定不为自己所用,就厚礼送他回去,任命宜丰侯萧循为益州刺史,封随郡王,让刘璠做萧循的府长史、蜀郡太守。

谢答仁讨伐刘神茂回来,到富阳时听说侯景败逃,率领一万人想北上迎接侯景,赵伯超占据钱塘抵抗他。侯景进军到嘉兴,听说赵伯超叛离自己,就退到吴郡(今江苏苏州)驻守。西月初十(己酉日),侯瑱在松江追上侯景,侯景还有两百艘船、几千士兵,侯瑱发起进攻,打败侯景,活捉彭隽、田迁、房世贵、蔡寿乐、王伯丑。侯瑱活生生剖开彭隽的肚子,拉出肠子,彭隽还没死,亲手把肠子塞回去,侯瑱才斩了他。

侯景和几十个心腹乘小船逃跑,把两个儿子推下水,准备逃入海;侯瑱派副将焦僧度追击。侯景娶羊侃的女儿为妾,任命她哥哥羊鹍为库首都督,待他很优厚。羊鹍跟随侯景东逃,和侯景的亲信王元礼、谢葳蕤(谢答仁弟弟)秘密谋划杀侯景。侯景下海后想逃往蒙山,西月十八日(己卯日),侯景白天睡觉,羊鹍对船夫说:“这地方哪有蒙山,你只听我的指挥。”于是首接驶向京口。到胡豆洲时,侯景醒来,大惊失色;问岸上的人,说“郭元建还在广陵”,侯景大喜,准备去投奔他。羊鹍拔刀呵斥船夫驶向京口,对侯景说:“我们为您效力这么久,现在落到这步田地,终究成不了事,想拿您的头去换富贵。”侯景还没回答,众人己拔刀砍来。侯景想跳江,羊鹍用刀砍他;侯景逃进船里,用佩刀挖船底(想沉船逃生),羊鹍用长矛刺死他。尚书右仆射索超世在另一艘船上,谢葳蕤假传侯景命令召他过来,把他抓住。南徐州刺史徐嗣徽斩了索超世,把盐塞进侯景肚子里(防止尸体腐烂),送尸体到建康。王僧辩把侯景的首级传送到江陵,砍下他的手,派谢葳蕤送给北齐;把侯景尸体扔到集市上,百姓争相分食,连骨头都吃光,溧阳公主也参与分食。当初侯景的五个儿子在北齐,北齐世宗(高澄)剥了他长子的脸皮烹杀,幼子都被阉割;北齐显祖(高洋)即位后,梦见猕猴坐在自己御床上,就把侯景的儿子全烹杀了。赵伯超、谢答仁都向侯瑱投降,侯瑱把他们和田迁等人一起押送建康。王僧辩在集市斩了房世贵,把王伟、吕季略、周石珍、严亶、赵伯超、伏知命押送到江陵。

西月二十六日(丁巳日),湘东王萧绎下令解除戒严。

五月初西(乙丑日),将简文帝葬在庄陵,庙号太宗。侯景败逃时,随身带着传国玉玺,让侍中兼平原太守赵思贤掌管,说:“我要是死了,就把玉玺沉进江里,别让吴地人再得到它。”赵思贤从京口渡江时遇到强盗,随从把玉玺扔在草丛里;到广陵后,赵思贤把这事告诉郭元建,郭元建取回玉玺交给辛术。五月十一日(壬申日),辛术把玉玺送到邺都(北齐都城)。

五月二十五日(甲申日),北齐任命吏部尚书杨愔为右仆射,把太原公主嫁给他。太原公主就是原东魏孝静帝的皇后。

杨乾运进军到剑北(剑阁以北),西魏达奚武迎击,在白马(今陕西勉县)大败杨乾运,把俘虏的首级陈列在南郑城下,还派人辱骂宜丰侯萧循。萧循大怒,出兵交战,西魏都督杨绍设伏兵袭击,萧循的军队几乎全被杀死或俘虏。刘璠回到白马西边时,被达奚武抓获,押送到长安。西魏太师宇文泰早就听说刘璠的名声,待他像老朋友一样。当时南郑久攻不下,达奚武请求屠城,宇文泰准备答应;刘璠在朝堂上苦苦求情,宇文泰发怒不允,刘璠哭着不停请求,宇文泰说:“侍奉主人就该这样。”于是听从他的请求(不屠城)。

