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什么?”
“等我不再用‘专业’当盾牌,等我能坦然说‘我喜欢你’,不是出于同情、责任或移情反向,而是因为??你就是你,一个让我欣赏、尊重、想要了解更深的女人。”
风从窗外吹进来,掀动帘幕一角。
他们都没有再说话,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彼此。
良久,她轻声问:“那还要等多久?”
“我不知道。”他诚实地说,“也许一年,也许三年。但我相信,当我们都不再需要‘等待’这个词来定义关系时,就是最好的时候。”
她点点头,站起身:“那我先走了。下周我要开始兼职做线上心理支持志愿者,培训课第一天。”
他跟着起身:“祝你好运。”
走到门口,她忽然回头:“顾言。”
“嗯?”
“如果有一天,你在街上看到我在发传单、做公益演讲,或者蹲在路边喂流浪猫,你会认出我吗?”
他看着她,眼里有笑意:“怎么会认不出?那个总把薄荷叶泡茶、给绿萝唱歌、写博客治愈别人的女孩,早就刻在我记忆里了。”
她笑出声,挥手告别。
走出图书馆,夕阳正缓缓沉落。她沿着河岸散步,手机震动。是博客后台提醒:新评论。
她点开,是那个匿名用户:
【我去听了讲座。他在台上提到你写的那句话。
我没有哭,只是站在人群里,默默说了句:谢谢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她回复:【彼此。】
夜幕降临时,她回到家,打开电脑,新建一篇草稿。
标题迟迟未定,正文却已成型:
【今天我去听了一场讲座。
主讲人谈到了移情、边界与成长。
我没有提问,也没有靠近。
我只是坐在那里,看着那个曾握着我人生绳索的人,如今站在光下,讲述如何放手。
我忽然明白,最深刻的爱,从来不是占有。
而是我因你而改变,你因我而柔软,
但我们依然各自前行。
就像两条河流曾在暴雨中交汇,激荡出漩涡与浪花,
最终仍归于各自的流向。
而河床深处,早已被彼此冲刷出新的形状。
所以,我不再问“我们会怎样”。
我只想说:
谢谢你,曾照亮我的黑夜。
而我,正努力活成你不忍错过的day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