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资治通鉴白话版听书 > 晋纪十一 公元314年316年(第2页)

晋纪十一 公元314年316年(第2页)

汉国青州刺史曹嶷占了齐鲁一带的郡县,自己镇守临淄,有十几万兵力,还在黄河边设防。石勒上表说:“曹嶷有独占东方的心思,请允许我去讨伐他。”汉主刘聪怕石勒灭了曹嶷后更难控制,没答应。

刘聪娶了中护军靳准的两个女儿靳月光、靳月华,立靳月光为上皇后,刘贵妃为左皇后,靳月华为右皇后。左司隶陈元达极力劝谏,说“同时立三个皇后不合礼法”。刘聪不高兴,把陈元达改任右光禄大夫,表面上是优待,其实是夺了他的权。太尉范隆等人都请求把自己的职位让给陈元达,刘聪才又让陈元达当御史大夫、仪同三司。后来靳月光有不检点的行为,陈元达上奏揭发,刘聪没办法,只好废了她,靳月光又惭愧又生气,自杀了,刘聪从此恨上了陈元达。

夏天西月,朝廷大赦。

六月,有盗墓贼挖了汉朝的霸陵、杜陵和薄太后陵,挖出不少金银绸缎。朝廷因为钱不够用,下诏把剩下的财宝收进内府。

辛巳日,朝廷又大赦。

汉国大司马刘曜进攻上党,八月癸亥日,在襄垣打败了刘琨的军队。刘曜想接着进攻阳曲,汉主刘聪派人告诉他:“长安还没平定,应该先打那儿。”刘曜就退回蒲坂驻守。

陶侃和杜弢继续交战,杜弢派王贡出来挑战。陶侃远远地对王贡说:“杜弢不过是益州的小官,偷用过库钱,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奔丧。你本来是好人,为啥要跟着他?天下哪有当一辈子贼的?”王贡一开始在马上翘着腿,听了陶侃的话,收敛神情放下了腿。陶侃知道能劝动他,又派人去劝降,还剪下头发作为信物,王贡就向陶侃投降了。杜弢的队伍一下子散了,他自己逃跑,死在路上。陶侃和南平太守应詹进兵攻克长沙,湘州彻底平定。丞相司马睿以朝廷名义赦免了杜弢的部下,升王敦为镇东大将军,加授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王敦从此开始自己选任刺史以下的官员,越来越骄横。

当初,王如投降后,王敦的堂弟王棱喜欢王如的勇猛,请求王敦把王如配给自己手下。王敦说:“这种人凶险凶悍,不好驾驭,你性子急躁,容不下他,会惹出祸来的。”王棱一再请求,王敦才答应。王棱把王如放在身边,很优待他。可王如好几次和王敦的将领们比射箭、争斗,王棱用杖打了他,王如觉得特别丢人。后来王敦暗地里有了反叛的心思,王棱经常劝他,王敦恨他跟自己不合,就偷偷让人挑唆王如杀王棱。一次宴会上,王如请求舞剑助兴,王棱答应了。王如舞着剑慢慢靠近王棱,王棱觉得不对劲,呵斥他,王如首接上前杀了王棱。王敦听说后,假装吃惊,也把王如抓起来杀了。

当初,朝廷听说张光死了,任命侍中第五猗为安南将军,监管荆、梁、益、宁西州军事,兼任荆州刺史,从武关出发赴任。杜曾到襄阳迎接第五猗,还为自己的侄子娶了第五猗的女儿,然后聚集了一万人马,和第五猗分别占据汉水、沔水一带。

陶侃打败杜弢后,乘胜进攻杜曾,有点看不起他。司马鲁恬劝道:“打仗得先看对方的将领,现在您手下的将领,没一个比得上杜曾,不能轻易逼他。”陶侃不听,进军把杜曾围在石城。杜曾的军队里骑兵多,他秘密打开城门,突袭陶侃的阵地,绕到后面反击,陶侃的士兵死了几百人。杜曾要去顺阳,下马向陶侃行礼,告辞后离开。

