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三人下了马车,眼前是间低矮的瓦房,连块招牌也无。
苏冶又朝四周看了一圈。
街对面,是家买早餐的摊贩,附近人员鱼龙混杂,货郎,脚夫,还有些零散的杂耍队伍。
“这是买泥料的地方?”
苏冶觉着这地点有些来历,寻常泥料作坊多设在城郊,方便大宗采买,眼前这铺子不仅门面狭小,还隐于闹市,周遭更无同类商号,连个招牌也不挂。
转念一想倒也寻常,县里铁器铺多将作坊与店面分开,作坊在城郊,店面在城中,这泥料铺选址虽不便运输,却方便掌柜们看样订货。
赵二点了点头,掀开布帘迈入店内。
铺面狭小,进门便是一方逼仄的空间,仅容两人错身,屋内没有窗户,门帘又扣着,只一盏油灯悬在梁下
墙角堆着麻袋,鼓鼓囊囊不知装着些什么。
这地方还真是低调,大概赚的都是熟人的钱……苏冶想。
斑驳的柜台后空无一人。
正疑惑间,身侧的赵二突然扬声:"杨掌柜。"
话音未落,柜台后蓦地探出个人影,惊得苏冶心头一跳。
原是这老儿佝腰低着头,被柜台遮了个严实,她才没有看到。
被称作杨掌柜瞧着五十来岁,个头不高,肤色黝黑,脸上有不少褶子。
瞧见苏冶一行人,面上立刻挂上熟稔的客套。
“这回要些什么?”
听掌柜的这语气,同这赵二三人是旧相识。
苏冶拿出了采买单子递给他。
杨掌柜接过细看,眉头微蹙,抬眼打量了下苏冶。
“瞧着面生。”
赵二闻言,欲要上前解释,苏冶却抢先道:“新来的。”
杨掌柜将单子递回,“怎的是个黄毛丫头。”
苏冶道:“我只是瞧着小,实际快有四十。”说着,回头看向身后的赵二,“好儿子,替你娘给这掌柜的说句话。”
苏冶的话教身后三人目瞪口呆,尤其是赵二,脸上的表情活像吞了苍蝇。
那掌柜的听了苏冶得荒唐话,不禁失笑。
“老夫眼拙了。”
说罢,杨掌柜掀开后门帘往里走去,苏冶与三人紧随其后,赵二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苏冶佯装未见,径自跟入内院。
进了里面苏冶才看到,这店原来还有处面积宽敞的后院。
院子四边砌着土墙,墙头爬着野藤,地上杂乱却有序地堆着料材,泥料缸半埋入土,缸口覆着草席防雨,粗木架上还晾着未干的陶模。
“胆水没货,我给你下个单子,城南跑一趟,品相不错。”
他边说边引众人走向西南角大棚下的一排大缸。
“过来瞧瞧。”
待苏冶等人上前后,他揭开了缸上的厚木板,里面都是阴干后堆叠的白鳝泥。
苏冶探头看了一眼,霎时间脑子里闪过八百个念头,想着一个精明的生意人接下来该怎么说话,怎么以高端的方式同这掌柜的玩心眼子。
末了,苏冶叹了口气,还是说道:
“这些防潮都没做好,我们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