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宇赤脚踏上祭坛,仰头望天。
“我准备好了。”他说。
归源树剧烈摇晃,万千桃花腾空而起,在空中组成一道旋转的星河。地脉轰鸣,心渊开启,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冲破云层。
林小宇的身体开始消散,化作点点荧光,顺着光柱流入地底。
就在最后一刻,他回头看向苏念和陈默,嘴唇微动:
“记得每天问一句……你还好吗?”
光柱炸裂,粉雾弥漫。
当光芒散去,祭坛上已空无一人。
只有那只旧纸鹤静静躺着,翅膀上多了一行细小的字迹:**我一直在听。**
此后,春风热线从未断线。
更神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成为“临时接线员”。学校成立了“倾听社”,企业设立了“情绪假”,连监狱也开始推行“共情对话日”。那个曾杀害妻子的男人,在热线中与女儿通话三年后,终于等到她亲口说:“爸爸,我不恨你,我只想你回家。”
而归源山,成了朝圣之地。
人们带着信件、录音、照片前来,在树下轻声诉说。有些是道歉,有些是思念,有些只是单纯想被人听见。每当夜幕降临,千盏灯笼亮起,整座山仿佛漂浮在星河之上。
一年后,苏念大学毕业,成为首位“共情工程”研究员。她在论文扉页写道:“真正的治愈,不是让人忘记痛,而是教会他们,痛也可以被温柔对待。”
陈默考上了师范大学,专攻特殊教育。他站在讲台上,第一句话是:“我曾经是个哑巴。但现在,我想告诉你们,每一个不愿说话的孩子,心里都藏着一首没唱完的歌。”
某个深夜,苏念独自来到山顶。
她拨通春风热线,听筒里传来熟悉的女声:“你好,这里是春风热线。无论世界多么喧嚣或寂静,我们都想问你一句??你还好吗?”
她没说话,只是把耳朵贴紧听筒。
风穿过树林,雨滴落在屋檐,远处传来婴儿的啼哭,近处有情侣低声絮语。而在所有声音的缝隙里,她似乎听见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轻轻回应:
“我在。”
她笑了,抬头望向星空。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像一道未落尽的泪。
多年后,一本名为《你还好吗》的书出版,作者署名:**春风热线编辑部**。
书中收录了三千个真实故事,扉页写着一句话:
>**在这个习惯沉默的世界里,
>敢于说出“我很难受”的人,
>才是最勇敢的英雄。**
而在书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只泛黄的纸鹤,展开后只有一行字:
**下次见面,我请你吃糖水粥。**
??林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