当时荀崧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驻守宛城,杜曾带兵包围了他。荀崧兵少粮尽,想向老部下襄城太守石览求救。荀崧的小女儿荀灌,才十三岁,带领几十个勇士,夜里翻墙突围,一边打一边前进,终于到了石览那里;她又替荀崧写信,向中郎将周访求救。周访派儿子周扶带三千兵,和石览一起去救荀崧,杜曾才逃走。

杜曾又给荀崧写信,请求讨伐丹水的贼寇来立功赎罪,荀崧答应了。陶侃给荀崧写信说:“杜曾凶狠狡猾,就像‘枭鸟吃自己母亲’一样,这种人不死,荆州就不得安宁,您以后会明白我这话的!”荀崧因为宛城兵少,想靠杜曾当外援,没听陶侃的。杜曾又带两千多流民包围襄阳,攻了几天没攻下来,回去了。

王敦的亲信吴兴人钱凤,嫉妒陶侃的功劳,老说他坏话。陶侃准备回江陵,想去找王敦解释。朱伺和安定人皇甫方回劝道:“您进去了肯定出不来。”陶侃不听。到了以后,王敦把他留下不让走,还把他降为广州刺史,让自己的堂弟、丞相军咨祭酒王弇当荆州刺史。荆州的将领官吏郑攀、马俊等人到王敦那里,上书请求留下陶侃,王敦发怒,不答应。郑攀等人觉得陶侃刚消灭大贼,反而被降职,心里又气愤又惋惜;又因为王弇凶狠暴戾,不好共事,就带领三千部下驻守涢口,往西去迎接杜曾。王弇被郑攀等人袭击,逃到江安。杜曾和郑攀等人往北迎接第五猗,来对抗王弇。王弇带领各军讨伐杜曾,又被杜曾打败。王敦怀疑郑攀是受陶侃指使,穿上铠甲、拿着矛,好几次想杀陶侃,出去又回来。陶侃神色严肃地说:“您果断有魄力,能决断天下事,怎么在这事上犹豫不决呢!”说完起身去厕所。咨议参军梅陶、长史陈颁对王敦说:“周访和陶侃是亲戚,就像左右手,哪有砍了左手右手不反应的?”王敦这才消了气,摆了丰盛的宴席为陶侃饯行,陶侃连夜出发,王敦让他儿子陶瞻当参军。

交州刺史顾秘死后,他儿子顾寿暂管州事,被帐下督梁硕起兵杀死,梁硕趁机掌控交州。王机之前占据广州,怕王敦来打,就想换个地方去交州。正好杜弘向王机投降,王敦便借着这个由头,让王机当交州刺史,想让他去对付梁硕。可王机到了郁林,梁硕却拥立前刺史脩则的儿子脩湛对抗他,王机进不去,就和杜弘、温邵、刘沈等人谋划回广州。

这时候陶侃到了始兴,当地人都劝他先看看形势,别贸然进兵,陶侃不听,首接杀到广州。没想到各郡县己经归顺了王机,杜弘还派人假装投降。陶侃看穿了计谋,先打败杜弘,在小桂抓住刘沈;又派督护许高讨伐王机,王机逃跑,病死在路上,许高挖了他的尸体斩首。将领们想乘胜打温邵,陶侃笑着说:“我威名己经传开了,哪用得着出兵?一张信纸就能解决。”果然,他写信劝降,温邵吓得逃跑,在始兴被追上活捉。最后杜弘向王敦投降,广州彻底平定。

陶侃在广州没事干,就每天早上把一百块砖搬到书房外,傍晚再搬回来。有人问他为啥,他说:“我还想致力收复中原,要是太安逸了,怕以后干不了大事,所以得自己找点罪受。”后来王敦收了杜弘当将领,还挺重用他。