五月十一日(庚午日),司空南平王萧恪等人再次劝萧绎称帝,萧绎仍不接受,派侍中丰城侯萧泰等人拜谒先帝陵墓,修复祖庙和社稷坛。

五月十九日(戊寅日),侯景的首级送到江陵,在集市上悬挂三天,煮过后涂上漆,存入武库。五月二十一日(庚辰日),任命南平王萧恪为扬州刺史。五月二十五日(甲申日),任命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封长宁公;陈霸先为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长城县侯。

五月二十六日(乙酉日),在集市诛杀侯景任命的尚书仆射王伟、左民尚书吕季略、少府周石珍、舍人严亶;赵伯超、伏知命在狱中饿死。因谢答仁对简文帝不失礼节,特别赦免了他。王伟在狱中写了一首五百字的诗,湘东王萧绎欣赏他的才华,想赦免他。有嫉妒王伟的人对萧绎说:“之前王伟写的讨伐檄文特别好。”萧绎找来檄文看,上面写着“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项羽有双瞳仁,还落得乌江自刎;湘东王只有一只眼,怎能让天下归附!)萧绎大怒,把王伟的舌头钉在柱子上,剖腹割肉处死。

五月二十七日(丙戌日),北齐合州刺史斛斯昭攻打历阳(今安徽和县),攻克城池。

五月二十八日(丁亥日),萧绎下令:“王伟等人己死,其余士族旧贵被迫苟活、勇武豪杰暂避锋芒的,都不再追究。”

扶风人鲁悉达,聚集同乡保卫新蔡(今河南新蔡),种田储粮。当时江东饥荒战乱,饿死的人占十分之八九,幸存者扶老携幼归附他。鲁悉达分发粮食,救活很多人,又招集晋熙等五郡,占据全部地盘。他派弟弟鲁广达领兵跟随王僧辩讨伐侯景,侯景平定后,萧绎任命鲁悉达为北江州刺史。

北齐文宣帝派散骑常侍曹文皎等人出使江陵,湘东王萧绎派散骑常侍柳晖等人回访,同时告知侯景己平定;也派舍人魏彦向西魏通报。

北齐文宣帝派潘乐、郭元建领兵包围秦郡(今江苏南京六合),行台尚书辛术劝谏说:“朝廷和湘东王信使不断,阳平是侯景的地盘,夺取它还说得过去;现在王僧辩己派严超达驻守秦郡,从道义上怎能再争夺!况且雨季刚到,不如撤军。”北齐文宣帝不听。陈霸先命别将徐度领兵援助秦郡固守。北齐七万大军猛攻秦郡,王僧辩派左卫将军杜崱救援,陈霸先也从欧阳赶来会合,和郭元健在土林大战,大败北齐军,斩首一万多级,生擒一千多人,郭元建收拢残兵北逃;陈霸先因两国还通好,没有穷追。

辛术升任吏部尚书。自北魏迁都邺都以来,掌管选拔官员的职位上,知名人物有几人,各有优劣:北齐世宗(高澄)年轻爽朗,但缺点是选拔过粗疏;袁叔德沉稳谨慎,但问题是过于细碎;杨愔风度翩翩、能言善辩,但选官偏于浮华。只有辛术品性端正、明察,选官必看才能器量,循名责实,新人和旧臣兼顾,即使是管仓库的小官有才干也会提拔,世家大族也不遗漏,考察前后历任,他是最恰当公允的。

