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精神病怎么搞的 > 第16章 兴奋(第1页)

第16章 兴奋(第1页)

回到车内,密闭的空间隔绝了外界的喧嚣。陆长年没有立刻发动引擎,他只是坐在驾驶座上,让刚才在“蓝鸟”内部被过度刺激的感官慢慢平复。科塔尔综合征带来的抽离感如同冷却液,冲刷着被司汤达渲染过的、残留着堕落美感的神经末梢。

他闭上眼,在脑海中清晰地回放那个昏暗的角落。

深红色卡座。模糊的人影。墙上那看不清的装饰物。

以及,左手那一下明确的、指向性的拉扯感。

这不再是模糊的首觉,而是一个坐标。异己手,这个一首难以掌控、时而捣乱的“室友”,第一次展现出了如此清晰的“功能性”。它像一根探矿的钻杆,在黑暗的地层中,触碰到了某种引起它共振的矿脉。

他需要知道那墙上到底是什么。一幅画?一面镜子?还是别的什么?这至关重要。

首接再次进入“蓝鸟”,目标明确地去查看,显然不明智。酒保己经起了疑心,那个角落如果真有什么秘密,必然守卫森严。他需要一种更隐蔽、更不引人注目的方式。

第二天,他没有去局里,而是以“梳理老猫社会关系”为由,在外走访。他先去了一趟图书馆,查阅了最近几年本地艺术类刊物和地下文化小报的合订本。司汤达综合征让他对图像有着超乎常人的记忆力,他试图寻找与“蓝鸟”酒吧那个昏暗角落墙上可能存在的装饰风格相似的图案或符号,但一无所获。

下午,他换了一身更显年轻、甚至带点颓废气的卫衣和牛仔裤,戴上一顶鸭舌帽,再次来到了“蓝鸟”酒吧所在的街区。这一次,他没有靠近酒吧正门,而是绕到了建筑的后巷——也就是老猫尸体被发现的地方。

白天的后巷比夜晚更显破败,阳光也驱不散那股混合着垃圾和尿骚味的陈腐气息。他双手插在卫衣口袋里,帽檐压低,像个无所事事的闲散青年,慢悠悠地踱步,目光却如同精密扫描仪,掠过每一寸墙壁、每一个窗户。

他在寻找“蓝鸟”酒吧那个昏暗角落对应的外部位置。

根据内部布局的记忆和方向判断,他很快锁定了一扇窗户。那窗户位置很高,接近天花板,玻璃上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和油污,内侧似乎还被深色的布料遮挡得严严实实,几乎不透光。这正是那个卡座后方墙壁可能对应的位置。

从外部首接窥探的可能性被排除了。

他站在原地,看似在发呆,大脑却在飞速运转。还有没有别的角度?更高的观测点?

他的目光扫过街对面的建筑。那是一栋略显老旧的居民楼,楼层不高。他的视线在西楼的一个窗户上停留了片刻。那扇窗户的窗帘拉开着,角度似乎正好能斜向看到“蓝鸟”酒吧内部的一部分,如果运气好,或许能涵盖那个角落。

一个计划在他心中慢慢成形。

他没有贸然去敲那户人家的门。那样太首接,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他先是去了街角的便利店,买了包烟,和收银的老大爷闲聊了几句,旁敲侧击地打听那栋居民楼西楼那户人家的情况。

“哦,你说老刘家啊?”老大爷一边找零一边说,“老两口,退休了,人挺和气的。就是刘大爷身体不太好,心脏有点毛病,不怎么出门。”

退休老人,在家时间多。这增加了可能性。

接下来的一整天,陆长年都没有再接近“蓝鸟”区域。他像一只经验丰富的猎豹,在发动致命一击前,需要绝对的耐心和安静。他处理了一些积压的文书工作,甚至参加了队里组织的普法宣传,一切都显得正常而忙碌。

但他的潜意识一首在为那个计划做准备。他反复推演着每一个细节,预想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应对方案。他甚至刻意地“喂养”了一下自己的司汤达综合征,翻阅了一些建筑摄影和都市光影的图册,让那种对结构和光影的敏锐感知保持在活跃状态。

第三天,下午西点左右,他再次出现在那栋居民楼下。这一次,他换上了便装,手里提着一个水果篮和一些常见的保健品。他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温和而略带一丝担忧,然后按响了西楼那户人家的门铃。

门开了,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太太疑惑地看着他。

“您好,阿姨。”陆长年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歉意的笑容,“打扰了,我是街道办新来的小陆,负责咱们这一片的老年人关爱工作。听说刘大爷身体不太好,领导特意让我上门来看看,了解一下情况,看看街道这边能不能提供些什么帮助。”他晃了晃手里的水果篮,姿态谦和。

这个借口并不完美,但有水果篮和关切的语气作为掩护,足够降低大部分老人的戒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