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太子被关 > 热闹(第1页)

热闹(第1页)

太子明昭半倚在锦榻上,脸色仍带着病后的苍白,但精神已清明了许多。近侍太监郑福海伺候着他用完药,轻声禀报赏赐已按制颁下。

“……荣国府那边,陛下和殿下您的赏赐都已按制颁下了。贾府上下感恩戴德,尤其是那位林姑娘,听说接了赏,甚是恭谨感念。”

郑福海觑着他的脸色,见并无不虞,这才问出心中不解:“殿下的赏赐都是极好的,只是奴才愚钝,那方刻着清心玉映的羊脂白玉牌,是早年内府精心所制,质地虽佳,样式却古朴,不似其他赏赐那般显眼。殿下特意命人寻出来赐给林姑娘,可是,另有深意?”

明昭闻言,目光掠过枕边那卷经文摹本,温声道:“你有所不知,这玉牌原是一对。另一块明心见性,当年父皇赏赐给了林如海。林公为官清正,学识渊博,孤向来敬重。如今见到其女笔墨,不免想起故人。”

他顿了顿,想起那字里行间隐约透出的孤寂,语气愈发温和:“林氏女父母俱亡,孤身寄居外家。赏她金银珠玉,不过是锦上添花;赐她华服美饰,也难慰其心。唯独这件与其父渊源深厚的物件,孤想着,她若见到这玉牌,知是与父亲旧物成对,或可稍解思亲之情。”

郑福海这才恍然大悟,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殿下圣明!体恤入微至此,奴才万万不及!这般周全的考量,林姑娘若知晓殿下的用心,必定感念不已。”

他脸上堆起笑,又顺着话头说道:“说起来,如今京中都传遍了,都说林姑娘那经文了不得,是其中的愿力感动了上天,神明庇佑,殿下这才得以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呢!这林姑娘,怕真是个有福有造化的!”

明昭听了此话,心中却是一恍,仿佛梦中的身影再度缠着迷蒙的雾气,漫上心头。

那个身影,仿若神女,却看不真切,只记得一只温凉的手,将他轻轻扯住,犹如一股宁静之气,托住了他的神魂,把他从黑暗中唤醒。

这玄乎其玄的梦境,与那据说感动神佛的经文之间,究竟有无关联?他无从判断,也难以确定。

然而,这个念头只是一转,便被更实际的考量压下。

明昭想到如今京中已将“林氏女经文愿力感动上天”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林氏女客居贾府,虽有外祖母疼爱,终究是寄人篱下。如今她正被这舆论推至风口浪尖,若自己此刻流露出任何对经文效力的质疑,恐怕会令她陷入难堪的境地。

无论如何,那林氏女献经祈福是事实,其父林如海亦是值得敬重的故臣。于公于私,此刻顺势而为,保全她的名声,方是稳妥之道。

思及此,明昭对郑福海吩咐道:“日后,凡宫中逢年节对贾府的例行赏赐,你记得单拟一份给林氏女,不必过于贵重,但要精巧雅致,合乎她的身份喜好。算是孤念及其父,对她的一份额外照拂吧。”

郑福海这次是彻底明白了太子的心意,这是要不动声色地给那位林姑娘撑腰,让她在贾府过得更容易些。

他忙躬身应道:“奴才明白了。殿下仁厚,念旧恤孤,奴才必定办得妥帖,既全了殿下的恩典,也不至让林姑娘过于惹眼。”

明昭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太子的这番心思,贾府众人尚不得而知。此刻,贾府里正为着刚送来的赏赐一片欢欣,丫鬟婆子们穿梭往来,个个都带着喜色。

王熙凤一双凤眼笑成了月牙儿,主动向贾母提议:“林妹妹此番为府里立下大功,宫里都念着她的好,咱们自家人岂能没有表示?晚上合该好好摆几桌酒,好好热闹一番,既是给妹妹庆功,也是彰显咱们府上知恩图报,上下和睦的气象!”

这话说得漂亮,既捧了黛玉,更将贾府放在了知恩的位置上。

贾母听罢,喜得眉开眼笑,连声道:“正是!正是!我的玉儿,总算是否极泰来了!”

王夫人虽心底并不乐意,但宫中贵人的态度摆在那里,她又岂敢怠慢,面上也只得做出欢喜欣慰的样子。

“凤丫头说得是。黛玉这孩子,身子是弱了些,难得这份诚心能上达天听,得贵人如此青眼,也是她的造化,更是我贾府的荣耀。这庆贺宴,是该好好办一办。”

邢夫人见风使舵,更是忙不迭地附和:“这可是求都求不来的福气!林姑娘往后可是不一样了!这宴席务必得办得风风光光!”

掌灯时分,荣庆堂内灯火辉煌,笑语喧阗。

黛玉因着身子不适,能来已是勉强支撑,更是无心梳妆,青丝松松绾就,未施粉黛的脸上带着几分病态的苍白,在这满堂锦绣中显得格格不入,却也愈发清冷出尘。

贾母一见黛玉进来,便笑着招手:“玉儿来了,快坐到祖母身边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