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岷江项目 > 第46章 红星食堂商扩张 西街仓库雀像藏 火锅蓝图初绘就(第1页)

第46章 红星食堂商扩张 西街仓库雀像藏 火锅蓝图初绘就(第1页)

立冬后的灌县飘起细雪,红星食堂的木门“吱呀”推开,周明远哈着白气往炉膛添柴,新砌的灶台上摆着七口铜锅,锅底分别刻着“深淘滩”“低作堰”等治水古训——这是王木匠照着玉匣纹路连夜刻的,铜屑落在火里,竟溅出宝瓶草似的绿光。

“明远哥,县供销社的人来了!”小满抱着账本跑进来,红棉袄上沾着雪粒,“他们说咱的香灰茶能治风湿,想签全县经销协议!”周明远擦了擦手,账本上“红星食堂扩张计划”的头一页还空着,昨晚张叙舟说:“护江得要钱,得要人,食堂就是咱们的旗子。”

西街仓库的青砖墙在雪中泛着冷光,张叙舟摸着石雀像的翅膀,指尖还留着昨晚血祭的灼痛。石雀眼是块嵌着水纹的琉璃,此刻正对着仓库后墙——那里有个被藤蔓遮住的破窗,正是陈婶昨天在碎瓷片上划的路线。

“小心铁符会的炸药。”他提醒身后的李二柱,后者正把宝瓶草汁涂在铁斧上,草汁渗进斧刃,竟在表面凝成层水膜。昨夜在二王庙,张叙舟用【水官附视】看见仓库地下三尺埋着五枚铁符,此刻他掌心的玉匣碎片微微发烫,碎片上的铜炉纹路正指着石雀像的爪子。

破窗里飘出的风带着股陈腐味,混着若有若无的黑油气息。张叙舟刚爬进窗台,脚下的青砖突然“咔”地裂开,露出半块铁符——和刀疤脸地图上的标记一模一样。玉匣碎片“嗡”地飞起,在砖缝里照出串小字:“雀爪三扣,鼎门自开。”

李二柱照着石雀爪子的位置连叩三下,仓库深处传来“轰隆”声,像是有块千斤石被移开。借着玉匣蓝光,他们看见走廊尽头立着座石鼎,鼎身缠着九道铁锁链,每道锁链上都刻着和黑油一样的扭曲纹路——正是周父笔记里的“吞油鼎”。

“叙舟哥,鼎在发光!”小满突然指着鼎身,宝瓶草状的微光正从锁链缝隙里往外渗,每渗一滴,地上的黑油残迹就淡一分。张叙舟摸向腰间的钥匙,齿痕与鼎座的凹槽严丝合缝,进去的瞬间,石雀像的琉璃眼突然转向岷江方向,像是在盯着某个正在靠近的威胁。

与此同时,红星食堂里,周明远正把晒干的宝瓶草叶递给供销社主任。陶碗里的茶水刚倒上,水面突然浮现出小铜炉的倒影——这是护江力破十厘后才有的异象。主任盯着倒影首眨眼:“你们这茶,该配个响当当的名字,就叫‘江神汤’如何?”

“光有茶不够。”周明远翻开新画的火锅蓝图,锅底用宝瓶草茎打底,配岷江石磨的豆瓣,西周码着刻有水官纹的铜片,“我打算在锅里铸条鱼嘴分水堤,汤沸时能自动把浮沫分到两侧,就像李冰治水那样……”他话没说完,灶膛里的火突然“轰”地拔高,火星在墙上投出个模糊的白胡子人影,正是二王庙石像的模样。

西街仓库内,张叙舟转动钥匙的瞬间,九道锁链同时发出尖啸。最上面的锁链“砰”地断开,露出鼎身上的铭文:“兑七运末,以火引之,百客沸汤,可化黑油。”玉匣碎片突然拼成完整的“低作堰”符,符文落入鼎内,竟在空鼎底部聚起半鼎清水——水色清澈如镜,映出红星食堂周明远画蓝图的场景。

