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梦千年板材 > 开局(第4页)

开局(第4页)

“诸位长者有所不知。大隋国运已衰,炀帝荒淫残暴,百姓揭竿而起。李公久镇太原,恩信在民。若起兵,关中十万百姓必归其麾下。与其说是辅佐李家,不如说是辅佐一个新天下。”

大帐内一时喧哗,质疑声四起。大哥奥射设倚着长刀,语气直白:

“刘文静,你说得天花乱坠。可汉人皇帝哪个不是待突厥如草芥?你们成了,未必记得今日之诺。”

这时,我缓缓上前一步,银铃耳坠随着步伐轻轻摇曳,声音清朗:

“叔父,隋炀帝此时此刻正在江都醉生梦死,而且隋朝并未立太子,长安城如今无人主事,既然连隋帝都弃守关陇,何妨赌这一局?若李家得势,突厥不仅可收回旧岁馈赠之地,还能与新朝结盟,共霸天下。”

帐中火光摇曳,众酋长各执一词。始毕可汗面色冷峻,不置可否。

什钵必忽然起身,拱手说道:

“古话常言,大汗之业,不在于一时之胜,而在于长久的筹算。与其逼李氏父子与我为敌,不若先扶持,再观后效。”

我接着说道:“中原有言:‘唇亡齿寒。’隋室已衰,若李家得势,我突厥袖手旁观,将来中原坐稳,他们必以此怨首图我突厥。但若我等此刻伸手援助,便是‘结草衔环’,他们必铭记在心。到那时,两国合兵,可控西域,可御东敌。此消彼长之间,比我孤军南下强上百倍。”

此时义成公主正好不在帐中,一些对隋朝记恨已久的首领也开始帮着李家说话。

刘文静连忙趁势补充:“正是!可汗若能出兵相助,李氏必铭感五内,突厥亦将获无尽良马与财货。”

始毕可汗端坐良久,终于缓缓点头:“刘文静之言有几分道理。这金帛我便收下了,助李渊攻下这长安。”

帐中哗然,刘文静长长吐出一口气,重重一揖。突厥派出几千骑兵,刘文静带着骑兵还有马匹,兵甲启程返回太原。

春寒料峭,晋阳宫的宫灯依旧彻夜不熄。殿内,李渊披甲而坐,身旁的李世民、李建成等人皆肃然在列。案几上摊开的,是秘密绘制的的晋阳前往长安一路城池布防的地图。

刘文静从突厥归来,带回了始毕可汗的允诺。李渊微微抬头,目光中透出一丝审慎:“文静,你此次能说动始毕可汗,究竟用了何法?始毕可汗乃骁勇之人,平日难得说服。”

刘文静深吸一口气,躬身道:“此事全赖突厥小王子阿史那什钵必和一位公主,我随行之时,只需点明大隋衰败与李公恩信,二人便出言劝说可汗倾向支持李家,始毕可汗方才点头。”

李渊微微眯眼,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手轻轻敲击桌案:“原来如此……世民,这二位似乎就是之前在晋祠见过的二位。”话语中有赞赏,也有一份未明的期待。

刘文静暗暗疑惑:“之前在晋阳求见李渊的不是两个普通突厥少年吗?”但看见大公子李建成暗暗皱眉便不好提出此事。

李建成心中微微一紧。他向来知道弟弟才智出众,但今日亲耳听闻李世民能借与突厥高层的私人交情,劝动始毕可汗,心里不免生出几分忌惮。那目光在火光下略微闪动,暗暗评估着弟弟可能带来的权势与危险。

李渊缓缓伸手,握住桌案边缘,仿佛稳住自己心中激动:“突厥愿助我李家,只要我们入主长安。时机已到,大隋天命已绝!”

李建成沉声道:“父亲,此事若不成,我们必为天下公敌。此事若成了,父亲便是天下之主”。

李世民目光则一直盯着地图上那枚代表长安的红点,不发一言,心口像被什么敲击。他不是没想过这一刻,可真到来时,心底竟涌上一丝莫名的悸动。

那是一个名字在心中闪过——舒涵。

他记得在那晚的篝火边,她目光明亮而笃定地对他说:

“隋室气数将尽,李家若握兵权,攻入长安必能势如破竹。”

如今,这一切正在发生。他与她之间,隔着千里,共同影响着天下的权力格局。

李家如何攻入长安,历史已有赘述,我便不再一一描述,只是期间我常托刘文静让派去的突厥骑兵给我带信。书信还是以哥舒翰的名义。这是晋阳一别后李世民给我写的第一封信:

“我欲逐鹿中原,不为一己之功名,只愿天下太平。然功业未成,心中惟念一人。

晋阳风起,战鼓如雷,我知此去路远,或死于乱世,或立于天下。若我一日封侯,必来迎卿;若我葬骨沙场,愿卿忘我。”

我回信道:“君言逐鹿,不为功名,吾信之。

然天下路远,烽火未息,吾不敢许同行,只愿君安。若君一日封侯,吾当遥献贺;若君葬骨沙场,吾亦铭念于心。山河有梦,命途多艰,惟愿君无恙,长安如故。若天命眷顾,待君再续此缘。”

*此章女主形象主要借鉴电影《英雄》里一袭白衣的如月。舒涵的人物形象主要借鉴了美剧《马可波罗》里朱珠饰演的蒙古公主阔阔真,朱珠太美了,简直就是作者心目中的女主长相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