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朱军将士们个个勇猛无畏,以一当十,奋勇杀敌。
与此同时,战场的消息迅速传到了耿炳文与赵继祖那里。听闻前方激战正酣,二人深知战机稍纵即逝,于是果断下令率领三万精锐之师如旋风般疾驰而来,直扑元军。
这支援军的到来犹如一阵强劲的风暴,瞬间将整个战局推向高潮。
战场上喊声四起,朱军士气大振,气势如虹。反观元军,由于失去了粮草补给,军心早已涣散不堪,面对朱军凌厉的攻势,只能且战且退,节节溃败。元军将领心急如焚,但却无力回天。
终于,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朱军成功击败了看守粮草的元军。
朱文正所率部队与耿炳文部顺利会师,两军合而为一,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如同一柄锋利无比的巨剑,直直朝着元军大部队的后方狠狠刺去。
而那一边陈野先率领着大军对太平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朱元璋所带领的军队防守异常坚固,竟然将他们的攻势一次又一次地抵挡了下来。陈野先气急败坏地回到营帐之中。
只见他站在营帐中央,双手叉腰,对着下方一众将领大声咆哮道:“粮草已经两日了怎么还没送来,还有你们这群没用的东西!我给了你们这么多人马,如此充足的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可你们居然连一座小小的太平城都攻不下来!”他的声音震耳欲聋,整个营帐似乎都随着他的怒吼而微微颤抖起来。
那些将领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是默默地低垂着头,承受着陈野先如狂风暴雨般的责骂。
他们深知此时的陈野先正在气头上,如果稍有不慎,恐怕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尽管心中有万般委屈和不甘,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挨骂,不敢有丝毫的辩解和反抗。
发泄完后,陈野先派了几个传令兵去催粮草,然后再次集结兵力,向城池发动了新一轮更为凶猛的进攻。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地都为之颤抖。
此时此刻,朱元璋正巍然屹立于城墙之上,他眉头紧锁,目光凝重地凝视着下方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
面对如此凌厉的攻势,朱元璋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忧虑,但作为一军统帅,他不能让这种情绪表露出来。
于是,他转头看向身旁同样一脸严肃的汤和,无奈地说道:“这元军又攻上来了,看来他们这次是铁了心要拿下这座城池啊!”
汤和闻言,微微点了点头。只见他身上的盔甲早已被鲜血染成了深红色,那暗红色的血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诉说着刚刚经历过的一场惨烈厮杀。
然而,汤和毫无畏惧之色,他大声应道:“末将遵命!”随后,他毅然转身,率领着手下的将士们再度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之中。
突然间,元军后方像是炸开了锅一般,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原来是朱文正、常遇春等将领率领着他们旗下的将士赶到了元军的大后方。
只见常遇春身跨一匹雄健的骏马,手中紧握着那把寒光闪闪的长刀,威风凛凛,宛如战神从天而降。
他身后所率领的士兵们也是一个个士气高昂,奋勇当先,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后便毫不留情地大砍大杀起来。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
与此同时,朱文正、耿炳文以及赵继祖三人也率领着其余军队从另一个方向朝着元军冲杀过来。
原本元军还信心满满地准备全力攻打太平城,却万万没有想到自已竟然会遭到如此猛烈的前后夹击,一时间猝不及防,整个队伍顿时乱作一团,完全失去了章法。
陈野先看到这一幕后,不由得大惊失色。他深知局势已经变得万分危急,如果不能迅速稳定军心并组织有效的抵抗,恐怕此次战役将会一败涂地。
于是,他连忙手忙脚乱地调遣兵力回身救援。
然而,朱元璋又怎能错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战机?
他当机立断地下令大开城门,并亲自率领着城中的守军如潮水般汹涌而出。
朱元璋站在队伍前列,振臂高呼道:“今日便是我们大破敌军之时!众将士听令,随我一同杀敌立功!”
随着朱元璋一声令下,将士们士气大振,如同一股无坚不摧的洪流向着元军席卷而去。
此时的元军已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前有常遇春等人的猛冲猛打,后有朱元璋带领的守军穷追不舍,可谓是腹背受敌,只能被打得连连后退,毫无还手之力。
战场上到处都是元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的身影。
然后朱文正骑着马喊道,“你们的粮草已经被本将军截断了,想活命的话就放下武器投降吧。”
元军听到朱文正的喊话,不少士兵面露犹豫之色。
但元军将领陈野先却不甘心就此失败,他挥舞着长刀大喊:“吾等乃是大元勇士,岂能向这些南蛮投降!若降,家中老小皆会蒙羞!”
一些原本动摇的元兵听闻此言,又握紧了手中武器。
然而,他们已经疲惫不堪,又缺粮草,面对朱军的强大攻势,节节败退。
这时,常遇春瞅准时机,一马当先冲过来一枪扫击将陈野先打下马,然后随着常遇春冲锋的士兵们立马将陈野先绑了起来,元军主将被擒,顿时群龙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