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帝玄天 > 第二章 丹理即医理(第1页)

第二章 丹理即医理(第1页)

翌日,秦天依言踏入济世堂的内堂。

与外堂的嘈杂和药味扑鼻不同,内堂要安静许多,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更为纯粹、沁人心脾的淡淡药香。这里的陈设依旧简朴,但多出了几个造型奇特的青铜药鼎,以及一排排码放整齐的玉盒、玉瓶,显然是用以存放更珍贵药材的地方。

李丹师早己在此等候,他换了一身稍显正式的丹徒袍服,看向秦天的眼神依旧复杂,但那份倨傲收敛了不少。

“既然你己入门,有些规矩,须得知晓。”李丹师声音低沉,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丹道一途,浩瀚如海,非有大毅力、大智慧者不能登堂入室。我辈炼丹,窃阴阳,夺造化,乃逆天而行,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他指向中央那座半人高的青铜药鼎,鼎身刻有简单的云纹,三足两耳,样式古朴。

“此乃‘青炎鼎’,下品凡器,是我济世堂最好的药鼎之一。炼丹之基,首在于‘鼎’。鼎为炉,亦为天地,药材在其中交融、变化,方能化凡为奇。”

“其次,在于‘火’。”李丹师走到鼎旁,示意秦天靠近。只见他单手按在鼎身一个特定的符文上,体内微弱的元力缓缓注入。嗡的一声轻响,鼎腹下方的一个开口处,蓦地升腾起一簇橘红色的火焰,稳定地燃烧着,散发出灼热的气息。

“此非凡火,乃是以元力引动地脉之火,加以阵法约束而成,温度可控,持久稳定。控火,是炼丹的灵魂!火候差之一厘,药性便谬以千里。何时用文火温养,何时用武火猛炼,何时需急转首下,皆有法度,失之毫厘,便是废丹,甚至……炸炉!”

说到“炸炉”二字,李丹师语气加重,带着一丝心有余悸。

秦天凝神静听,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观察着火焰的形态、鼎身的结构、以及李丹师元力波动的细微规律。在他的认知里,这所谓的炼丹,本质上与他前世在无菌手术室里进行的精密操作、或者实验室里的药物合成,并无根本区别。鼎是反应容器,火是能量来源和温度控制器,药材是反应物。所谓的“药融”,不过是分子层面的分解、结合、转化。

“最后,也是根本,在于‘药’与‘魂’。”李丹师继续道,“药材年份、产地、采摘时辰、处理手法,皆影响药性。而‘魂’,便是我等炼丹师的神魂之力!需以神魂感知鼎内药材每一丝细微的变化,感知其药融的进程,引导其向成丹的方向演变。神魂不够,便如盲人摸象,难成气候。”

他顿了顿,看着秦天:“你昨日处理血骨草,手法精妙,可见你对药材结构有超乎常人的洞察,此乃天赋,于‘药’之一道,你或可走得更远。但控火与神魂,需勤学苦练,无有捷径。”

理论讲解完毕,李丹师开始演示最基础的“淬体液”炼制。

淬体液,武徒阶段打熬筋骨、滋养气血最常用的药液,所需药材只有三种:十年份的血骨草(取其活血化瘀之效)、五年生的青木藤(舒筋活络)、以及少许固元粉(稳定药性,促进吸收)。

只见李丹师神情肃穆,先是以特定手法预热药鼎,随后依次投入处理好的青木藤汁液、血骨草汁液。他的双手不时拂过鼎身符文,调整元力输出,控制着火焰的大小。时而火焰升腾,鼎内药液翻滚,蒸腾出杂质白气;时而火焰微弱,只剩一点蓝芒,缓缓煅烧。

整个过程,李丹师全神贯注,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神魂之力显然并不强大,必须倾尽全力才能勉强感知鼎内情况。

约莫一炷香后,鼎内药液浓缩至小半碗,色泽变为暗红,散发出浓郁的药香。李丹师看准时机,迅速撒入固元粉,同时元力猛地一催,火焰骤然拔高寸许,旋即又迅速回落。

“凝!”

他低喝一声,双手结了一个简单的印诀拍在鼎身。鼎盖嗡鸣,一股更浓郁的药香弥漫开来。

揭开鼎盖,只见底部盛放着小半碗粘稠的暗红色药液,色泽均匀,药香扑鼻。

“成了。”李丹师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与自得,“此乃中品淬体液,药性温和,易于吸收。你来看,这色泽,这药香浓度,便是成品的标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