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朱闲要在大明享用科技与狠活,应天城门那边,两个老头也一摇一摆的往郊外的田野里走来。
“老爷,在您的英明神武的指挥下,今年山西陕西两地的旱灾得到了及时的赈济,湖广发生的水涝也应对得当,而江南地区风调雨顺,又是丰收的一年,可谓是五谷丰登,民康物阜。”
李善长发自内心的高兴,大拍朱元璋的马屁。
朱元璋一边点着头,一边望向地里在耕作的农人,“咱心里有数,一定要多出来走走,看看百姓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能吃饱,地里的庄稼长得是不是跟奏折里说的一样好。”
“老爷心系黎民,乃天下之幸,大明之福!”
李善长马屁拍的震天响,心里却有点打鼓。
他自信江南富庶,但百姓总有贫苦的,保不齐在应天城近郊遇到个例外,让陛下瞧见,那就不好收场了。
“咦?”
正在忐忑间,朱元璋惊疑一声,吓得李善长急忙顺着老朱的目光望过去。
“那一块田的稻米长得特别好!”
却见朱元璋指了指大路东边的田。
李善长提起的心,这才放进了肚子里,果然见那边一大片的田地,庄稼都长得格外茁壮些。
“定是一位善于耕作的老农!”
李善长称赞。
朱元璋点点头,鼻子也跟着嗅了嗅,“老李,你有没有闻到香味?”
李善长下意识的接道,“稻香?”
很快,一股令人食指大动的诱人味道,霸占了他俩的嗅觉。
“咱这一辈子,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香的臭的,什么都吃过,还没有闻过这样的香味。”
“鲜,辣,麻。。。。。。这么多的味道融合在一起,妙不可言!”
朱元璋不由自主的加快脚步,来到了田地边的一个院落外。
院里,朱闲吃着火锅唱着歌,张管家在给他烤着鸡翅膀。
桌上,还有两罐刚从井里捞出来的可乐。
火锅底料和可乐这些,都是两个月前随朱闲一起来大明的,当时他准备去朋友家煮火锅吃,各种调料和食材买了一大购物车。
结果直接在大马路上,被一辆小轿车连人带东西,送到了大明来。
这些在现代很寻常,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在大明却算得上绝味仅有,人间美味。
特别是工业与狠活,谁吃谁知道。
连农产品,都比大明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产品,长得个头大。
唯一可惜的是,大部分食材都是一次性的,吃完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