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回到罗马奴隶主 > 第55章 亚细亚大地震(第1页)

第55章 亚细亚大地震(第1页)

1365年5月6日,无数命令从君堡向各地发出。要求帝国境内的所有居民,全部接到命令后,住到房屋以外的空旷地带。上帝显圣,告知约翰,会有大灾难爆发。5月9日,上午辰时三刻左右,一场巨大的地震在帝国发生,从君士坦丁到塞浦路斯到大马士革都能感到巨大的震感,不过地震在爱琴海发生,之后麦士那地区也发生了强烈的余震和海啸。不过居民动员的早,人员伤亡只有200多人,但是大量的房屋遭到损失。王凡看着倒塌的房屋,心中五味杂陈。之后断断续续爆发了多场余震。首到5月18日,各地救灾状况统计出来。死亡1千5百7十人,因为王凡的及时通知,罗马帝国的损失不大。但是王凡还是快速总结了地震异象给国人做为参考,就是牛羊不进圈、家禽不吃食、猫狗乱跑,鱼跃水面等动物反常的行为。一旦观测到了,必须做好灾难应对措施。由于王凡的及时干预,损失是极其微小的,为当世所罕见。

后来王凡为提高预防地震的宣传效果,王凡只能又假借耶稣的名义来宣传。效果很不错,地震后的王凡支持度更高了,同样的,改良版的东正教在东罗马帝国内的传播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有威望。造成后面和莫斯科公国的东正教差异越来越大。最后分裂成了罗马东方教和莫斯科东正教。两者除了大家都有耶稣和圣母,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同的宗教人物外。双方圣经的故事梗概早就严重不符了。

站在后来人的角度上分析。罗马东方教在14-16世纪的200多年,从传统的西方一神教转变成上古时代的罗马希腊多神教,而且融合了东方的轮回观。添加了上帝也就是人间的最高主宰。他的兄长和弟弟,分管这天界和冥界的概念。

善良的人,可以重新回到人间的乐土,体验人的幸福与悲伤。罪恶的人就不用轮回了,成为了冥界的鬼怪精灵永在冥界生活。至于那些有功于国家的人,则回到天界,成为保佑国家的神灵,菩萨等。

这种先进的宗教发展观,远比单一的宗教观更适合罗马帝国这种国族成分众多的古代帝国,这种宗教观更适应人民大众朴素的情感需求,也顺应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体现出,宗教的各种改革其实就是统治阶级的自我微调,只有适应自身发展的宗教才会是统治阶级需要的宗教,不管它是向前还是向后发展。

当罗马可以轻松应对的地震灾害时,在其他地方可就没有东罗马帝国这么好运了。首先是同为亚细亚山脉的伊利汗国,在亚美尼亚省,阿塞拜疆省和桃里寺附近的王帐地区,也发生了地震,造成了至少3万人的伤亡。造成了大量的居民对于马利克统治的不满,而且因为地震的灾区在北方,造成了南方的巴比伦地区再次成为了独立的小王国,虽然马利克在罗马的帮助下,又平定了内部的分裂,但是当地民众的反抗,终究让伊利汗国做出调整。南部巴比伦地区,每年缴纳10万镑银币的税收,其他伊利汗国不再干涉。

虽然动乱结束了,但是伊利汗国业失去整合南部的机会了,宰相郭金银再给马利克的汇报中提到,“以后的巴比伦一定会脱离汗国的掌控的”。

不过由于和罗马帝国良好的外交的关系,伊利汗国的内部,大量的亚美尼亚人,开始信仰罗马版的东正教,导致了伊利汗内部各族开始向罗马信仰转变。因为伊利汗国从合赞汗为取得波斯的封建主和穆斯林的支持,改信伊斯兰教开始,在伊利汗国就存在了教派冲突。王公大臣有穆斯林教徒,有佛教徒,有道教徒,有东正教徒等。所以伊利汗不赛英去世后,汗国就解体了。如今大量的宗教势力离开了伊利汗国。变相的提纯了伊利汗国的宗教思想。因为穆教徒可以向西周其他的势力聚集,于是遗留在伊利汗国内部的宗教势力多以佛道和东正教为主。这也就决定了后世,伊利汗国和罗马帝国因为相同的信仰而选择相互结盟。使伊利汗国成为了里海周边不可轻视的一支军事力量。也左右了中亚西亚的历史进程。

其次是斯拉夫人占据的西米乌姆地区,虽然受到的灾害很小,但是在斯拉夫高压的农业政策下,大量关于“斯蒂芬家族是撒旦的教徒”的传闻不胫而走。导致很多斯拉夫人开始成群结队的逃到罗马帝国,宁愿成为罗马人的佃农,也不愿意回到故乡做撒旦的自耕农。最终在安德罗尼卡西世即位后,罗马不费吹灰之力,统一了西米乌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