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板熟稔的手指一挑、一捻,掌中就多了四颗大大小小莹白色的珍珠。
谢翠娥眼睛一亮,“哇?这就是养殖出来的珍珠啊?”
“嗯,你看看!”
她小心翼翼地拈起一颗,迎着阳光细细观赏。
珍珠莹白细润,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润泽的光芒。
“没想到一个蚌真的可以出这么多珍珠!”江一龙信了许工的话。
王老板说:“无核珍珠一个蚌可以产四五颗,多的七八颗的都有。有核珍珠一般就放一颗。”
“王老板,什么是无核珍珠和有核珍珠?”谢翠娥问。
“这个啊……”王老板不知道怎么解释,“我还是带你们自己去看吧。”
工厂里整整齐齐地摆着十来个长条桌。桌子两旁各坐着一排女工。桌子上摆放着一个个蚌壳。
女工们左手拿着镊子小心翼翼地撬开一个蚌壳,右手一根细针模样的东西飞快地把什么东西往蚌壳内一塞,镊子退出,蚌壳紧闭。
“这是在做么子?”江一龙和谢翠娥很好奇。
“这是在育珠。人工养殖珍珠,没有这个步骤是不行的。而有核与无核的区别……”王老板拈起一个豆子大小的圆球。
“这是用贝壳磨成的圆珠子,放这个东西形成的珍珠就叫有核珍珠,没有这个的就是无核珍珠。”
王老板深入浅出,二人一下子就懂了。
“有核珍珠一般比无核珍珠形状更规整,尺寸也更大,做珍珠项链好看,无核珍珠产量高,用来磨珍珠粉没得杂质。”
王老板又带他们来到办公室,打开一个玻璃展览柜。
展览柜里摆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红绒布首饰盒,各色珍珠项链、珍珠耳环、珍珠胸针等首饰在红绒布的衬托下光彩熠熠,端庄温婉。
“好漂亮啊!”谢翠娥由衷地赞叹。这里的珍珠每一颗都比刚才在蚌壳里取出来的那颗更大、更圆,更有光泽。
王老板取出一串珍珠项链递给江一龙,笑着说:“给夫人试试看。”
江一龙扫了眼首饰盒旁边的价格标签,3888!不由的手一抖,“这也太贵了。”
不得不说一分钱一分货。
项链上的珍珠颗颗有葡萄大小,圆润规整,散发出如明月清辉般的光泽,衬托得谢翠娥温婉大方,好似贵妇人一般。
一串珍珠项链就要好几千,再一扫展柜里的其他饰品,随随便便都是好几百。
江一龙嫉妒得眼睛都红了,这卖腊鱼得卖到什么时候去了!
参观完了养殖工厂,江一龙请他吃饭。
王老板席间他们是真的想学着养殖珍珠贝,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兄弟啊,你要有别的业务,这个养殖的事,千万不要搞!”王老板吃的肥油满面,他喝了口啤酒,“你莫听说养珍珠贝挣钱,养它可真的遭罪。这些蚌壳难伺候得很,天一热就热死了,天一冷呢,又冷死了。好不容易成活,没个三五年,只怕看不到像样的珠子。就算有珠子产出,溜圆的也少。你别看刚刚谢老板试戴的那串珍珠项链贵,我一池子蚌壳也未必出得了那么一串!”
王老板感叹,“你说珍珠为什么卖得贵呢?那就是好的珠子少啊!”
谢翠娥笑着给他倒酒,说:“王老板是怕我们以后跟你抢生意吧?”
“嘿,我还巴不得多些人来搞这个!只有做的人多了,这个市场才会大。这就好比你做饼子,只有人多,把这个饼子摊大了,你哪怕只分一块,也吃得多些。如果这个饼子本身小,你哪怕一个人全吃了,也只有那么一点。”
王老板看得很通透。
“兄弟,你那个腊鱼做得好嘞,就继续做,等攒了本钱了再来搞这个珍珠。不说多了,至少前面两三年了,可以说是纯投入,养蚌壳不说,还要育珠,你要做珍珠项链,还要打孔加工。这一系列的工序每一步都要钱来投入。不瞒你说,哥哥我入这一行,今年是第五个年头了,我也才刚刚回本。”
江一龙笑着说:“王老板这么一讲我真的想打退堂鼓了。”
王老板说:“大家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呢!当年和我一起搞珍珠养殖的有四五家,现在也只有我一家还死守在这里。你要说不赚钱呢,这个生意确实有钱挣,但你要说赚钱呢,它的风险也大。主要是周期长。几年之内,只要哪一年遭了灾,几年的心血就完全白费。原先那几个中倾家**产的就有两个。我就怕你腊鱼好不容易攒的那些本,一下子全投进来,万一亏了,那就是半辈子都白干了。”
王老板对二人推心置腹,言语十分诚恳。
江一龙心里是矛盾的,挣大钱的**像吊在拉磨的驴前面的胡萝卜,吸引着他。可他又担心,一步踏错,满盘皆输。
江一龙和谢翠娥送了些腊鱼给王老板,邀请他有空去“兴龙渔业厂”做客。
王老板很高兴,表示同是湖岸边做生意的人,就该守望相助。
二人约了有空再一起喝酒聊天,便结账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