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秋末某夜,警哨突响。
林骁疾驰而至,面色铁青:“东线三号渠段被人投毒!两百亩麦田枯死,十余名村民饮水后昏迷不醒!”
沈昭连夜赶赴现场。月光下,死去的麦苗根部泛着诡异青黑色。他取样化验,发现水中含有剧毒“断肠草汁”与某种金属粉末混合物,极难察觉。
“这不是寻常报复。”阿箬分析,“配方精准,手法隐蔽,显然是冲着摧毁整个水利系统来的。”
更令人不安的是,案发当日,曾有一队自称“商旅”的陌生人路过附近驿站,翌日清晨便消失无踪。经查,其所持通关文书系伪造,且马蹄印迹与吐蕃骑兵制式相符。
“有人不想看到这片沙漠变绿。”林骁冷声道,“很可能是吐蕃内部反对议和的鹰派势力所为。”
沈昭站在干涸的渠边,望着焦黑的土地,久久不语。
次日,他在新建的“丝路学堂”召集所有工匠、医者、农夫代表,当众宣布:“从今日起,每一口水井、每一段渠道,都将设立‘守水盟约’??一人中毒,全渠共查;一地遭袭,八方驰援。我们要让敌人知道,这不仅是工程,更是人心所向。”
他还下令推行“水纹令”制度:所有供水均需加盖特制陶印,记录来源、检测人、使用范围,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追溯源头。
与此同时,阿箬牵头组建“赤心医队”,深入各村落巡诊,教授简易净水法,并研制出一种以银粉过滤毒素的“明镜滤罐”,免费发放。
三个月过去,阴谋未能得逞。反而因百姓警惕性提高,一名潜伏的奸细在试图污染二号池时被捕。
审讯之下,此人供出幕后主使竟是吐蕃宰相钦陵??禄东赞的叔父,军方实权人物。他不满侄儿与唐廷合作,意图破坏沈昭声誉,阻断技术外传。
沈昭得知后,未怒反笑:“他怕的不是桥,也不是渠,而是人心相连。”
他提笔修书一封,附上一瓶纯净井水、一包麦种、一张孩童所绘的“绿色家园图”,派人直送拉萨。
信中只写一句:“你若不信人间有善,不妨看看这片沙地如何开花。”
冬至那天,奇迹发生了。
一场罕见的暖雨降临戈壁,整整下了三天三夜。雨水渗入地下,与人工渠水交汇,催生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一夜之间,荒原上冒出无数嫩芽,野草疯长,甚至有旅人声称看见沙丘间绽放出紫色鸢尾花。
百姓奔走相告,称其为“天降甘霖,人开福田”。
而在遥远的拉萨,钦陵收到那瓶水与画作后,沉默良久,最终焚香净手,提笔回信:
>“吾毕生征战,所得皆为灰烬;汝十年耕耘,所成尽是青山。
>自此之后,吐蕃工匠赴唐习艺者,不予阻拦。”
春风再临之时,冰脊道上迎来了新的盛景。
达瓦部落的孩子们牵着骆驼队,驮着火焰戈壁产的第一批小麦进京献礼。沿途十八部族夹道相送,鼓乐齐鸣。桥头石碑前,祭司再次诵经祈福,这一次,她们唱的是《通途颂》:
>“铁骨架长虹,玉髓贯西东。
>一桥连万姓,寸土皆春风。”
沈昭立于桥顶,望着远方地平线。那里,新的测量旗正在升起,指向更西的未知疆域。
“下一个目标呢?”阿箬走到他身边。
“楼兰。”他轻声道,“那里有座‘归心塔’,传说塔底埋着整条丝路的舆图。若能找到,我们就能画出一条真正贯通东西的大道。”
阿箬笑了:“那你打算怎么穿越死亡海?”
“靠信念。”他握住她的手,“还有你熬的药,我的镐,和所有人愿意跟我走的脚印。”
风起,铜铃再响。
桥下湖水荡漾,倒映着蓝天白云,也映出千万条延伸向远方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