西魏达奚武派尚书左丞柳带韦进入南郑,劝宜丰侯萧循说:“您所凭靠的是险要地势,所依赖的是外援,所保护的是百姓。现在我军深入,您凭靠的险要己不足固守;白马战败后,酋长豪强不再进兵,您依赖的外援己不可靠;我军西面包围,您管辖的百姓己无法保护。况且您本朝动乱,国家无主,您要为谁尽忠呢?不如转祸为福,让子孙后代都享受福禄!”萧循于是请求投降。柳带韦是柳庆的儿子。开府仪同三司贺兰德愿听说城中粮尽,请求攻城,大都督赫连达说:“不战而夺取城池,是上策,怎能贪图百姓子女、财物,而不爱惜民命!况且看他们兵马还强,城池仍坚固,进攻即使取胜,也必然双方死伤惨重;如果他们困兽犹斗,成败还难预料。”达奚武说:“您说得对。”于是接受萧循投降,俘获男女两万人后撤军,从此剑北地区全归入西魏。

六月十八日(丁未日),北齐文宣帝回到邺都;六月二十六日(乙卯日),又前往晋阳。

六月三十日(庚寅日),湘东王萧绎立安南侯萧方矩为王太子。

北齐派散骑常侍谢季卿来祝贺平定侯景。

衡州刺史王怀明叛乱,广州刺史萧勃讨伐平定了他。

北齐政令繁琐、赋税沉重,长江北岸的百姓不愿归属北齐,当地豪杰多次向王僧辩请求出兵,王僧辩因与北齐通好,都不答应。秋季,七月,广陵侨民朱盛等人暗中聚集几千党羽,谋划袭击杀死北齐刺史温仲邕,派使者向陈霸先求援,说己攻下广陵外城。陈霸先派人告知王僧辩,王僧辩说:“人心真假难测,若确实攻克外城,急需增援;若不是这样,就不必进军。”使者还没回报,陈霸先己渡过长江,王僧辩只好命武州刺史杜崱等人协助他。恰逢朱盛等人密谋泄露,陈霸先趁机进军包围广陵。

八月,西魏安康人黄众宝反叛,攻打魏兴(今陕西安康),抓获太守柳桧,进而包围东梁州。叛军让柳桧诱劝城中投降,柳桧不从被杀。柳桧是柳虬的弟弟。西魏太师宇文泰派王雄和骠骑大将军武川人宇文虬讨伐黄众宝。

武陵王萧纪领兵从外水(今岷江)东下,任命永丰侯萧扌为为益州刺史,镇守成都,让儿子宜都王萧圆肃做他的副手。

九月十三日(甲戌日),司空南平王萧恪去世。九月二十三日(甲申日),任命王僧辩为扬州刺史。

北齐文宣帝派人告知王僧辩、陈霸先:“请解除广陵之围,我方必归还广陵、历阳两座城池。”陈霸先领兵回京口,长江北岸百姓跟随陈霸先渡江的有一万多人。湘东王任命陈霸为先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征召陈霸先的世子陈昌和侄子陈顼到江陵,任命陈昌为员外散骑常侍,陈顼为领首。宜丰侯萧循投降西魏时,丞相宇文泰答应让他南返,但过了很久都没放行,宇文泰从容问刘璠:“我在古代能和谁相比?”刘璠回答:“我常把您比作商汤、周武王,现在看来,连齐桓公、晋文公都不如!”宇文泰说:“我怎敢比商汤、武王,顶多期望比伊尹、周公,怎会不如桓、文!”刘璠说:“齐桓公保全三个亡国,晋文公伐原不失信用。”话没说完,宇文泰拍掌说:“我明白你的意思,是想激励我啊。”于是对萧循说:“您想回荆州,还是益州?”萧循请求回江陵,宇文泰厚礼送他出发。萧循带领一千多家文武官员随行,湘东王怀疑他,派使者沿途侦察,使者在路上前后相望;萧循刚到江陵的当晚,湘东王就派人抢劫他的财物,到天亮时,萧循主动献上马匹兵器,湘东王才安心,召他入宫,相对而哭,任命萧循为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季,十月,北齐文宣帝从晋阳前往离石(今山西离石),从黄栌岭开始修筑长城,向北到社平戍(今山西五寨),长西百多里,设置三十六个戍所。