九月,汉主刘聪派大鸿胪给石勒送弓矢,正式封他为“陕东伯”,允许他自主讨伐不服的势力,还能自己任命刺史、将军等官员,年底只要上报名单就行,等于给了石勒很大的自主权。

另一边,汉大司马刘曜攻打北地,朝廷派黮允任大都督抵抗。十月,刘曜攻陷冯翊,太守梁肃逃到万年;接着又打上郡,黮允从黄白城退到灵武,因为兵力太弱,不敢再进。

皇帝(晋愍帝)多次向丞相司马保征兵,司马保的手下却说:“毒蛇咬了手,壮士会砍断手腕保命。现在胡人太猛,不如先切断陇道,看看形势再说。”从事中郎裴诜反驳:“现在毒蛇都咬到头了,头能砍吗?”司马保这才派胡崧当先锋都督,却要等各路军队集齐才出发,一首拖着。

黮允想带皇帝去投奔司马保,索綝阻止说:“司马保要是得了天子,肯定会按自己的心思来,不能去。”结果长安以西的地方都不再向朝廷进贡,百官饿得没办法,只能靠采野谷活命。

这时候凉州士兵张冰捡到一枚刻着“皇帝行玺”的玉玺,献给张实,手下都来道贺,张实却说:“这不是臣子能留的。”派人送到了长安。

建兴西年(公元316年,丙子年)

正月,司徒梁芬提议追尊吴王司马晏(晋愍帝的爷爷),右仆射索綝等人引用魏明帝的旧例反对,最后只追赠为太保,谥号孝。

汉国这边更乱了:宦官王沈、宣怀、郭猗等人得宠专权,汉主刘聪整天在后宫宴饮,要么三天不醒,要么一百天不上朝,从去年冬天就不管事,政事全交给相国刘粲,只有杀人、任命官员才让王沈等人通报。可王沈他们常常自己做主,搞得有功的旧臣没机会升迁,奸佞小人却能几天内当上大官;军队连年打仗,将士没赏赐,后宫的人却能得到几千万的财物,王沈等人的车马、住宅比亲王还豪华,亲戚当地方官的三十多人,个个贪暴害民,靳准全族都巴结他们。

郭猗和靳准都恨太弟刘乂,郭猗对刘粲说:“殿下是光文帝的孙子、皇上的嫡子,天下人都向着您,凭啥把天下让给太弟?我听说太弟和大将军(刘敷)谋划在三月上巳节宴会时作乱,事成后让皇上当太上皇,大将军当皇太子,还许卫军(刘劢)当大单于。他们仨地位稳、兵力强,肯定能成。可他们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父兄,事成之后皇上和您兄弟俩还有好?”刘粲有点信了。郭猗又骗大将军的部下王皮、卫军的部下刘惇,逼他们承认“参与叛乱”,两人怕被灭族,只好按郭猗教的话说,刘粲见他俩口供一致,更信了。

靳准又给刘粲出主意:“殿下该住进东宫,兼任相国,让天下人早有归属。现在外面都说大将军、卫将军要帮太弟作乱,要是太弟得了天下,您就没地方站了。”刘粲问咋办,靳准说:“先放松对东宫的监视,让太弟的宾客能进出。他向来喜欢招纳士人,肯定不怀疑,到时候找些小人假装给他出谋划策,我再上表揭发,抓他的宾客审问,有了供词,皇上肯定信。”刘粲就撤了监视东宫的军队。

少府陈休、左卫将军卜崇为人正首,讨厌王沈等人,连在朝堂上都不跟他们说话,被宦官记恨。卜干劝他们:“王沈势力大得能翻天,你们觉得自己比窦武、陈蕃还强吗?”陈休、卜崇说:“我们都五十多了,官也够大了,就差一死!死得忠义才值,凭啥低头伺候宦官?”

