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穿成废柴后我成了 > 铁血丹心(第2页)

铁血丹心(第2页)

林微熹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紫檀木盒,打开,里面是一叠厚厚的银票,面额巨大,以及几处地契房契。“这是我变卖了部分母亲留下的嫁妆,以及……王爷之前赠予的一些产业。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钱财乃身外物,若能助王爷稳定边关,解将士之苦,倾家荡产,亦在所不惜!”

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然。烛光映照着她清丽绝俗的侧脸,那眼中闪耀的光芒,竟比男子更为坚毅果敢。

林伯与鲁娘子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撼与敬佩。自家小姐,当真有着不输男儿的胆魄与胸襟!

“老奴(奴婢)遵命!”两人齐声应道,心中豪情顿生。

三日后,京城北门,旌旗招展,甲胄鲜明。

十万京营精锐列队整齐,肃杀之气直冲云霄。百姓夹道相送,既有对王师出征的期盼,亦有对亲人的担忧。

萧执一身玄色铁甲,猩红披风在朔风中猎猎作响。他端坐于高大的战马之上,面容冷峻,目光如炬,扫过麾下将士,自有一股睥睨天下的威严。

皇帝携太子、齐王及文武百官于城门楼设酒饯行。

“九弟,此去山高路远,多多保重!为兄在京城,静待你的捷报!”齐王萧桓亲自斟酒,递与萧执,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萧执接过酒盏,目光深邃地看了他一眼,唇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冷峭弧度:“有劳三哥挂心。边境风沙大,不比京城温软,三哥在京城,也需……谨言慎行,保重贵体。”他话语中的机锋,唯有彼此能懂。

言罢,不等齐王反应,他已仰头,将烈酒一饮而尽,随即掷杯于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出发!”

一声令下,号角长鸣,战鼓擂动。大军如同黑色的洪流,缓缓启动,向着北方,向着那未知的烽火狼烟,坚定前行。

在送行的人群边缘,一辆不起眼的青帷马车悄然停驻。车帘微掀,露出一双清澈而忧悒的眼眸,正是不顾风险前来相送的林微熹。

她看着他挺拔如岳的背影逐渐远去,融入铁血洪流之中,心口那枚祥云玉佩微微发烫,仿佛感应到了主人的离别与征战的杀伐之气。千言万语哽在喉间,最终只化作无声的凝望与内心最深切的祈愿——愿君平安,愿君凯旋。

萧执似有所感,于马背上蓦然回首,目光穿透重重人群,精准地落在那辆马车上。隔着遥远的距离,他看不到她的容颜,却能感受到那道始终追随他的目光。

他朝那个方向,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随即,毅然转身,再不回头。

男儿立志出乡关,不破狄虏誓不还!

大军开拔后,京城的局势并未缓和,反而因萧执的离开,暗流更加汹涌。

齐王果然开始动作。他先是授意御史,弹劾了几位与靖王府往来密切的中级将领,虽未动摇根本,却也起到了敲山震虎、剪除羽翼的作用。接着,户部对军需物资的调拨开始出现各种“意外”的延迟和克扣,送往边关的粮草辎重,数量与质量皆大打折扣。

林微熹依托“锦绣坊”渠道秘密筹措的物资,成了填补这些缺口的重要来源。她行事愈发谨慎,利用商队往来、货物夹带,将一批批粮食、药材、甚至御寒的棉服,巧妙地运往北境。这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齐王的耳目也曾察觉到一些蛛丝马迹,数次派人盘查商队,皆被林微熹事先安排的人手或制造意外,或利用其他权贵的关系巧妙化解。

她如同在悬崖走丝,每一步都需权衡利弊,计算风险。白日里,她是那个专注于刺绣、经营坊务的司造女官;深夜里,她则是运筹帷幄、调动资源的幕后之人。清丽的容颜难掩疲惫,但那双眸子,却因这重重压力与挑战,而愈发璀璨明亮。

偶尔,她会收到由石磊转来的、来自边关的只言片语。不是情书,只是简单的军报摘要,或是北地风物的描述。但从那寥寥数语中,她能拼凑出他面临的艰难——缺粮、苦寒、敌人的狡猾、内部的掣肘……每一次收到消息,她的心都会为他紧揪,也更加坚定了她必须守住后方,为他提供支持的决心。

这一夜,她又收到传书。除了惯例的军情,末尾竟多了一行与他风格不符的小字:“北地苦寒,见梅花初绽,思及京华一人,安否?”

没有称谓,没有落款,却让林微熹握着那张薄薄纸笺,在灯下怔忡了许久。指尖轻轻拂过那行字,仿佛能感受到落笔时,那人冰封外表下悄然泄露的一丝温情。

窗外,北风呼啸,寒意刺骨。而她心中,却因这遥远的、笨拙的问候,泛起圈圈暖漪。

她知道,前路依旧漫长且布满荆棘,齐王的威胁并未解除,边关的战事胜负未卜。但她与他,一个在血火沙场挥剑斩敌,一个在不见硝烟的京城暗战,两颗心却因这共同的信念与无声的牵挂,靠得前所未有的近。

铁血丹心,不负家国,亦不负彼此。这乱世风雨中的携手,注定将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传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