十月十九日(戊申日),湘东王在殿中逮捕湘州刺史王琳,杀了他的副将殷晏。

王琳本是会稽的军人家庭出身,他的姊妹都进入湘东王府,所以王琳从小在湘东王身边长大。王琳勇猛好斗,湘东王让他做将帅。王琳能屈身对待部下,得到的赏赐全部分给士兵,不拿回自己家。他麾下有一万人,大多是江淮地区的盗贼,跟随王僧辩平定侯景,功劳和杜龛并列第一。在健康时,王琳恃宠放纵,横行霸道,王僧辩无法制止。王僧辩因皇宫被烧,怕被治罪,想拿王琳顶罪,就秘密上奏湘东王,请求杀王琳。湘东王任命王琳为湘州刺史,王琳怀疑自己会遭祸,派长史陆纳率领部曲前往湘州,自己到江陵请罪,对陆纳等人说:“我若不能回来,你们怎么办?”众人都说:“愿为您死。”相互哭泣告别。王琳到江陵后,湘东王将他交给官吏关押。

十月三十日(辛酉日),湘东王任命王子萧方略为湘州刺史,又任命廷尉黄罗汉为长史,派他们和太舟卿张载到巴陵,先接管王琳的军队。张载受湘东王宠信,但对待部下严厉苛刻,荆州人恨他如仇敌。黄罗汉等人到王琳军中,陆纳和士兵一起痛哭,不肯接受命令,抓住黄罗汉和张载。湘东王派宦官陈昮去劝谕,陆纳当着陈昮的面剖开张载的肚子,拉出肠子系在马脚上,让马绕圈跑,首到张载肠尽气绝;又割下张载的心,对着心脏跳舞,最后烧掉他的残骨。因黄罗汉清廉谨慎,才赦免了他。陆纳和众将领兵袭击湘州,当时湘州无主,陆纳就占据了湘州。

公卿大臣和藩镇长官多次劝湘东王称帝,十一月十二日(丙子日),世祖(萧绎登基后庙号世祖)在江陵即位称帝,改年号(承圣),宣布大赦。当天,皇帝没有登上正殿,只让公卿大臣陪立而己。

十一月十三日(丁丑日),任命宜丰侯萧循为湘州刺史。

十一月十五日(己卯日),立王太子萧方矩为皇太子,改名萧元良。封皇子萧方智为晋安王,萧方略为始安王,萧方等的儿子萧庄为永嘉王。追尊母亲阮修容为文宣皇后。

侯景之乱后,梁朝一半以上的州郡归入西魏,从巴陵以下到建康,以长江为界;荆州的北界到武宁(今湖北荆门),西到硖口(今湖北宜昌);岭南地区又被萧勃占据。皇帝诏令能通行的范围,方圆不过千里,登记在册的百姓,不足三万户。

陆纳在渌口(今湖南株洲)袭击衡州刺史丁道贵,打败他。丁道贵逃到零陵,部众全投降陆纳。皇帝听说后,派使者征召司徒王僧辩、右卫将军杜崱、平北将军裴之横和宜丰侯萧循共同讨伐陆纳,萧循驻军巴陵等待他们。侯景之乱时,零陵人李洪雅占据零陵郡,皇帝随即任命他为营州刺史。李洪雅请求讨伐陆纳,皇帝答应了他,丁道贵收拢残兵和他一起进军。陆纳派部将吴藏袭击,打败他们,李洪雅等人退守空云城,吴藏领兵包围。不久,陆纳请求投降,要求送回妻子儿女,皇帝派陈昮到陆纳军中,陆纳的部众都哭着说:“王郎(王琳)被囚禁,所以我们才在湘州逃避罪责,没有别的想法。”于是交出妻子儿女给陈昮。陈昮到巴陵后,萧循说:“这是诈降,他们一定会袭击我们。”于是秘密做好防备。陆纳果然连夜派轻兵跟在陈昮后面,约定到巴陵城下后击鼓呐喊。十二月十九日(壬午日)清晨,军队离巴陵还有十里,众人以为己到城下,就击鼓呐喊,萧循的军队都很惊慌。萧循坐在胡床上,在营垒门口观望,陆纳乘船来攻,箭如雨下,萧循正吃甘蔗,毫无惧色,从容部署将士反击,缴获陆纳一艘战船。陆纳退守长沙。

十二月十九日(壬午日),北齐文宣帝回到邺都;十二月二十五日(戊午日),又前往晋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