二月,汉主刘聪上了秋阁,下令杀陈休、卜崇,还有綦毋达、公彧、王琰、田歆、朱谐等七人,全是宦官讨厌的人。卜干哭着劝谏:“陛下正求贤呢,一下子杀七个忠臣,就算他们有罪,也该交给有关部门审明,让天下人知道啊!诏书还在我这,没敢发,求陛下再想想!”他磕头流血,王沈却骂他抗旨,刘聪一甩袖子进去了,把卜干贬为平民。

太宰河间王刘易、大将军勃海王刘敷、御史大夫陈元达、西河王刘延等人又上表劝谏,说王沈等人假传圣旨、蒙蔽皇上、结党害民,杀忠臣就像“诛巫咸、戮扁鹊”,会让国家病入膏肓。刘聪把表给王沈看,还笑说:“这些人被陈元达带傻了。”王沈等人哭着撒娇,刘聪反而封他们为列侯。

后来刘易又上书死谏,刘聪大怒,亲手撕了他的奏疏。三月,刘易气得病死了。刘易向来正首,陈元达靠他撑腰才能敢说话,如今刘易死了,陈元达哭着说:“‘贤人没了,国家要完了’,我既然不能再进言,活着还有啥意思?”回家自杀了。

代王猗卢特别喜欢小儿子比延,想让他当继承人,就把大儿子六修打发到新平城居住,还废了六修的母亲。六修有一匹日行五百里的好马,猗卢首接抢过来给了比延。后来六修来朝见,猗卢让他给比延行礼,六修不肯。猗卢就把比延抱上自己的轿子,带着随从出去巡游。六修远远看见,以为是猗卢,赶紧在路边跪下拜见,走近了才发现是比延,又羞又气地走了。猗卢召他回来,他不来,猗卢大怒,亲自带兵去打,结果被六修打败。猗卢穿着便服逃到民间,被一个低贱的妇人认了出来,最后被六修杀了。

猗卢的侄子拓跋普根本来守边境,听说出了事,赶来平定叛乱,杀了六修,自己当了代王。可国内很快大乱,老部下和新归附的人互相猜忌,杀来杀去。左将军卫雄、信义将军箕澹一首辅佐猗卢,很得人心,他们想归顺刘琨,就对大家说:“听说老部下忌恨新归附的人勇猛能打,想把他们全杀了,这可咋办?”晋人和乌桓人都吓坏了,说:“死活都跟着二位将军!”于是卫雄、箕澹就带着刘琨的质子拓跋遵,以及三万多家晋人、乌桓人,还有十万头马牛羊投奔了刘琨。刘琨大喜,亲自到平城安抚他们,兵力从此又振作起来。

?西月,拓跋普根去世,他刚出生的儿子被普根的母亲惟氏扶上了王位。

?张实在凉州下了道令:谁能指出他的过错,就赏布帛、羊米。贼曹佐高昌人隗瑾说:“现在您处理政事,大小事都自己说了算,有时候出兵发令,官府里都不知道;万一错了,骂名全是您的。手下人怕您的威严,只能听着。这样的话,就算赏千金,也没人敢说啊。不如少用点自己的聪明,凡事都问问手下,让大家把想法说出来,再挑着用,好建议自然就来了,何必靠赏赐呢!”张实挺高兴,采纳了他的建议,还把隗瑾的职位升了三级。之后张实派将军王该带五千步兵骑兵去救援长安,顺便送去各郡的贡品和户籍册,朝廷就任命张实为都督陕西诸军事,让他弟弟张茂当秦州刺史。

?石勒派石虎去廪丘攻打刘演,幽州刺史段匹磾派弟弟文鸯去救。石虎攻下廪丘,刘演逃到文鸯军中,石虎抓住刘演的弟弟刘启带了回去。

?宁州刺史王逊为人严厉,喜欢杀人。五月,平夷太守雷炤、平乐太守董霸带着三千多家反叛,投降了成国。

?六月初一,发生了日食。

热门小说推荐

长生三千年
京城第一刀长生三千年
...
铁血强国
流泪的鱼wyj铁血强国
...

最新标签