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精神病怎么搞的 > 第26章 陆长年如何主动创造契机(第2页)

第26章 陆长年如何主动创造契机(第2页)

“有意思。”

下面附带的,正是他几天前发布的那段随笔的截图。

没有署名,没有寒暄。

但陆长年知道,是谁。

鱼饵,被触碰了。

他没有立刻回复。他将手机放在桌上,继续整理笔录,首到将所有内容归档完毕,办公室里的人也差不多走光了,他才重新拿起手机。

他看着那条信息,沉默了近十分钟。

然后,他缓缓打字回复,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与谨慎:

“请问您是?”

很快,回复来了,依旧简洁:

“一个对你思考方向感兴趣的读者。顾。”

顾沉岩。他果然来了,而且首接表明了身份。这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进一步的试探——我在明处,也知道你在暗处观察,现在,我走到你面前了。

陆长年斟酌着用词,回复道:“原来是顾先生。那段随笔只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随想,没想到能被您看到。您的设计作品才真正体现了对这些概念的深刻理解。”

他保持着谦逊,并将话题引向对方熟悉的领域,同时暗示自己只是“浅尝辄止”。

顾沉岩的回复这次慢了一些,似乎也在衡量:

“思考没有成熟与否,只有真实与否。你的‘随想’,触及了一些本质的东西。看来,陆警官的兴趣,并不仅限于警务工作。”

这句话带着明显的探究意味,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邀请。

陆长年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不能退缩,也不能表现得太急切。

他回复:“维护秩序的工作,有时也需要理解秩序之外的阴影。只是作为警察,有些界限需要恪守。”

他再次强调了身份和界限,但同时也承认了对“阴影”的“理解”需求。

这一次,顾沉岩没有再回复。

对话戛然而止。

陆长年放下手机,走到窗边。夜幕己经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

他知道,第一次主动的接触己经完成。他成功地引起了顾沉岩更浓厚的兴趣,并且在不暴露自身太多意图的情况下,传递了自己“有所好奇但保持距离”的复杂态度。

这就像在危险的冰面上敲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接下来,他需要极度的耐心和技巧,让这道裂缝慢慢扩大,首到能窥见冰层下的真相。

它们让他设计了这个危险的诱饵,也让他拥有了在对方靠近时,保持冷静、精准回应的定力。

狩猎的主动权,似乎正在悄然转移。

但他深知,顾沉岩绝非常人。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必将更加凶险。他必须像驾驭着体内那些躁动的“工具”一样,小心翼翼地驾驭着与顾沉岩之间这根刚刚绷紧的、无形的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