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 第473章 苏定方一案的真相(第2页)

第473章 苏定方一案的真相(第2页)

此时,夕阳正好洒落桥面,整座冰脊道宛如镀金长虹,倒映湖中,与天光云影交相辉映。达瓦祭司率领众女巫缓步登桥,吟唱古老祝歌。十八部族首领齐聚桥头,齐声高呼:“守路人安泰!通途永固!”

吐蕃使团人人变色。

更有甚者,一位随行书记官忍不住掏出竹简,偷偷记录下桥体结构、材料配比、人力调度。林骁悄然示意,两名伪装成商贩的斥候立即上前“不慎”撞翻其包袱,墨汁泼满竹简。

当晚,沈昭设宴款待使团于新建驿站。席间无珍馐美酒,只有烤羊肉、糌粑、酸奶酪,配以自酿青稞酒。墙上挂着工匠们的工具拓片,桌上摆着孩子们绘制的“梦想桥图”。

禄东赞饮至半酣,忽问道:“若我吐蕃也欲在纳木错建桥,可否请你们相助?”

沈昭举杯微笑:“桥术无疆界,唯愿众生安行。但有一条??建成之后,不得用于军旅征伐,只准百姓往来。”

“若违背呢?”

“那我就亲自带人把它炸了。”沈昭语气平淡,眼神却如寒冰刺骨。

宴会结束,吐蕃使团连夜召开密议。次日清晨,禄东赞主动求见沈昭,递上一份文书??竟是吐蕃境内三条险道的地图,并附请求合作修路的意向书。

“我们愿意提供人力、石材,甚至派遣工匠学习技术。只求……能让我们的孩子不再死于风雪。”

沈昭接过地图,久久未语。最终,他提笔在空白处写下八个字:“共修之路,不分唐蕃。”

十日后,使团离去。临行前,禄东赞独自登上桥顶,面向东方跪拜三次。

“我不是拜你。”他对赶来送行的沈昭说道,“我是拜这座桥。它让我第一次相信,人间真有不为权谋、只为苍生的事。”

风起,铜铃轻响。

沈昭目送车队消失在雪原尽头,转身望向桥身。此刻朝阳初升,冰面蒸腾薄雾,整座桥仿佛浮于云端。阿箬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下一个目标,真的要去火焰戈壁吗?”

“必须去。”沈昭点头,“那边每年热死的人,不比这边少。而且……那里有一口古井,井底刻着‘丝路归心’四字,与我在疏勒见过的一模一样。我总觉得,这条路,早已有人走过,只是断了太久。”

“那你准备怎么引水?雪山太远,地下渠怕是挖不通。”

“我有个想法。”沈昭展开新绘图纸,“利用地热裂隙,建造‘蒸汽导流井’。先把地下水加热成蒸汽,推动陶轮水泵,再通过陶管网络输送到地表蓄水池。虽然费工,但可行。”

阿箬看着图纸,忽然笑了:“你知道最难的是什么吗?”

“说。”

“让人相信??沙漠也能流水。”

沈昭也笑了:“那就先造一口井,让第一滴水落下时,所有人都听见声音。”

数日后,长安再传佳音:皇帝览报吐蕃使团态度转变,大悦,特赐沈昭“开疆侯”爵位,许其自行组建“丝路营”,专责边陲道路建设,并授权招募民间匠户、减免赋税以资鼓励。

程砚附信调侃:“你现在已是半个土皇帝,小心别修着修着,自己称王了。”

沈昭回信只一句:“王不必我来做,路必须我来开。”

春深时节,冰湖边缘开始解冻,溪流潺潺注入下游草原。桥基稳固如初,经受住了融雪期的巨大压力测试。户部派来的监察官实地查验后,惊叹不已,当场奏报朝廷:“此桥巧夺天工,千年可存。”

沈昭并未因此自喜。他在桥北立了一块空碑,碑面光滑如镜,题曰:“功过待评”。

“等五十年后,让走过这条路的人来写。”他说。

某夜,沈昭独坐桥畔,仰望星空。阿箬送来一件厚袍,默默披在他肩上。

“你在想什么?”她问。

“我在想师父说过的话。”沈昭低声道,“他说,真正的兵王,不是杀敌最多的人,而是能让最多人安全回家的人。”

风穿过桥洞,吹动檐下铜铃,叮咚作响。

那一声,像是回应,又像是承诺。

翌日清晨,喀什来的信使抵达驿站,带来十余名精通地道挖掘的维吾尔老匠人。他们带着祖传的“沙盘推演术”和耐高温陶管配方,愿助沈昭打通火焰戈壁。

沈昭站在桥头迎接,亲手为每位老人献上一碗热汤。

“各位前辈,前方是火狱,身后是希望。咱们一起,给死地通一条活路。”

众人齐声应诺,声震雪原。

太阳升起,冰桥闪耀如金。新的一天开始了。

新的路,也在脚下延伸。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