“这鼎能看见咱们的人!”李二柱惊呼,鼎中水镜里,陈婶正把宝瓶草籽泡进辣油罐,辣油遇草籽竟冒出凉气,“陈婶这是要做冷锅辣?可辣油咋能不烫嘴呢?”张叙舟盯着水镜,发现陈婶的辣油罐底刻着“护江”二字,正是她摔碎的祖传陶罐残片熔铸的。

石雀像突然发出“咔嗒”声,琉璃眼转向仓库正门。张叙舟心头一跳,【水官附视】瞬间启动——他“看”见铁符会的人正从下水道爬上来,领头的黑袍人手腕上的铁符纹身,竟和锁链上的诅咒一模一样。

“快!把钥匙插到底!”他吼道,鼎内清水突然开始沸腾,却没有热气冒出,反而泛着刺骨的寒意。李二柱斧刃劈在刚爬上来的血链上,溅起的火星掉进鼎里,清水“滋啦”一声变成红油,辣香中混着宝瓶草的清苦,竟把血链腐蚀出个大洞。

“这是……护江火锅?”小满看着鼎中翻滚的红油,里面隐约浮现出鱼嘴分水堤的图案,每当血链靠近,图案就会转动,把黑油凝成的虫影分到两侧。张叙舟突然想起太爷爷笔记里的半句残言:“江脉护人,需百人共沸汤”,此刻看着鼎中水镜里的红星食堂,周明远正把画好的火锅蓝图贴在墙上,蓝图角落,不知何时多了个白胡子老头的签名——和二王庙石像的落款一模一样。

铁符会的人在辣油蒸汽里咳嗽着后退,黑袍人盯着鼎身铭文突然笑了:“兑七运末?你们以为开鼎就能护江?”他抬手甩出三道血链,链头竟嵌着铁符会的铁斧,“没有‘江工老灶’,这鼎不过是块废铁!”

张叙舟的玉匣突然震动,碎片映出红星食堂的灶台——那里不知何时多了块青铜灶牌,上面刻着“江工老灶”西个古字,正是黑袍人刚才提到的。鼎内红油突然分出三条支流,分别指向西街仓库、红星食堂和二王庙,像是在提示三处需要同时启动。

“明远哥!”他掏出竹筒哨子吹响,这是和周明远约定的信号,“按蓝图铸灶,用宝瓶草灰当引火料!”鼎中水镜里,周明远听见哨声,立刻把晒干的宝瓶草灰撒进灶膛,火苗“轰”地变成蓝色,青铜灶牌应声亮起,灶台上的七口铜锅同时沸腾,蒸汽在屋顶聚成小水龙,朝着西街方向飞去。

黑袍人看见水龙,脸色大变:“你们居然得了李冰托梦!”他转身想逃,李二柱的铁斧己经劈在最后一道锁链上,锁链断裂的瞬间,鼎内红油“哗”地涌出,在地面汇成岷江的形状,凡是黑油沾染过的地方,都长出了细小的宝瓶草芽。

雪越下越大,红星食堂的玻璃窗上蒙着水汽。周明远看着墙上的火锅蓝图,发现原本空白的角落多了行小字:“鱼嘴锅铸,需蜀匠七十二锤,食客百人共沸,方得护江力再进。”他突然想起王木匠说过,西街仓库的石雀像是七十二代蜀匠合力雕的,此刻摸着发烫的青铜灶牌,终于明白张叙舟说的“护江需要百人齐心”是什么意思。

西街仓库内,张叙舟摸着鼎身新显的纹路,那里刻着“江工老灶启,护江水沸时”几个古字,旁边还嵌着片辣椒形状的铜屑,显然与鼎中翻滚的红油有关。鼎中水镜里,陈婶正把辣油罐搬上灶台,李伯的江笛新缠了红绸,而他自己掌心的护江力数值,不知何时涨到了11厘——因为红星食堂的火锅蓝图,因为百人共献的药枝,因为此刻正在雪地里往食堂赶的、带着各种食材的村民。

雪粒子打在仓库破窗上,张叙舟听见远处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不是铁符会的,而是邻镇患者来送新收的宝瓶草。他突然笑了,原来护江的“吉方”,从来都不是单靠玉匣或鼎,而是像火锅汤里的各种料,缺了哪样都不香,少了哪味都不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